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学而习之千钻公会
吕氏春秋.孟冬纪. 异用

吕氏春秋.孟冬纪. 异用

作者: 钱江潮369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16:19 被阅读36次

    【原文】


           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未必显也:在于用之。桀、纣用其材而以成其亡,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①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②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今我非其主也?”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③,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④而问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步⑤而倍之,问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也⑥。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⑦,以遏夺为务也。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跖与企足得饴⑧,以开闭取楗也。


    【注释】


    ①祝:向神祷告求福。

    ②离:通“罹”,遭,触。

    ③泽:恩泽,恩惠。髊:肉未烂尽的骸骨。

    ④置杖:拄杖。置:立。

    ⑤(yì)步:曳杖。

    ⑥长幼:抚养幼者。按照古代射箭之礼,射中者让射不中者饮罚酒,酒在古代被视作养老养病之物,射者力求射中免饮,以示自己非老非病,不仅无须别人供养,还能供养老幼病弱之人。

    ⑦其细者:指“今之人”中地位卑微的小人。暴:欺辱。寡:指势孤力单的人。

    ⑧跖:传说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奴隶起义领袖,先秦古籍中多诬之为“盗跖”。企足,即庄蹻,传说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奴隶起义领袖。


    【通译】


           万物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人们使用它们却各不一样,这是治乱、存亡、生死的根本。因此,国土广阔,兵力强大,未必安定;尊贵富有,未必显赫: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们。夏桀、商纣运用他们的才智却造成了他们的灭亡,商汤、周武王运用他们的才智而成就了他们的帝业。商汤在郊外看见猎人四面设网,并见他祈祷说:“从天上坠落的,从地上生出的,从四方来的,让它们都落入我的罗网吧。”汤说:“嗨!真那样的话,禽兽就被杀光了。除了夏桀那样的暴君,谁还会做这样的事情?”汤收起了三面的网,只在一面设网,重新教那人祈祷说:“从前蜘蛛结网,现在人也学织网。禽兽想向左去的就向左去,想向右去的就向右去,想向高处去的就向高处去,想向低处去的就向低处去,我只捕猎那些触犯天命的。”汉水南边的国家听说这件事情后说:“商汤的仁德连禽兽都顾及到了。”于是四十个国家归附了汤。别人在四面设网,未必能捕猎到鸟;汤撤去三面,只在一面设网,却因此得到了四十个国家的归附,这不仅仅是捕捉飞鸟啊!周文王派人挖掘池塘,挖出了死人的尸骨,官吏把这事禀告文王,文王说:“重新安葬他吧。”官吏说:“这尸骨是没有主的呢。”文王说:“抚恤天下的人是天下的主,抚恤一国的人是一国的主。现在难道我不是它的主人吗?”于是让官吏用衣棺把那具尸体改葬在别的地方。天下百姓听说这件事情后说:“文王真是贤明啊!连死人的尸骨都能受到他的恩泽,又何况活着的人呢?”有的人得到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陷入危难,文王得到一具尸骨却能借它表示自己的仁德,所以,在圣人看来,物是没有无用的。孔子的弟子凡是从远方来的,孔子就会扛着手杖来问候他,说:“你的祖父没病灾吧?”然后持杖拱手行礼,问候道:“你的父母没灾没病吧?”然后拄着手杖拱手行礼,问候说:“你的兄弟没病灾吧?”最后拖着手杖转身去问:“你的妻儿没病灾吧?”所以,孔子仅用六尺长的手杖,就让人知道了贵贱的等级,辨明了亲疏的关系,又何况用尊贵的地方、丰厚的俸禄呢?古代的人重视射艺,用来抚养幼童,赡养老人。现在的人重视射艺,却用来攻占侵夺。那些卑微的小人更凭借射艺来掠夺弱小的人,欺侮势力孤单的人,把拦路抢劫当做职业。仁爱的人得到饴糖,用来保养病人,奉养老人。跖与庄蹻弄到饴糖,却用来拔闩开门,盗窃别人的财物。


    【学究】


             天下之物谁都可以用,但用途不一样,作用就不一样,对于物品来说,本来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因为被人所用才有了是非之分,这是本篇文章的核心。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所有物品本来是没有什么归属和性情的,只有人用了之后才显示其本来的价值。用得好便是宝,用得不好便是祸。文章通过历史案例来说明一个人用物品的德行,如果能够网开一面便能得天下拥护,对于无主之人依旧能够安抚,那么其他人就容易认同。这是一个格局和认知,是思想的升华,当人赋予了物品以价值,物品的价值就显现了。

           自然都有规则,一切的规则本来并没有什么说法,如果用在人的精神层面便有了神学,用在思维层面便有了哲学,用在社会层面就有了社会学,用在政治层面就有了政治学,用在身体层面便有了医学,用在自然层面便有了科学。所有的学说都是把自然规则用在对应大范畴上,便有了相应的学说。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打交道,就是在不同领域运用规律形成纷繁的世界。

          事本无情,因有人参与便赋予了情感。人并不需要去研究物件,而需要透彻明白自己的认知行为。这就是彻底的唯物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氏春秋.孟冬纪. 异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rz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