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资治通鉴》札记读书
史上第一个篡权的宦官赵高——读《资治通鉴》点滴(十三)

史上第一个篡权的宦官赵高——读《资治通鉴》点滴(十三)

作者: mediaview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16:36 被阅读6次

读完秦纪一二三,从公元前255年到公元前207年,共计49年。这里是按始皇帝称帝那一年算起,到二皇帝胡亥被搞死为止。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也有很多人值得聊。比如秦始皇,比如李斯,但今天只对赵高这个宦官感兴趣。因为王夫之在《资治通鉴》里的一句话:

“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谀也。托国于赵高之手,随中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

这段话是说,秦国灭亡主要因为始皇帝所托非人,喜欢赵高被拍马屁而信任他,而赵高这种奸臣,连中等智商的统治者都不一定是他对手,何况胡亥这种废柴,结果秦国就被赵高玩死了。

读完《资治通鉴》的秦朝部分,我觉得这个说法比《过秦论》里说的那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更具解释力,用仁义来解释秦国灭亡有点儒式意识形态框架内的“过度阐释”。还是来看赵高的光荣事迹吧!

大凡奸臣,搞宫廷政变是基本功。这哥们就是钻了始皇帝一直没有立太子的空子,把册立公子扶苏(长子)的遗诏藏起来不发,怂恿当时陪始皇帝巡视、受其宠幸的胡亥争权,然后以胡亥上位比扶苏上位对李斯更有利把这位高智商的饱学之士说服了。当时进宫宦官的估计出身都很贫贱,不会受太多教育,但一个文盲能用利害分析来把李斯博士给说服了,使之抛弃伦理道德加入政变阵营,赵高的手段不不可谓不高。然后,赵高用计把扶苏赐死,就这么上蹿下跳整合各方资源把胡亥扶上了二皇帝宝座。

可这还不算完。这哥们非常懂政治,让胡亥“尽除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具体的操作就是杀光胡亥的兄弟姐妹——因为可能会构成潜在威胁,杀光不听招呼的老同志——因为这些人可能不服,比如蒙恬兄弟。然后,他怂恿胡亥说,“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大修阿房宫,大搞声色犬马。

结果,终于搞出陈胜吴广了,各地纷纷起义。赵高的对策有二,一是控制胡亥身边的信息渠道,“以私怨诛杀人众多”,就是说他坏话的都被他干掉了;二是建议胡亥“深拱禁中”,取消上朝见大臣开例会制度,有事书面报告,而这都得通过赵高把关。

但李斯还是忍不住要当面汇报,于是赵高就故意在胡亥“燕乐”的时间给他安排汇报,几次三番,正在兴头上被打搅的胡亥就怒了,开始讨厌李斯。赵高趁机说李斯坏话,说他有裂地而王的野心,而且陈胜这些匪类都是李斯的私生子,都是李斯幕后指使的。胡亥听了“以为然”,但还是派人去调查。

李斯知道消息后,马上也去告赵高的状。没想到胡亥不听。这之后,李斯又跟一位丞相一位将军去建议胡亥说,平叛的军费不足了,要不暂时别修阿房宫。这下胡亥大怒,把这二位都斩了,把李斯关进监狱,让赵高去负责审判,结果就被赵高玩死了。李斯临刑前看到自己的儿子说,我想跟你像从前一样“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位看到仓鼠和厕鼠后汲汲于仕途功名的读书人,最后想做老百姓而不得,也值得一叹。

话说赵高搞死李斯之后,更加大权独揽而骄狂,搞出了“指鹿为马”这一显示权威的创造性玩法,比问鼎中原啥的更具情节性和观赏性。这也意味着胡亥被彻底控制在赵高手掌心。

与此同时,各路起义军兵临之下,马上要攻陷咸阳了。赵高又让自己的女婿(学界对其是否是阉人有争论,那会儿的宦官不一定是阉人)、时任咸阳令的阎乐和弟弟赵成带兵冲进王宫,最后胡亥自杀。然后召集大臣,废掉始皇帝称号,立子婴为秦王。没想到这个子婴有两把刷子,设计召赵高进宫把他杀了,然后率队投降了刘邦。后来,子婴还是被大老粗项羽给杀掉了。

纵观赵高这一生,杀了始皇帝的两个继承人(扶苏和胡亥),间接搞死了众多皇子皇孙,不仅废掉了所向披靡的秦王朝,而且废掉了皇帝称号,此乃始皇帝嬴政一生的功绩。说赵高亡秦,一点不夸张。

按理说,秦朝宦官作乱,后世就该想办法避免,但历史是从来不会吸取教训的,后面的宦官(阉人)玩得花样更多、为祸更甚。何以至此,我也无解。只能说一点,领导身边的人如果缺乏管束,选人用人失当,是能惹出惊天动地的大乱子的。

- END -

个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上第一个篡权的宦官赵高——读《资治通鉴》点滴(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g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