![](https://img.haomeiwen.com/i1441586/87c5a7feed61b612.jpg)
志文从小没爸,与娘相依为命。他人长得清秀,眉目如画,像女孩般惹人怜爱。他乖巧听话,小脑瓜灵得一秒钟能转三百圈,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别人没日没夜地撵,与他总有长长的距离。
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认为他是个有出息的娃,将来绝非凡人。甚至访朋走友,大伙也总拿他作话题。
他除了没爸这点遗憾,集中了小孩身上所有的优点,他又因为没爸,获得了万般的宠爱。
志文,我家煎的春卷,送给你尝尝。
志文,刚在货郎手里买了些彩糖,诺,你吃两颗。
志文,多坐会,我在炒瓜子。
志文,与我家二伢多玩玩,点化点化他。
人们有什么吃的,总会想着志文,有的娃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八九成新,也会送给他。
志文的妈走到哪儿,人们也起身相迎。
他二娘,你来了呀,快坐坐。唉,真不容易,也亏了志文成器。
人们愿意为她家付出,为将来会走出小村庄成为人物的志文付出。人们相信他以后会发达,会出息得不成样子。就连远道而来的算命先生也说这个村有紫气,少年中会有出类拔萃的人。
志文也真争气,小学一枝独秀,初中独占螯头,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取一所中专。
那个年代,考取中考,将来就是国家的人,拿铁饭碗的,走到哪儿,哪儿有饭吃。农人能够考取中考,比现在考取大学风光多了。
人们既为他高兴,也认为自己有眼光,更加坚信他异于常人。那个暑假,村里送了几场电影在他家门口放,门槛被大家的布鞋,球鞋底磨得溜光。
深更半夜,他的寡娘还在泡着茶水招呼前来道贺的人。
那一段时光,是值得纪念的时光,是老人心情激荡,中年人热情澎湃,少年万分景仰的时光。
也是我的青春开始燃起火花的时光。
志文上学那天,很多人去送。平时握过他手的人,此时握得更紧了,平时搭过他肩的人,此时搭得更亲密了,平时羡慕他的人,此时眼里泛出明艳艳的光。
平时夸赞过他的人,此时的口水快将水塘填满。人人都看着他长大,人人都有先见之明。
他的娘落下了泪水,很多人跟着落下泪水。
志文快成国家的人了,他让很多人挂念。
他上中专上了两个多月,忽然有一天,竟扛着被子回来了。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纷纷上门探听,可志文谁也不见。人们开始猜测他是不是犯了什么错,打架,偷盗,害了什么病,学校不要他了。
有些人开始叹气。这娃太自信了,难免会翻跟头。人不可能聪明一世,每个人都是肉体凡胎。
他家的门槛又被磨平了一截。
终于有好事者打听到,志文被学校除名了,他的名额被一个极有来头的人替代了。从此以后,他的档案也被注销了,xx学校根本没有志文这个人。
也就是说,他的读书生涯就此打住,如需再读,须到外地更名换姓,从头再来。
孤儿寡母,一穷二白,无权无势,能让他读到中专已是奇迹,哪里还有能力让他再读呢。
那时的农村,民莫与官斗,软不与硬碰,抓起石头打天,只会砸到自己的脚。
人们不胜唏嘘,眼泪又淌了一塘,并逐渐干涸。
志文一直将自己关在家里,四门不出,不是吃就是睡,除了娘,谁也不见。他的娘一夜白头,终日以泪水洗面,不时跪在他的跟前,央他不要糟践自己。
两个月后一天清晨,他家大门哐啷一声打开,一个蓬头垢面的人似嗔似痴笑着走了出来。
这人脖子已歪,头像完全搁在肩膀上,胡子一寸来长,衣服上污秽不堪,绕着村子一边走一边唱:路见不平我一声吼呀,风风火火闯九洲。
这分明是志文的声音,众人细瞧,那眉眼,那神态就是志文。
志文疯了。
他真的疯了,整天在村子里早晚游荡,好像谁都不认识,又好像谁都认识。
或者倚在张三门前,探头朝里望,好香,你家是不是又煎春卷了。
去去去,走远点。
或者盯着李四手里的糖,嘻嘻笑着,给我吃两颗好吗。
李四一脸嫌恶,将糖丢到沙泥上,吃吧吃吧,噎死你。
或者跟在王二后头,分辨着地上的瓜子壳,看有没有完整的。
王二有时会故意放嘴里吮一下,撒落一两颗,用脚踏过,然后回转头,看志文一粒一粒捡起,塞进嘴里。
经常会有小孩朝志文大声喊,志文志文,二流神,回不了家,找不着门。
他总在村子里东瞄瞄西逛逛。慢慢地,人们老远看到他来,便将门一关,时刻提防着,怕他顺走什么东西。
有人直接找他娘,让她将志文关紧些,免得吓着孩子或祸害人家。
二娘只好流着泪说志文从不动人家东西,也不吓唬人家小孩。不能关了,再关会要了他的命。
来人哼地一声,鬼信呢,瞧他那贼眉鼠眼,缩颈寒身的样子,能有什么好心。一个没用的疯子,死就死了呗。
二娘的泪滴在门槛上,渗进那已开裂的木头里,无声无息。
志文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副弹弓,再转得无聊时,便拿弹弓打麻雀。他的头歪着,将弹弓横着拿,双眼竖着瞄准,居然准头极好,每天都打到许多麻雀。
他将麻雀拿到家里,是极美味的一道菜。打得多了,他便分给村民,起初谁也不肯先要,仿佛谁先拿了,便低人一等。
可终究有人抵不住诱惑,拿去炒着吃了。后来,村里谁见着他手里有麻雀,便抢着要。
人们一边吃着肉,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笑着,这疯子,也就打麻雀那点出息了。
一天清晨,天尚不大亮。村头隐隐传来尖叫,那叫声在风里有些急促。
很多人都听到,那声音太熟悉了,见怪不怪。人们继续酣睡,冬日的早晨,被窝是永远让人留恋的,何况那疯子的叫声,多半是无聊罢。
约摸过了二十多分钟,村对面的水塘边传来凄厉的呼喊,救人啦,救人啦。人们悚然一惊,这声音完全陌生,又带着哭腔,很多人迅速起床,奔向塘边。
塘边的土路上,一个浑身湿透的外乡人正拼命摇晃地上躺着的一个人,还不停地扇着自己的耳光。
人们走近一看,地上躺的人是志文,浑身湿漉漉的。他一动不动,眼睛合着,面色惨白,脸扭曲着,似乎还很痛苦。
人们探了探他的鼻息,毫无动静。有年轻人扯开他的上衣,挤压胸腔,他依然像睡着了一般。
志文死了。
年轻人一脚踹倒陌生人,陌生人抹了抹脸上的水滴,揪着自己的头发,嚎啕大哭起来,断断续续讲着原委。
原来,这个陌生人是个惯偷,先前在村里偷过很多东西。农人防范意识不强,经常不锁门,给他提供了便利。
志文应该早就发现了他,一直在村里转悠,他就很难下手。但他看中了一辆电瓶车,贼心不死,时时找机会。
今晨,志文可能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老往厕所钻。他趁空,手脚麻利地撬开张三放在院子里的电瓶车的锁,短接电源,骑上就跑。
骑到塘外边,志文已叫喊着追上来,他的心慌了。刚过这个转弯,他腿上忽然被什么急速的石子砸中,火辣辣地痛,一抖索,连人带车掉进塘里。
志文看到人掉塘里了,弹弓一丢,一下蹦进塘里,沉到水里捞着他,死命地将他往浅处拱。等到他脚触到地,安全了,回头一看,已经没有志文的影子。
陌生人是会水的,志文也是会水的,只是在冬天,气温极低,人心里又紧张,便笨拙了不少。
等陌生人在水底摸到志文,他的身子已僵硬。
张三听完,又一脚踹倒陌生人,眼睛早已模糊。
人们都在落泪,眼泪混着志文身上沥下的水,淌了一地,向塘里流去。二娘在人群外面不停地抽搐,满头的白发耷拉下来,掩住悲伤的脸。
天空阴沉,天气出奇地冷,风儿呜咽着,吹过塘面,将水推得高了些,向岸边涌来。
那只弹弓落在水沟里,浑身湿漉漉的,没人看见。
在这里,将是我遇见你的另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
生活中,真有这种人么?
文中的涂自强无论他怎么样的努力却始终不及家境殷实的同学在玩耍中的大笑轻松毕业,轻松得了好工作。
涂自强向往上海的繁华,却因没有背景,即便成绩出类拔萃,但最终被有权势的人顶替了。为了能留在上海,不想回到小镇。因为小镇里有人对他寄托着荣誉,有他爹娘,有乡亲们对他的殷殷希望,说是跳出来了农门的孩子,以后都是要当大官的。最后涂自强最后死了,年纪轻轻孤孤单单的得肺癌死了,还没娶妻生子,带着一身悲哀死了,离开了让他痛哭悲伤的世界。
看了老师这篇文后,内心又是一阵阵惋惜的疼,为何这样的事情总是陈出不穷呢!被疯掉的想读书的孩子有多少?想靠读书鲤鱼跳龙门的有多少。记得原来一次的一次人大会上一个女人大代表曾说这样的话,不允许农村的孩子上大学,说反正最后还是要回去等等,此言一出如平静的湖水惊起千层浪,有同意的或者不同意的。
当时就在想,为何农人的孩子就得是这样,农人的孩子就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就如涂自强,上大学时的每个夜晚他都不敢怠慢,挑灯夜读到天明,同学们还嘲笑他那么用功干什么?涂自强内心世界从未想过他因出生于小山村,家境贫寒而有任何卑微的想法,认真,积极,学习,希望能有好成绩带个他一点儿优越感,所以自从离开学校,他什么工作都干,一边儿好好学习,希望能有出头之日,只是命运对他太不公了。他想在他出头之日带着老娘,带着妻儿去豪华漂亮的大酒店让他们吃饱喝饱,那是因为涂自强从来没有吃饱过。只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过,他三十而立该是娶妻生子的时候,却因过度劳累,换了肺癌无钱医治而亡。
由老师这篇文里的字字珠玑下折射出现在的社会气息,很希望老师也来一篇犀利讽刺当今社会的文,哈!鲁迅先生不是拿起笔投入战斗的么😂
打扰了老师哈,语句不通,用词不当之处请老师见谅了。
老师的文字真没得说,"门槛被踏平了",用"门槛被大家的布鞋,球鞋底磨得溜光",很形象,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
堪称范文👍👍
一声叹息!
那个贼,倒是还还有人性的光辉。志文,的确不是一个常人,更不是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