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从简书上看到,有好多朋友写的“儿时旳年味”文章。大家不外乎,都在写儿时过年的全过程。非常详细的讲述了,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期间,特别是正月初一前后,过年时一些趣事。
于是,便从赶集上店,杀猪宰羊,蒸馒头炸菜,打扫卫生,给离去的亲人上坟,贴对联,年三十包水饺,放鞭炮,大年初一大拜年,走亲戚串朋友,破五吃水饺,再就是几乎每天都有的,耍龙灯,玩旱船,踩高跷,一直到正月十五,吃元宵,赏灯看烟花。这样一来,过年的全过程,才算真正结束。这也正是四十多年前,在儿时农村过年的真实写照。现在回想接下来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然而,这些都是过年的普遍现象,接下来,我讲一个具有特殊意义,与众不同儿时旳年味,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这其中,所不同的美好回忆。
记得我们放假以后,班里的几个骨干,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成了一个“春节义务服务小组”。在年三十那天,我们全体成员,在老师带领下,来到了村南头,一座烈士墓前。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非常认真的清理着墓地上的杂草,重新培上一些新土。最后再摆上随身带来的,一些祭品,大家一起,向烈士墓三鞠躬。其实目的很简单,一是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二是也让在九泉之下的烈士,也过上一个好年。
最让我值得怀念的是,年三十晚上,我们义务服务小组的全体成员,并没有回各自家庭,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而我们却是在一位孤寡老奶奶的家里,与她老人家一起过年。大家围坐炕头上,与老奶奶有说有笑的包着水饺,听老奶奶讲过去有趣的故事,那种充满温馨的气氛,从外人的眼里,根本看不出,是在孤寡老人的家里。等大家一起欢乐的吃过团圆饭,再一起给老奶奶磕头拜年,老奶奶一人给我们一个红包,虽然没有多少钱,但那是老人家得一片心意。我们临分别的时候,老奶奶眼含热泪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和我一起过年,也让我这个孤寡老婆子,享受到了什么叫天伦之乐。代我向你们的家人问好,也祝愿你们学习好,都取得一个好成绩。”老奶奶把我们送出了大门,一直到看不到我们的身影,才回到家里。让我这件事,还被当时公社宣传站,当作新鲜事,在全公社广泛宣传,一时间我们义务服务小组的几个人,都成了让人羡慕的名人了。
这个优良传统,我们一直坚持了好几年,直到老奶奶去世,才算结束。
还有一件,就是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过年的作文。记得我所写作文的内容,在大年三十晚上,与老奶奶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使我联想到了。舞剧“白毛女”中,那段过年的喜悦和悲痛。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新旧社会的截然不同。我决心一定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好好珍惜,用无数革命先烈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一定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在寒假返校以后,没有想到,我的这篇作文,受到语文老师的好评,并当作一篇范文,在同学们当中,争相传阅。
这就是我,具有特别意义,儿时旳年味。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每每想起,还是值得留恋与怀念。并作为一段美好的记忆,深深地印入到我的脑海里,难以忘记。
也通过儿时旳年味,折射出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从万恶的旧社会,到幸福的新社会,再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现在今天强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的族人民,由胜利走向胜利。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别是正在推行的农村扶贫战略,到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小康。到那时,我们的年味就更足了。让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好日子,不会太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