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做自己,改变状态,可是没有改变反倒开始贬低自己,攻击自己,迷失自己,让自己困在一个无形的“牢笼”里。
很庆幸在35岁前看到《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作者伊迪丝·埃格尔博士(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通过自愈自己和他人的故事,带我们找回心灵的沉静和强大。
她50岁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94岁仍以旺盛、坚韧的生命力从事着助人工作,并坚持写作至今,令人钦佩。
读此书的过程中多次被作者的剖析深深刺痛内心,然而又被作者温暖的语言安慰,她的经历也在告诉所有的女性,尊重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
如果你也能读到此书,就能在书中找到疗愈自己的力量,也能找到疗愈自己的方法,在阅读中体验心灵成长和觉醒的过程,就会知道如何让自己走出内心的“牢笼”,找到生命的意义,过好当下的生活,调整自己的认知,激发自己的行为,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01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
莫言说:“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不能接受的就改变,改变不了的就离开。尽量少为已经发生的事而后悔,永远抬头挺胸向前看。”
诚以为然。
人生无非是改变和接纳。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纳自己无法改变。
作者伊迪丝埃格尔16岁和姐姐就被抓去奥斯维辛集中营,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被毒气杀害。
伊迪丝埃格尔在集中营整整被虐待了一年多,导致背部骨折,浑身是疮,动弹不得,躺在一堆尸体上。
当纳粹分子把犹太人像牲口一样用运送牲畜的车厢送进集中营或者尽力消灭所有“不受欢迎的犹太人”时,伊迪丝觉得很无能为力,因为她根本就改变不了当时的任何事情。她也无法改变系统性的种族灭绝行为以及集中营中600万犹太人的死亡。
她心中只有活着的希望,她知道她无法改变这一切,但她唯一能改变的是对自己的恐惧和绝望做出怎样的回应。她选择了充满希望,坚信自己能够活下去,所以在距离囚禁一年多后她被解救出来了。
人总是拥有在任何时刻想起自己痛苦的能力。很遗憾的是,人们经常用一些无效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痛苦。
分享作家周岭跟读者的一个故事: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很多学校都停课学生只能在家学习,点点却非常苦恼。
她对周岭老师说:“我家楼上的邻居脚步声非常大,而且还有小孩子不停的蹦蹦跳跳,拉凳子,推桌子的声音,和邻居沟通无果,我甚至觉得他们就是故意的,每次听到这些声音都让我觉得非常无力,无心学习。请问你对这些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于是周岭老师就对她说“你如果希望有所改变,你就写下10个关于你楼上脚步声的好处吧!”
点点听到这个建议觉得挺不可思议,便没有作声了。周岭老师知道她心里肯定在想“这烦人的声音还能找出10个好处,怎么可能?”
周岭老师就先給她做了个示范“孩子蹦跳,推桌子,椅子可以解读为这家孩子真活泼啊;或者是疫情还好得到了控制,不然这个世界真是安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所以,能听到人的脚步声真好。”
点点非常感谢周岭老师给她的视角,对于脚步声既然是无法改变,那就只能去接受它,然后去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
点点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她就会一直处在烦躁和抱怨中,无心学习,成绩必定在痛苦中下滑;而她可以换个视角去笑对噪声,聚焦学习,不但学习没有影响,还能锻炼自己抗干扰的能力,一举两得。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纳自己无法改变,冲出自己的“牢笼”视角,你就会看见不一样的景色。
02去感受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事情没有落到你的头上,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别人的感受。
就如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世间的悲苦并不相通,别人不能替你生活,别人也不能体会你的感受。
伊迪丝埃格尔在遭受苦难后的几十年里,表面上表现得很好,把自己的创伤抛之脑后,继续前行。
但是,她却是一直在隐藏和逃避过去自己的经历,否认自己的创伤和内心的悲伤,自卑却又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尽力取悦别人,试图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把自己长期以来的怨恨和不如意归咎于丈夫贝拉。努力追求成功,就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她失去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伊迪丝埃格尔来到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的威廉·博蒙特陆军医疗中心实习。她穿上了白大褂,白大褂上别着写有“埃格尔博士,精神科”的名牌。
但那一瞬间,她感觉那些字迹变得模糊了,仿佛名牌上写的是“埃格尔博士,冒牌货”。那一刻她才意识到“如果我不能先治愈自己,就不可能治愈别人。”
于是,她选择了直面面对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选择了“选择疗法”治愈自己。
虽然现在仍然噩梦连连,头脑中仍会再现当年的遭遇。恐惧一直伴随着,但她已欣然接纳它。
她说抑郁的反义词是表达。你表达出来的感受不会让你生病,那些埋藏于内心的感受才会让你生病。
真正让你逃出“牢笼”获得自由的永远是你真实的感受,你内心深层的回应,只有去看见它,感受它,你才能妥善处理它,感受只是感受,它不代表你是谁。
请记住:你拥有别人永远不会拥有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一生。
外界不能给我们任何帮助和滋养的时候正是我们发现真正自己的时刻。重要的不是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糟糕事情,而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经历。
时间不能疗愈一切伤痛,疗愈伤痛的不是时间,而是你在这段时间里做的事。
03 年龄不能代表你是谁,任何时候做自己都不晚
伊迪丝埃格尔在埃尔帕索的一所高中教过几年的心理学,还得过年度最佳教师奖。随后,她决定去攻读心理学的硕士学位。一天,她的校长找到她,对她说:“伊迪,你得拿到博士学位。”
她笑了笑,回答道:“到我毕业的时候,我都50岁了。”
“不管怎样,你都会50岁的。”
是呀,不管你考不考博士,你的50岁都会到来。那么,你为什么不在这50岁到来时去做点什么呢?
年龄不能代表你是谁,只要你想做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晚。曾经,我也被年龄缠住了脚步,认为自己已经30多岁了,不敢折腾了,做什么事都唯唯诺诺,蹑手蹑脚。
可是,年龄只是你不想努力的借口。中国“铁娘子”董明珠36岁才开始出来跑业务;著名女神演员林青霞67岁才获得荣誉博士;摩西奶奶78岁才开始画画……
年龄从来都不是阻止你想做自己的理由,只要你想做,现在就可以开始。
你无论如何都会活到50岁——或者活到30岁、60岁,或者90岁。所以,你不妨冒个险,去体验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为了让自己成长,你需要让自己进化,而不是原地打转。
写在最后
我们不能赶走痛苦,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过,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礼物,甚至可以学会珍惜自己的创伤,找到自己,疗愈自己,放飞自己。
学会爱自己,做自己,从现在开始打破困住自己的一切牢笼,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烛光下能找到最黑暗的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