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就是太极。----李率
我曾经说仁是很多东西,仁是这个,仁是那个,等等。但仁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我觉你只有找到仁才能知道。
就像我们要寻找一样东西,只知道个名字,猜来猜去,可等真见着了,才知道原来此物就是如此,才有了原来如此这样一说。
道理,是一样的。我现在对于仁,大抵上就是原来如此的态度了。原来这就是仁,那什么是仁呢。
仁就是你自己。也不能说,是你的心,或者是什么,简而言之,仁就是你自己,你自己之所以为你自己的原因,所以换句话说,仁就是你自己。
道理,是一样的。这个,也只有等到你真正见到你自己了,你才能答得上来。
在那之前,仁都是只言片语,只言片段。就好比你看见个你的腿,但你不知那是你的腿,或看见你的胳膊,但你却不知那是你自己的胳膊……以此类推,直至你开门看见了真正的你自己,或者说,就是你自己吧。
你开门儿看见了你自己,然后你彻悟,原来这就是仁呐。
道理,是一样的。我每天看书,写文章,其目的就是为的从A到B,B就是我要找的仁,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不了解他就是仁。
只是觉,这个B很温暖,很安全,很安心,很踏实,并每次找到他,找到B的时候都能令我感到身心愉悦,甚至欣喜异常。
那种感觉是真实的,我可以发誓。而我今天可以坦然的说,B是什么,那个令我写完文章后,那个令我得出结论后欣喜异常的B,到底是什么呢。
是结论吗?那为什么结论令我能如此兴奋,与高兴、快乐呢。
这个B,就是:理,而我之前所看到的,也只是理的一部分,理的脚,理的手指头,理的头发,理的眉毛,胡子……等等,等等。
这个B,就是理,而A,B之间的距离,我从A到B所用的方法,就是走路,还是骑自行车,滑板,等等我所运用的方法,就叫做:我的道。
我的道,是(通过)写作。写文章,是我从A到B所借用的方法之一了。
当然,还包括看书,学,不断地,持续,且永恒地学习,也是能从A点出发的前提条件(之一),就像,你想骑自行车,你得先有车才行,你想滑滑板,首先你得有个滑板……所以,学与实践,看书与写作,是属于同等地位,且同样重要的一种方法了。你说哪个都行,都可以。你说(从A到B)是通过看书也行,你说从A到B是通过写作,亦也可以。
在我看来,此二者是一回事儿,静为阴,动为阳,一阴一阳之谓道。
看书是阴,写作是阳,合而言之,既:道也了。
但所谓的看书之“阴”,与写作之“阳”里面,既:看书的阴,和写作的阳里面,也分成阴阳。既:阴(看书之阴)里,也有阳。(写作之阳)阳里,也有阴。
所以对我来说,我是通过学(加写)达道的。这个道的终点,就是:B。
但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就是你的悟性,你的领悟力,和是否具备写作方面的才能,与天赋了。这都是你气质的问题。气质不是你能决定的,你可以改(一些),但极难。我想说的是,当你有一天达到B的时候,当你再一次找到那种熟悉的感觉,看望那位你所熟悉的“朋友”之时,有一天,这天,不一定是哪天,但一定是你年深日久修道后的某一天,当你日常看完书,写作的时候,当你某天日常修炼的时候再打开B的门之时。
我看见了我自己。不再是某一个部位,某一个片段,某一种片面,或侧面的快乐,而是真实看见我自己就站在那里,和我长的一模一样,他就是我。
那一刻,我顿悟了。我真实的见到了我自己,然后我就全明白了,因为我就是我,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之所以为“我”的原因。
这就是我的:理。然后,我就找到了:仁。我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儿,当你有一天像我一样打开这扇门的时候,你就全明白了。
你为什么是这样儿的,因为你就是你。你知道了你就是你,你就知道每个人都有这个:理,你也就知道万事万物,他都有这个:理。
你也就知道万事万物,他都有这个:仁。所以你怎么对你自己,你就怎么对万事万物,以及周围,以及身边的人。这就是见自己的功效,使你真正能明白,而非别人告诉你的,告诉你的,你未必会在意,因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你见到你自己,你就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众生平等,以及珍惜万物了。
所以你会有:俭,所以你会有:恭,和:敬。仁,义,礼,智,温,良,恭,俭,他是这么来的。你必须得自己证到,不然,他永远是挂在墙上的口头禅。
证到,才知道:恭、俭,这是对的。因为你和万物,同是一理,同由一理所生,又各独自成为一整理,这个理,在人(具有时)就叫做:仁。人的仁就是:仁,义,礼,智,表现在行为上也可说是:温,良,恭,俭。这就是属于人的太极了。也可以说:世间万物都可以是宇宙的中心,因为世间万物都具备一完整的理。一完整的理就是宇宙,所以,人人都是一宇宙,物物都是一宇宙,所以人人,物物一切一切都有个:仁。
仁爱一切,就像《论语》中说的一样,“汎爱众而亲仁。”(摘自《论语·学而》)
道理,是一样的。----文作者:李率 己亥年 五月初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