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桂子,香飘十里,那是我梦中的故乡。
我老家住在江南恒隆古镇,老房子位于古镇里最老的老街正中间的位置,周围种满几十棵桂花树。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一棵棵,一排排围绕在老房子外,一直延伸到老街的巷尾,就像守护着整条老街的站岗哨兵。
每一年的金秋十月,夏花凋零,秋叶纷飞,我家门口的桂子树便会恰到好处地绽放。那浓浓秋味,会引得周围镇子上的人都跑来驻足观赏,直到他们吸饱了一肚子的秋桂香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开。
然而古镇上的人谁都不知道这些桂子树是什么时候?何人种下的?其中枝干最粗、枝叶最茂盛的一棵,听镇上的老人说已有四百多岁,其他几棵也近百年。
它们是古镇秋来最好的点缀,默默迎来古镇的秋天,带给古镇里的人们最美的秋色、秋意、秋味。
那秋色是外界没有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古朴、典雅之色。早晨起来,像繁星般一瓣一瓣的落蕊,洒上青砖黛瓦的石板巷内,星星落落地铺满街头巷尾,把一块块青石板点缀出秋天独有的黄白相间的纹理。
脚踏上去,细细的,软软的,糯糯的,没有声音,但有香味。潜意识里这触觉,这感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秋味。
古人有云:一叶而知秋,这秋是有着深沉、颓废和凄凉之意的。而我故乡的特产却是一瓣而知秋,这秋的色彩虽不浓烈,却是爱和希望,亦是浓浓乡情,生机盎然!
从小我就喜欢端一把折叠躺椅躺在秋桂树下做春秋大梦。仰望碧绿的天色,听秋虫低声吟唱。从桂子树叶底,由东向西细数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或闻着桂子香气听奶奶讲讲秋的故事,或看看大人们小心翼翼地摘下朵朵桂花,在树下做出各种桂花丸子和桂花糕点,自然而然地也能让我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每每在秋意中沉醉,无法自拔,听着看着便睡着的我,就会变成奶奶故事里的桂花仙子魂游天外。直到日薄西山,饥肠辘辘的我从梦中醒来,才发现流满半边脸的,臭臭的哈喇子都已经风干。这时候大人们总会嘻嘻哈哈地调侃我:“桂花啊,又梦见什么好吃的啦?看把你馋的……”
我羞红了脸,低下头跑回屋子里梳洗,可那搅拌着秋桂香味的哈喇子却怎么也洗不干净,仿佛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以至于我长大后,离开老家外出求学十多年,每到秋天都会想尽办法收集桂子花瓣,夹满每一本书页。因为我想留住每一年的秋天,这是我对那秋味最蚀骨地怀念。
不知过了多少个三秋,老家的桂子开了败,败了又开。桂香依旧在,而我这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却再未踏上那铺满落蕊的青石板……
网友评论
整篇文章,我读到的是少女杯春的感觉,是初恋时的悸动。
是那洗不干净的哈喇子,深深刻进心田。文章很美,美在走心!
恭喜作者,已经进入了写作最高境界,以物写情。
一、语言组织的顺序和全文层次一致。文章去掉开头的引入部分,大致分三层:秋色、秋味、秋意。这是文章铺叙的顺序。所以,我认为在将这三层点明之处——“它们是古镇秋来最好的点缀,默默迎来古镇的秋天,带给古镇里的人们最美的秋色、秋意、秋味”,“秋色”“秋意”“秋味”的先后,最好和文章铺叙的顺序一致,避免凌乱感。
二、斟酌词句使表意更精准妥帖。如,“早晨起来,像繁星般一瓣一瓣的落蕊,洒上青砖黛瓦的石板巷内,星星落落地铺满街头巷尾,把一块块青石板点缀出秋天独有的黄白相间的纹理”。“落蕊”的定语分“繁星般”与“一瓣一瓣”两次,书面表达应该区别于口语,注意先后顺序。限定词“一瓣一瓣”在前,“繁星般”的外观形容在后。原句两定语顺序应调换。“洒上”与“石板巷内”不和。既是“内”,为何在“上”?可以改为“洒在青砖黛瓦的石板巷内”,或者“洒上青砖黛瓦巷子的石板”。“纹”与“理”都有线条图案的意思。桂子花瓣虽然纤长,然而特性不似能流动的液滴,散落青石板上,未必可以连缀成线,因此改为斑点更妥当,如“……点缀出秋天独见的黄白错杂的疏密星点”。描绘景致之美,明察物理很重要。这样才能精准地将景物特征以文字重现,扣动人心。
三、关注事物联系使文字氛围协调。如,“从小我就喜欢端一把折叠躺椅躺在秋桂树下做春秋大梦”。这部分表现的是温馨的童趣与浓郁的乡情,整体氛围悠然自在、情思缠绵。然而“春秋大梦”一词,纵然弃置贬义,转用作调侃,其中流溢的雄烈豪气,也与天然的、惬意的秋乡氛围不搭,放在此处显得十分违和。又如,“我羞红了脸,低下头跑回屋子里梳洗,可那搅拌着秋桂香味的哈喇子却怎么也洗不干净,仿佛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洗不干净”的桂花香味哈喇子,是“我”的羞怯与痴迷。而后面“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和象征心底情愫的“哈喇子”不搭。既然已在心中,那么无需“烙”这个动作,不如改为“挥之不去”“萦回不散”等等。
只常看见桂皮和桂花蜜的豆沙🙈😂
盛放之花,落地之花,踏花;花香,花味儿,花色,花形,笔笔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