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买一件衣服,东选西看,花了大量时间,却还是不知道该买哪件。去吃饭,这里逛那里逛,却还是不知道要吃哪家。每当遇到两难的情况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总是下不了决心。究竟该怎么破呢?今天为大家提供一个新思路。
对于选择困难症,Barry Schwart博士称之为选择之困(The paradox of choice).你不需要去看他那304页的书,我可以用一段话让你明白他主要讲了什么,以及为什么正确。
他的核心观点是,少就是多(less is more).The more choices you have, the more unhappy you are with the final outcome. 你的选择越多,你会越不开心。打比方说,你去买一对耳机(headphones),现在你有3个选择。当你买了其中一对耳机,再想到其他两对耳机哪方面会很更好的时候,你就会很后悔,痛苦。但是,如果这对耳机是你生日的时候,朋友送给你的,因为你只有这一个选择,所以你会很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我们潜意识里,有着一种未知预期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对于我们得不到的东西,我们本能的会关注它的优点,甚至是放大它的优点。而对于已有的东西,我们的焦会自动关注它不完美的地方。所以在有多个选择的时候,无论你现在的选择是哪一个,只要你当下的选择有一点不如意,你的潜意识就会本能的渴望得到其他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后悔,自责,不快乐。
了解了这个原理以后,你就知道该怎么应用了。
在商业领域,做推荐的时候,只给你的客户一个选择,这样客户会不纠结,满意度也会高。
约会的时候,主动想好要去哪,什么时候去,这样再告诉她的时候,她会更快乐。
Whenever you are buying something new, give yourself only one choice, and you will be happier.
无论你买什么东西,只给自己一个选择性,这样你会更快乐!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当我买一把新吉他的时候,我就没有到处去挑。我的好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款,我甚至都不看其他品牌(Brands),就直接买了他推荐的。
少就是多,当你有的选择越多,做抉择的时候,你就会越不快乐!
以上是原作者给大家提供的一个解决选择困难症的新思路,我觉得非常好,所以翻译过来分享给大家。同时在我们自己去实践的时候,有两点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
1-决策与选择。
上面的小技巧更多的侧重于在生活领域的应用,而在工作领域,我更倾向把选择这个词定义为决策(决定前可供参考的策略)。
既然是可供参考的策略,就不能只有一个了。如果你给老板提供策略,只说一个,通常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的。
因为一个选择叫没选择,两个选择也叫没选择,左右为难嘛,有三个以上的方法,才叫有选择。在NLP里就有这样一个信条:凡事都有3个以上的解决办法!所以在工作领域,当你给老板提供意见的时候,就不能用Less is more了,你最好说3个以上,这样会显得你比较专业,有能力。
在工作领域,一个选择叫没选择,在生活领域,没有选择往往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对生活事物的一些选择,不像工作那般需要特别多的理性,你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幸福的感知,这个时候less is more 就能很好的帮助你陷入对比的纠结中。
2-涉及人际时,在多选择前提下,单选择。
如果只是应对自己的选择困难症,那么应用减少选择的策略就很有效。但如果涉及人际互动,即使是在生活领域,你也需要先给多选择,再确定单一选择。
比如好朋友去吃饭,大家都不知道去哪吃,犯选择困难症。你直接说去哪家,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你很强势。如果你要推荐的话,你可以先说这有几家不错,各有什么特点,问问大家想吃什么类型的。如果大家说随便(大部分人都会这么说),那你就选一家你觉得比较好的。定下来直接去,这样既不会因为纠结浪费时间,同时也会让大家觉得更舒服。
总结一下,关于选择,在生活领域,因为更多是情感体验为主,所以主动的降低选择性,能很好的克服我们的纠结。在工作领域,因为有严格的指标和衡量标准,所以对一个问题,尽可能的多角度思考,提供3个以上的解决办法,这样会显得更有能力。
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小技巧,希望对你的选择困难症有所帮助!
外文作者:Joe cason 点击查看外文
以上。
声明:
本译文仅供个人研习、欣赏语言之用,谢绝任何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译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担。本人同意简书平台在接获有关著作权人的通知后,删除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