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88沉郁的歌谣

作者: 名布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00:15 被阅读4次

          童年时期听过各种各样的顺口溜和歌谣,有欢快的,有嬉笑的,有戏谑的,有愤懑的,大多数歌谣都能在吟唱的时候带来真正的欢声笑语。除了带着些方言口音之外,这些歌有很多都已经让我忘却,反倒是那一首沉郁风格的歌调,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小时候听母亲唱过的这一首歌谣,是一首用浑厚歌声演唱的歌谣:

          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一个更高,哪一个更高?

          天上有个月亮,水中有个太阳,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一个更亮,哪一个更亮?

          无限绵长的“我不知道”,在委婉中包含着一种控诉,沉闷中夹杂着诸多无奈。母亲的歌声给我营造的是一个只有在逆光拍摄下才能看到的环境:黑色的树枝,黑色的山坡,黑色的地面,只有那天上的日光和水中的月亮,才点燃整个环境,才使周围有一些光亮。

            母亲的母亲教会了她这一首歌谣,这既不算长又不算短的几句话,带着那种从土地上发出的呐喊声,穿过时空而来。每当我想起这一段文字和音律,脑海中总会浮现一种愁苦沉郁的场景。

          山顶上有一棵小树,山谷中有一棵大树,大树的顶端正好刚到小树的根部。那么哪一棵树更高呢?母亲这样问我。我说小树站的地方高,但是大树如果在小树的地方,肯定比小树高。

          天空上有一轮月亮,水潭中有一轮太阳,太阳的亮度因为水潭而失色。那么哪一个更亮呢?母亲这样问我。我说还是太阳亮,要是直接看到太阳,就会更加的亮。

          大树参天,但是身处山谷,太阳明亮,但是深陷泥潭。这是歌谣告诉我的,谁知听不到母亲唱这首歌之后,竟一下子忘记了许多年。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当我的古代文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篇文章后,播放我母亲曾经吟唱的这首歌谣时,我忽然精神受之一震,那抑扬顿挫的曲调不就是母亲曾经吟唱的词句吗?一个是西晋的文学家左思,一个是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我的母亲,另外一个是我的母亲的母亲,他们之间是如何产生关联的?从她生长的那个年代就能够得知,有人在地上,便有人生活在天上。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母亲无论是教堂之类,还是教堂之外,始终是一个坚定的信奉者,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世界的权力。

          我从来没有在小学开学的时候按时交过学费,如果不是乡村,真的难以想象,那时自己是如何完成学业的。彼时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地位的高与低,也没想过山上的小树和山谷中的大树,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太阳,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划分到了一个看不到的板块之中。父母用他们一生的时间,用仅有的一双手去奋力生存以至于生活,似乎在让山顶的小树影子干扰的更少。

          那许久之前听到的歌谣啊,我怎么会与你那沉郁的音律产生共鸣呢?那用木头塞子而不是梆子敲打出来的声音,为什么要穿越时间和空间传到我的耳朵里呢?如若我不知道,哪怕是又聋又哑,这个世界又与我何干?可是这个世界与我相干,紧密相连。这种相连,由地脉连接由西北一直到我脚下的东南。

          当我即将要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我想携带一个罐子,若是我从故乡在外出的时候,我会将罐子里装满故乡的泥土。当我抚摸泥土的时候,我抚摸的是故乡的棕黄色的土地,我唯一在土地之上,我躺在土地之上,我奔跑在土地之上。那即将又要生机勃勃的土地之下埋葬的母亲,那抑扬顿挫的歌谣回荡着的故乡,从来都是我一丝一绪牵挂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88沉郁的歌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u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