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辩与和会并重2019-02-10

作者: 余东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16:18 被阅读21次

驳辩与和会并重

或问当今儒学该驳辩还是和会。东海曰,驳辩与和会并重。钱穆先生说:

“学术之有和会与驳辨,亦各因其时而然也。当战国衰世,儒学初兴,我势未立,我道未尊,则孟荀之驳辨尚矣。析之有以极其细,剖之有以尽其精,凡其说之苟有异于我者,无不昌辨而力斥之。凡我说之所以卓立而见尊,则职此之由也。”(《中国近代儒学趋势》)

目前正是儒学来复而势未立道未尊之时。钱穆先生又说:

“抑学术之事,能立然后能行,有我而后有同。否则,不立何行?无我何同?苟非孟荀之强立,亦无以来秦汉之广负。而今日者,在我则至愚至弱,至乱至困,既昧昧然不信我之犹有可以自立之地,而失心强颜以游神与群强众富之列,曰:“我将为和会而融通焉,我将为兼举而并包焉。”甘受和,白受采,先既无以为之受,更何期乎黼黻文章之观,酸咸五味之调乎?故凡苟有异于我者,必辨之晰而争之明,斯所以尊我使有立也。凡苟有同于我者,必会其通而和其趣,斯所以大我使有行也。而今日之我,求其能尊而有立也犹亟。大心深识之君子,其将有体于斯文。”(同上)

今日儒家依然是“求其能尊而有立也犹亟”,非大破大立不可。东海的立,就是建立和彰明仁本主义五观;破则是依据此五观,对于各种歪理邪说包括马学展开严厉批判。驳辩侧重于破,与立相反而相成。

驳辩亦无碍于和会。我的和会,是对于古今中西各种良性、正义的文化体系,进行如理如实的判教,既批评其偏颇谬误,也肯定其正确之处,驳辩中有和会,和会中有驳辩,两者同步进行。

我的和会,是肯定其它文化体系的正确处,并非将它们的思想吸取、消化、整合到儒家来。例如对于自由主义,我肯定其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观有一定普适性,但不会将它们引进儒家来,变成自由主义儒家。儒家五常道的真理性普适性远远高于自由主义五个价值观。对于民主制度,我主张在未来儒宪礼制中借鉴吸收其精华,但不会照搬,新礼制的制度品质远远高于民主。

对于儒家来说,文明层面的从善如流和文化层面的辨精析微允执厥中,并行不悖。详见《儒学贵精贵纯不贵杂》2019-2-10

相关文章

  • 驳辩与和会并重2019-02-10

    驳辩与和会并重 或问当今儒学该驳辩还是和会。东海曰,驳辩与和会并重。钱穆先生说: “学术之有和会与驳辨,亦各因其时...

  • 找了半天才找到的文字辩论规则

    一、辩论赛流程 立论阶段 (一)正方一辩开篇立论,不得低于500字 (二)反方一辩开篇立论,不得低于500字 驳立...

  • 三者的驳辩

    诚然是击中了你猎奇与虚荣的靶心。 于是你转身置责任与信任于不顾沦为五十步。 于是乏味的琐事也打起了悸动的幌子。 于...

  • 《文》

    笔下惊雷龙翻腾,淡墨虽死意向生 变幻文词道不尽,妄加驳辩已言穷

  • 驳韩寒“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

    韩寒当年与白烨论战时,勇猛才智不必说,辩讥讽骂之余,他还写了一篇驳自己的文章,他以为想骂他的人“才疏学浅,逻辑不清...

  • 【工作】汇报草稿(1)

    课题的总目标是实现三个“并重”,包括输入与输出并重、个体与集体并重和倾听和表达并重,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以学生、...

  • 吹过往北的风

    无言与有言驳辩 夏末秋初的时候 多少难张其口 时间刻一把锋利的匕首 刺穿了傀儡咽喉 难辞其咎 做一匹白马缺厩 蹒跚...

  • 2018.7.20 龙体与工作并重

    2018.7.20 龙体与工作并重

  • 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辩与驳

    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接近完成时提出的,也就是1956年。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这一...

  • 股票投资日记 20170324

    价值投资与热点追踪并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驳辩与和会并重2019-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h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