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中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总觉得有些夸大其词,有些突兀。近来看到一些老师的文章,对中庸有了新的认识。
天地万物,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亦或是人的内心世界,冥冥中自有规律。
一、宇宙运动规律与河图
下面,笔者从原子、星系的运动,来简要提示宇宙运动规律,完全符合《道德经》所说“反者,道之动”,以及“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原则,与河图所呈现的规律也非常吻合,也形象阐述了易经的简易、不易、变易原则。
下面是微观世界硫原子的原子结构。
位于正中心的是硫的原子核,其中16个红色小球为带正电荷的质子,黄色的为不带电的中子。外面围绕原子核旋转的为16个带负电荷的电子。原子核的正电荷与外围环绕的负电荷,电荷数相同,正负相反,所以原子处于稳定态。
《道德经》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你看小小的原子就符合这个原理,电子带负电为阴,原子核带正电为阳,阴围绕阳运动,正与负相冲,达到平衡态的“和”。
下面这张图,大家上初中化学时都学过,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再复习一下,圆圈内数值为16,表示原子中核电荷数为16;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6,分3层排列,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说明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8电子为稳定结构,硫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容易获得2个电子形成带2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从宏观上讲,我们看看太阳系运行情况。
太阳系的核心为太阳,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恒星是大质量、明亮的等离子体,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其核心因核聚变而发光。
太阳自发光为阳,行星本身不发光为阴,阴围绕阳旋转。
其实微观和宏观都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人的角度来看,原子属于微观世界,太阳系属于宏观世界。但一切都是相对的,站在宇宙角度来讲,地球、太阳又是微观的。
上面的图片为银河系,直径有10万光年,其中的太阳呢、地球呢?一粒尘埃而已。
当把空间放到1亿光年尺度进行观测后,庞大的银河系也成为了一粒微尘。
上面这个照片是在新疆昭苏小院里拍的星轨图。我们看到的静寂不动的满天繁星,其实都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我们老祖宗很早就知道,《论语·为政》里面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对于永恒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都是相对的概念),他们都按照圆形轨道运转,这就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再来看看先圣画出的河图。
如果把中心的白点五与黑点十看作一组,外围四个方向的白点与黑点分别作为一组进行观察,并且白点为正数,黑点为负数,那么河图将变为下面的图像。
你看,最核心的为正数5,围绕核心的是负数10,照样符合《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规律。而外围的黑白点,正负抵消(阴阳冲合)后,正好围绕核心形成一个圆圈。就是这么美妙,河图所提示的规律与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相当吻合。
如果把外围的黑白点(阴阳)单独来看又自成规律,下图为铜鼎上河图图案。
上图可以抽像化为下面的图案。
如果河图外围的黑白数字首尾相连,就变为下面的图像。
也就是,如阴阳分别运行,就按照生命周期“生、长、老、死”,诸如春夏秋冬一样进行轮回,符合《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的规律,而对于处于阴阳平衡态的“冲气以为合”物体,则是按照“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圆周进行运行。无论是圆周运动,还是轮回运动,都达到了一种“合和”的平衡态,这就是宇宙间万物的运行规律。
现实生活中,有两种运动也形象提示了宇宙间的这种规律,一是圆锥摆运动,二是钟摆运动。
上图中,白色小球围绕着绳子系点所形成的垂线进行自由圆周运动。垂线位置就是圆心,也是小球运动的中心。小球没有运动时,保持垂直状态不动,就位于中间的垂线上。当小球运动速度方向与小球与圆心所形成的半径垂直时,在绳子拉力和重力所形成的合力以及离心力这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相冲下(可理解为阴阳作用),小球就保持了圆周的平衡运动。
上面的钟摆可以简化为下面的图形,钟摆运动围绕位置3做往复运动,形象演示了“反之,道之动”规律。
同样道理,上面的小球在没有运动时,处于位置3状态,也就是绳子系点的垂线方向。当小球运动方向位于小球、垂线所形成平面时,小球以位置3为中心做钟摆运动。
笔者花了大量笔墨进行宇宙规律的揭示,是为了下面对中庸之道的更深层次理解。
二、庸乐何其恢宏
对于中庸的解释,汉儒郑玄注“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根据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这种解释,怎么也与《论语·雍也》中孔子的赞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相去甚远。
中央电视台的《文明之旅》栏目曾经播出了一期名为“彭林话《中庸》”的节目,邀请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讲解《中庸》的智慧。主持人说,“中庸就是当个老好人,墙头草,随波逐流,这大概就是现代人对中庸的理解,中庸的学问是这样的吗?”
确实如此,现在很多人一听到中庸两个字,就有些反胃,因为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中庸之道就是做老好人,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没有原则。圣人之道被误读、歪曲到这个程度,难怪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中的很多领袖都把中国落后归咎于圣人之道了,看来孔子这个锅背得有些太大了。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对“庸”的解释为:“庸,乐器。”而经过高行之老师考证,至少在孔子之前以及在孔子之后二三百年的时间里,庸,指庸器,是周朝的县鼓、和钟、玉磬、笙四种乐器的合称,是最高规格的乐器,只有周天子可以使用。
县鼓,《礼记·礼器》解释说“庙堂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 孔颖达 疏:“县鼓,谓大鼓也。
和钟,《礼记·明堂位》:“ 垂之和钟, 叔之离磬。” 孔颖达 疏:“ 垂之所作调和之钟。”
对于玉磬,《礼记·郊特牲》:“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僭礼也。” 孙希旦 集解:“玉磬,《书》所谓鸣球,天子之乐器也。”
笙,这种乐器现在还经常见到,不知周代是否与下图一致。
通过上面对庸器的介绍,一组编钟和编磬,就足以想像出庸器演奏时恢宏气势了。笔者曾在河南博物院看过编钟和编磬的表演,其音之震撼,虽历近二十年,仍历历在目,音在脑中回响不已。
而根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宗伯的职责是帅其属掌邦礼,级别为卿;下面又分为礼官部和乐官部,乐官部最高长官叫做“大司乐”,级别为中大夫,设置二名。
有学者统计,整个乐官部门在编的固定人员共1436人。其中视力全无的一级乐队队员40人,半盲的二级乐队队员100名,存在视力障碍的三级队员160人,另外还有视力障碍学徒120人。这就是当庸器出场的时候整个乐队系统的规模和盛况。(《阴符经》中讲,“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让瞎子担任乐师的原因。很多乐者为了强化听力,故意熏瞎眼睛。)
在遥远的周朝,这支规模庞大的乐队,分工精细,演奏复杂,如何协调才能熟练演奏一首乐曲,可以想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国家大典中演出,每个乐者必然秉持敬畏,态度端正,精力高度集中,常存悚然警惕之心。演出过程中,钟鼓磬笙和谐奏鸣,肃穆典雅、音通天地、震撼人心、感而化人。这就是古代国家级的千人交响乐团,形象演绎了中庸之道。《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
三、对中庸的重新解读
根据以上庸器的演奏,我们返过头再来理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对于喜怒哀乐之未发,以前把喜怒哀乐作为情绪一起解读,指的是高兴、愤怒、悲哀和快乐四种感情。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讲,“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里没有乐。对于喜怒哀乐,笔者以前纠结过好久,喜与乐不是同义词吗?喜与乐有什么细微区别吗,怎么放到了一起?最近读完高行之老师的文章,有些恍然大悟,在孔子时代,“乐”代表音乐,又代表乐演奏时那种天地相和的心境。而成语“喜怒哀乐”是后世文人一知半解、望文生义而产生的误解。
古人对音乐的中理解与重视,远非我们今人所及,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代表的就是“天下相和”的至善理想。
《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乐”,是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悦”,感情更深沉一些。悦,可以理解为会心一笑的意思,当自己在学习中有了新感悟,当自己的学问思想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推行,那种会心一笑或志气通达的感觉就出来了。而孔子所说的朋友可不是一般的酒肉朋友,酒肉朋友来了对很多人可是负担。
这里的朋友是以天下为己任,同志相求,精神相通,心久久仰慕之的知己朋友。像孔子,周游列国,以天下为己任,期望通过自己的学说思想恢复天下秩序,以实现《礼运》中大同世界的理想,那种千古家国和圣人情怀,一般目光短浅的的统治者怎么能理解孔子的抱负呢?因此,孔子在外游荡了14年,最后才如丧家之犬,心灰意冷回到祖国,晚年以教育为己任,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被誉为万世师表。有句话讲“曲高和寡”,孔子在当时那个时代是落寞的,能够理解他的人太少了,显得非常可怜,一己之力怎么能够阻挡天下大乱的滚滚之势呢!为此还受到道家人士的嘲笑。
如果在当时那个时代,有一两个能够理解孔子“大仁”之心的知己,有一天来拜访孔子,那种心情才是由内及外,亢奋而深沉的犹如听了一场国家“庸乐”演出般的感觉。因没有朋友,因此孤独落寞的孔子,晚年主要修订和讲授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培养了一大批学生。
对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其中,喜怒哀,代表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而乐,重新解读为庸乐,根据语境,我把标点重新调整一下,改为“喜怒哀,(犹)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就像庸乐奏响之前的心理状态一样,那时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情绪没有发作出来,那种心理状态就是中。
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庸乐演奏者,在国家大典上演奏庸乐,不能有丝毫闪失,每个乐者应态度端正,内心诚敬,目标专一,凝神专注,而且整个演奏庸器团队都应悚然警惕,心怀敬畏之心。如果上千人能够一同协作,把庞大复杂的庸乐演奏好,那么秉持如此之 初心,再去做人做事,一定能够达到最高境界。
尧舜禹代代相传的中华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中应该就是《中庸》所说的这种中的心理状态。
对于“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以想象成演奏庸乐的场景。一开始,是演奏之前的寂静,接下来在柷(zhù)的打击声中,庸乐在钟磬低吟中开始了。(柷,古代打击乐器,方形,以木棒击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始)
接下来,庸乐引导人慢慢进入天地相通的纯美境界。随着庸乐的推进,一时间钟磬合鸣,鼓声催人奋进,犹如皦皦明月,百鸟朝凤、祥瑞普照,这时震撼人心的庸器演奏,宛如和美吉祥的交响乐曲,这是天下和谐的明德境界。在庸乐的演奏之中,处于其中的每个人,如蚕丝抽茧般的慢慢感悟到了庸乐的主题思想,精神受到了洗礼,情操得到了陶冶,令人回味无穷。就在此时,随着敔(yǔ)的一声响声,庸乐在不知不觉中停止了。(敔,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如伏虎,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的终结。)我们骑马或驾车喊停时,也是敔,也许这就是上古文化的流传。
孔子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xì)如也;从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yì)如也, 以成。”
庸乐是有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思想情感的,但在演奏中这些情感都能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这就是和的精神。因此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中庸》中用庸来表达“和”的境界和精神。因此文章题目使用词汇“中庸”,比“中和”更有内涵和意境。
对于“中庸”,笔者的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发心要中,要“允执厥中”,就像“喜怒哀,乐之未发”一样;二是在做人做事中,真正的绝对“中于道”是很难的,也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中于道”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追求,而真正通达天下的至道则是“和”。
也就是说,在实践中真正可以做到的是“和”,“阴阳冲气以为和”的状态才是世界间的常态。因为,任何事都有一种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但囿于自己主观偏见,囿于掌握的材料不够,因此很难把握事物的真实情况,故做到中很难,但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境界。
这时我们想一想文章第一部分揭示的宇宙运动规律,无论是圆锥运动,还是钟摆运动,绝对的中或者是一闪而过,或者是存在于理想之中,但中不是可有可无,中是主心骨,中是中心思想,什么时候中心思想都不能丢,要永远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精神标杆。从这个角度讲,中也就是道,“中于道”就是每个人做事的理想追求。
通过以上论述,子思在《中庸 〉中对“中与和”作出解释后,发出了感叹,“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那是宇宙运行法则的基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才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真实运动状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绝不是老好人、墙上草、无原则,而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则,万事万物都遵从于中和之道,它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最大规则,须臾不可离也。
四、实事求是就是中庸思想
毛主席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 主,其一就是实事求是,也是其思想的精髓。但如果透彻理解了中庸之道,就会发现实事求就是中庸思想。
实事求是,有两个核心字,一是“实”,二是“是”,可以理解为求实,求是。其中,实事求是难在一个实上,你以为的真相就一定是实情吗?
求实,就是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你以为的真实,也许并不是真实,因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强调“调查研究”,极力倡导要在革命工作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如老百姓的民心,你不沉下去,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走马观花接触一下、寒暄一下,就能了解民心了?对于下面单位的汇报,你认为就是真实的了?很可能是有水份的,是伪的。因此你不要自以为是,要广开言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要陷入独思独见,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所以“君子慎其独也”。
那怎么求证到“实事”呢?
从主观方面讲,主要是做到《中庸》的“中”字,像演奏庸乐一样,态度端正,内心诚敬,目标专一,凝神专注,而且要如履薄冰、悚然警惕,常怀敬畏之心。因为“圣人之大宝曰位”,你站在领导位置上,可不是玩过家家,多少人的幸福掌握在你的手中,一言不慎有可能身败名裂,万民坠于苦难,可不慎吗?
态度端正了,接下来,要做到孔子讲的“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简单来讲,就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认为一定如此,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认为我就是对的。这是领导人的基本修养。
从客观方面讲,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事实上确实如此,有时候真相是扑朔迷离的。那怎么办呢?因此你要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这种心态。对于下面的汇报要置疑,不要轻信,平时要多问几个人,要做到“兼听则明”,这样才能不被欺骗。当然最好是自己沉下去进行“调查研究”,有时候听见看见还不行,还得到基层去扑下身子干一下,只有这样才能接地气、了解民情,才能真正理解别人,才能真正做到“感同心受”。
求是的“是”,就是对,就是庸,就是和,老百姓有经常说“是不是啊”、“对不对啊”、“中不中啊”,意思都是一样的。在前面求证的客观事实基础上,要解决社会和工作问题,就要找出客观规律的道来,比如战略、战术,工作方针等,然后按照“中于道”的要求去推进工作,达到“是”的要求。
“是”,即是发现“中道”,又是对“中于道”的最终落实,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实际上社会越复杂,儿时看战争片只要区分“好人坏人”,即非黑即白的情况越来越少见,事情常符合模糊理论,最终的结果常以“和”的形态出现。
比如我们制定政策希望100%的人都拥护,但实际上做不到,只要大多数拥护就可以。
我们追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总有人铤而走险。在调查取证和打击犯罪方面,在罪与非罪之间,很难判断。打击狠可能存在冤案,追求零错案,就会导致大量犯罪分子逃脱处罚,受害人权利无法保证,也损害社会整体治安。
刘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道“他们不相信人类在无产阶级和它的政党的领导下,是能够发展和改造成为高度纯洁的共产主义的人类。”而上博简《恒先》中,“有人焉有不善,乱出于人。”老祖宗也对人划分为下中下、左中右,就是自古以来极为推崇的虞舜,在其明德之治时期,照样五刑齐备,墨、劓、刖、宫、大辟等刑罚一样也不少。要把所有人全部改造成为高度纯洁的共产主义的人类,也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知,“是”是一个模糊概念,像锥形摆的半径一样,我们尽可能使可控的圆周半径小一些,尽量离圆周中心(中道)近一些,但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要有益于国富民强,只要能够争取大多数群众拥护,这个“是”就是合理的,检验的标准还是要通过“群众路线”来评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