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传统三伏天“入伏”的第一天,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一年一度中最热的时候。
而德国的气温,最近却比A股跌得还出乎意料。说起来,德国这段时间的气温基本维持在舒舒服服的20度左右,即使是阳光充沛的日子里,最高气温也没超过25度。
正是秋高气爽、温度适宜的好时节,也是最适合旅行的季节。因为学校放假了,很多行业又处于一年中的淡季,所以许多人攒好了年假,等着去旅行。
往年这个时候,许多德国人,会以家庭为单位,开启旅游模式。
可今年这场席卷全球的凶猛疫情,让热衷旅游渡假的德国人,对于出行旅游只能再三考虑。
虽然疫情较前几个月有所好转,但是并没有完全解除隐患,每天的感染患者虽然不多,但还是只增不减。
这也是默克尔总理和各州政府不敢掉以轻心的原因。
据《明镜》周刊今日消息,德国联邦与州政府希望制定更加完善的防疫措施,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应对可能到来的新一轮疫情挑战。
一旦德国再次发生区域性疫情,德国政府希望采取更加精准、快速的防疫限制,对目标地区进行小范围封锁,防止病毒对外传播,防疫限制仅针对“实际受影响地区”实施,而不是对整个地区或整个城市进行全面封锁。
关于聚会,也只是由从前的50人,放宽到150人。
出于安全考虑,政府还是呼吁大家尽量以家庭为单位,保持距离为好。
虽然德国边境早已开放,但是德国政府详细制定了从高风险地区旅游回来的人,必须自行隔离14天。
即便是大家拿到了出行许可,也买到了合适的机票,联邦政府还是强调,出行前需要考虑好长途旅行带来的巨大风险。官方还提醒准备出行的公民,各个目的地国都有针对COVID-19的不同入境守则,需要大家在出行前做好准备。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旅游就是在自己居住的周边地区走来走去就是,所以不用担心这些条条框框。
昨晚到今天,我们这儿一直淅淅沥沥的下着雨。
本来昨天和九零后宝妈讲好,她今天帮我去取信的。奈何这样的雨天,她又有孩子,她告诉我她不想出门了。
我完全理解她的苦衷,下着雨,推着婴儿车的确不太方便。特别是我住的那栋楼,还有台阶,没有人帮忙的话,她的婴儿车根本没有办法推进去。
所以我告诉她没关系,明天我自己过来取好了。
因为她告诉我的时候,已经10点了。我知道市政府的工作人员,礼拜一、礼拜三、礼拜五只上半天班,即使我赶过去,他们也下班了,如果有什么事也找不到他们,不如明天去更好。
我只能暗暗祈祷,希望信里没有什么急于要解决的大事!
唉!这讨厌的雨!
没想到因为雨,只坚持了一天的儿子给我发来了这个。
说因为下雨他没办法出去,只走了一千多步,明天再补上。
我回复他说这不是理由,我们家从前屋到后屋20米长,多走几圈就够步数了,臭小子不回复我。
看来我要改变策略,让他把坚持变成习惯,而不是想走就走,不想走就找个借口不走。
这一刻,我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无力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