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范浚之比较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18:49 被阅读0次

    今日,学术界流行一种说法,就是韩愈是宋明道学(简称宋学)的先驱,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是宋学的开山人,由匡亚明主编、苏州历史学家方健撰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范仲淹评传》也持这一观点。在北宋朝应运而起的理学则是宋学的分支,而出生在北宋、成长于南宋的范浚无疑继承了宋学的主旨,别开生面地在八婺大地上形成了具有辩识性的金华学派,被后人称为“婺学之正宗,浙学之托始”。

    方健认为,范文正公

    一、尽精微,易学研究开义理派先河。

    《四库总目提要》中说是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政史事。象数、儒理和政事,在不同时代,对《易》有三种不同的阐释。王弼(公元226~249年),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明察聪慧,爱好老子,通辩能言。胡瑗(公元993~1059年),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

    “宋学开山人”,这一桂冠怎么就会落到范仲淹头上呢?在方健看来,真正的义理派《易》学是在北宋朝发起的。范仲淹的《赋林衡鉴定序》撰写于天圣5年(公元1027年),远比欧阳修、胡瑗、张载诸家的易说为早。范仲淹对《易》之理解和阐释成为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可谓“积学于书”、“得道于心”。张载(公元1020~1077),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迁徙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

    第一次穿汉服(左一)

    范仲淹《易》学研究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易》兼三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范仲淹的《以兼三材赋》是关于哲学本体论的最早探索之一。在范仲淹看来,《易》以象设,象由意通,兼三材而穷理尽性,重六画而原始要终。他第一次提出”太和“这一哲学范畴。后来由张载在《正蒙》中得以完善。张载用“太极”指天人合一的道体,又用“太和”来表述天人载体的和谐。

    二是“穷神知化”的辩证思维。撰写《穷神知化赋》,实际上体现了体用、阴阳、动静和盈虚等对立统一关系。另外,也能在《蒙以养正赋》、《临川羡鱼赋》等文章中看到这些互为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是“四德”说:令人耳目一新的本体论解释。《周易》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性命之理”。这是统天地人而言的。道或理,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高的哲学范畴。四书之一的《中庸》概括为三个经典性命题:“天命为之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前两个命题分为世界观、人生观;合而观之,即为心性内圣之学的全部内容。第三个命题即儒家的名教思想,指由内圣而外王,由心性修养转而为用。胡瑗提炼为“明体达用”。在宋代理学家的心目中,“周公,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自孟子之后的1400余年历史,出现了学绝道丧。儒学发展断层的道统危机。

    范仲淹通过对元、亨、利、贞四德的诠释,从理论上阐明了:就宇宙内部的机制而言,以乾健为统率,以坤顺为丛书,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协调互济,共同构成了天人整体的和谐。更为可贵的是,由此引出了名教思想:“人微四德,则无令名;国家无四德,则风教不伦”。首次沟通了自认的天道观和道德本体论,为理学家们,尤其是张载的进一步研究指综发绪。北宋的理学家正是在回应佛、道二教严峻挑战,试图对这一儒家传统作理论上的阐释而重建道统。(未完待续)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7月14日早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仲淹与范浚之比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ci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