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八

作者: 先主山下梁波涛 | 来源:发表于2022-01-03 11:40 被阅读0次

文/涅阳三水

【第一节:第一——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

发展心理学研究两大重点问题:一是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二是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具体来说包括4个要点:一、一生全过程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特征。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四、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4种。

~~

心理发展的动因问题是解决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良性发展和劣势进行的影响因素,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核心要素的根本性问题。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遗传决定论。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受遗传因素决定,二是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现象,环境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只能促进或者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环境决定论,主要观点也有三个:一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而是片面的强调和机械的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因素决定论观点的代表人物。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界定论引起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难以服人,学者没有提出了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的观点如下:一是心理发展有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二是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三是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二因素论企图克服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有了一定的影响。

~~

社会学习论主张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所谓观察,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中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

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标志,做出明确的论述,归纳为4个指标: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2.心理活动抽象概括记录的形成和发展,3.各种心理机能相互作用并重新组合形成高级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


关于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最近发展区,二、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三、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者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就是说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发展本质是适应,他用4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构建学说: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就是认知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问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

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自己已有的图式结构当中,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男女同化人格,是指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顺应适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者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

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

~~

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了分析,将其归纳为4个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成熟是有机体的成长,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学逻辑经验。

相关文章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八

    文/涅阳三水 【第一节:第一——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九

    文/涅阳三水 【第一节:第四到第七单元】 心理发展的进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心理发展...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一

    文/涅阳三水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四

    文/涅阳三水 【第四节:社交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交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社会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三

    文/涅阳三水 【第3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二

    文/涅阳三水 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教导社会成员...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四

    文/涅阳三水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每一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个属性的反应,就是...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六

    文/涅阳三水 【第6节:沟通和人际关系】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七

    文/涅阳三水 【第七节:社会影响】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的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

  • 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六

    文/涅阳三水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过去的经验,就是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点心理学系列笔记之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jx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