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场剑拔弩张,兄弟三人对一老人虎视眈眈的恶吵开始了。
六十八岁的李叔脸涨得通红,正与站在鱼塘埂上,气势汹汹两高一矮的刁姓兄弟仨舌战,大有舌战群儒之势。
李叔这边站着几位六十多岁的大妈和同塆儿的几位中年男子。塘埂站着刁姓兄弟仨和他本族弟兄。他们也都不年轻了,为首刁老大已六十有余,最年轻的矮个儿也五十五岁了,是队长。听说刁老二有心脏病。
虽说刁姓本家站在一边,但他们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上下塆儿一个生产队住了大半辈子,不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何必得罪人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必须绕到我家塘埂来修,否则这路就叫你修不成!”刁家三兄弟齐声阻挠着。
“这条大路从古到今都有,是一条公共的大路。多少人走过这条路,走了几代人了,凭什么不能修?!”李叔气愤地说,“凭什么大路不让我们走,要绕到你家门口走!真是岂有此理!”别看李叔生在乡村,他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过多少古籍经典的老人,岂容小觑!
“李叔,不要跟他们吵了,他们不让挖,路就不能修吗?该修照样修,这是国家政策,村村通,路路通,他能阻挡得了吗?!他们仗势欺人,你年纪大了,别生气,气大伤身,万一有啥划不来。”在场的我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我劝着李叔。
“他家老二有心脏病,别让他气得怎么样,就地一歪,讹住你了,算了吧,别跟他争了。”一个大妈劝着李叔。
“修桥铺路功在千秋,是造福子孙后代积德行善的好事。他也有儿女在外面,连这道理都不懂。”我插言道
远远的,李叔请的挖掘机从街上慢悠悠地开上来,准备开挖路基。国家的好政策,为什么到我们这里却遇到如此阻挠?!那些不作为的村干部都在干什么?!
远处的挖掘机准备开挖路面。这时,上塆儿一中年男人骑着摩托车跑过来,叫道:“哎!李叔,这路从我家门口先修,挖掘机开上去,不然,这路你不能修!”
“从下面一路挖上去不是一样吗?”李叔和其他人说着。
“不行,必须从我家门口开始!”那男人嚣张地叫道!因为下面的路占了他家一点儿田。
李叔忍了:“好好,挖掘机开上去先挖你那儿。”挖掘机慢慢悠悠地从下开上去。
一条从上到下一里多的路基终于开挖了。可是那刁老大在他路边的水田埂钉了三根木桩,说从那里开始不允许挖,那是他家的田。
“你们只管挖,看他能咋滴,那本来是我家的水田。”刁姓本家外号“小偷儿”跑来对李叔说。
这些年“小偷儿”开养猪场赚了不少钱。本来山清水秀的地方,因猪场污水直接流到小河,这里变成了臭气熏天的地方,小河的水也不像以前那样清澈见底了。
刁姓三兄弟站在鱼塘埂挑衅地看着。
挖掘机绕过他家钉的三根木桩继续向下开挖,路基只挖了三米多宽,但总比不修强啊,以后回老家开车就能开到家门口了。
“修不修跟我有啥关系,我才不摊钱呢,我的儿女离的近,又不开车。”塆里某位老人自私地说。
“我家是女儿,我才不摊钱呢,谁家有儿子谁摊钱。”塆里一对中年夫妻说道。
修一条短短的路,什么话都有,什么人都有。
李叔这次修路,一是国家好政策,二是女儿在外创业有成,寄钱回家,让李叔负责修家门口这条路。
2.
过完元宵节,天渐渐晴朗起来,春意融融。归家看望父母的儿女,已携带子女,满载父母的祝福,和后备箱里沉甸甸的家乡特产 ,踏上返程的路。田野里已有细嫩的青草在春风里颤动着。
一条路走了多少年,大路两边原是青青的稻田,如今路一边的水田已拓宽成路基。谁家在高处田埂上,栽种了一排樱桃树,树已长成一人多高一蓬蓬巨伞状,不曾见春天的樱花开,只在夏日里见它绿意葱茏,向阳生长。
小时走过的田间阡陌小路,如今已芳草滋长,换了衣装,丢失了旧时模样。
再次回老家,春天挖的路基两边,长满半人高的杂草和野花儿,依然是土路,没有铺水泥,开车要小心谨慎,有些地面儿因下雨而变得坑坑洼洼。
车开至那刁老大的田埂边,三根木桩不见了,路已拓宽至他家门口,听说是他自己请的挖掘机开挖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样嚣张跋扈呢?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退一步海阔天空,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人如此岂不更好吗?
3.
刁老大年轻时可是帅哥一枚,一米八的个子,长方圆脸儿,大眼,兄弟几人是他母亲的骄傲。
多年前,年轻的刁老大在外面也是修桥铺路的小包工头儿,第一个在塆里盖起两层水泥结构的小楼,引起塆里人羡慕不已。
可是他的媳妇相貌却配不上他。他媳妇曾跟他一起干活儿,凭借一张能言巧辩的巧嘴,哄着他娶了她。
这个刁老大虽说外形相貌出类拔萃,但心肠却不被人看好,跟他一起干活儿的人多是乡亲四邻,还有他干娘的儿子,但据说很多年都没给人开齐工钱。渐渐地就没多少人愿意跟他干活儿,后来他回到家里,再也没出去包活干。
如今他虽说年已六十,但看起来依然是老帅哥。可是有的人啊,就是徒有一副好皮囊!他身为男人却心胸狭窄,处事小肚鸡肠,甚至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从年轻到老依然不改其本性,可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李叔兄弟家的菜园儿,跟刁老大相邻,只是一个篱笆之隔,两家的儿女都在外地,或事业有成,或安家立业。老夫妻俩在家种点菜园,蔬菜丰盈有余。
可是有一天,刁老大将篱笆重新围起,将本属李叔兄弟的两棵高大的水杉树占为己有。跟他理论,刁老大却强词夺理,说什么:“你咋不说我家的房子也是你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没有种树,为什么要霸占别人种植多年已成材的树?有人说的难听,难道是为你自己准备棺材板吗?!
这真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李叔兄弟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跟他理论多了,急火攻心上来,万一气的怎样,为两棵树真的太不值当。
多年前,李叔父亲在菜园里种的两棵桃树已硕果累累,一场洪水将菜园冲成一条鸿沟,刁家强行以鸿沟为界,将桃树占为己有。做人太欺人太甚,最终会有什么后果?愿上天是公平的。
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是福是祸,苍天有眼!
在农村这种小人真是屡见不鲜,真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人真的不能以貌取人。
4.
再说那个外号叫“小偷儿”的,只因多年前他家弟兄众多,生产队大集体,他们弟兄因粮食少吃不饱,所以他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恶习。
有天早上湾里张婶儿来到菜园儿,发现长势喜人的一块儿蒜苗,拔得一干二净。后来知道是“小偷儿”干的。
李婶的母鸡丢了,第二天“小偷儿”家却在喝鸡汤。
王婶的一群鸭子游到“小偷儿”门前他哥承包的鱼塘里,“小偷儿”将一群鸭子打得落花流水,腿折的折,死的死。王婶去找,看见一地鸭毛和一群“残兵败将” ,王婶气得发抖!连一群鸭子都不放过,真的畜生不如!王婶的女儿从外地回来,要去找他算账,王婶拦住了女儿。
“小偷儿”干的偷鸡摸狗的勾当,四里八乡众人皆知,但大家心知肚明,却不敢同他正面较量,因他兄弟众多,谁敢惹他呢?过去在农村,谁家儿子多谁家就气粗,腰杆硬。
后来小偷儿娶了媳妇,那媳妇又胖又丑,接二连三生了三个女儿,腹中又怀着一个。计生办强行将她媳妇儿拉走去做结扎手术,却不料他媳妇死在手术台。这个重大的医疗事故,对于人人不敢惹的“小偷儿”,那可是捅下了天大的马蜂窝。
“小偷儿”将他媳妇的尸体放在架子车上,拉到乡政府门口,要求乡里为他主持公道,他住在乡政府不走。
最终,乡里迫于压力,答应支持他资金将她三个女儿抚养成人,再赔偿他一部分资金。后来他又娶了媳妇,开起了养猪场。
几年的时间,他赚足了钱,但他一人富,却破坏了整个村庄的环境。每天吃饭,端起饭碗儿,猪场的臭味儿随风弥漫,飘到院子里,那臭气熏天的味道真令人作呕!
他在猪场旁边的路边开了一条水沟,猪场乌黑的臭水一直流到下游的稻田,流向从前清澈的河流。
人们多有怨言,但敢怒不敢言,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反正一个村的人多着呢,臭味儿大家一起闻,习惯也就好了。
农村百姓就是这样。为什么村霸、恶人就能活得逍遥自在?因为老百姓是怕事的,对恶人没有人去对抗,这就更加助长了恶人的恶,践踏着善人的善。全国只有一个崔永元。
但是恶人的路终有走到头的时候。天下的路不是都为恶人准备的。
5.
今年春天回老家,猪场没有了 ,那个“小偷儿”将猪场旁边的水田挖成鱼池,准备养鱼。
听说政府下决心,彻底治理农村养猪场对乡村环境造成的破坏。小部分搬到更偏远的地方养殖,对拆除的猪场进行补助,“小偷儿”的猪场补助了十万元。
我站在老家的门口,再也闻不到那臭气熏天的味道,扑鼻而来的是四野的花香。春风沉醉,鸟儿欢歌。满山遍野青草铺地,野花盛开。家乡的小河重新变得清澈,我看见小鱼儿在清凌凌的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弋。
听说今年下半年,老家那条路准备彻底修了,到时要铺上水泥路面。
愿我的家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愿村村通,路路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愿乡村返璞归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37340/493e4b431bf0fd61.jpg)
网友评论
惟妙惟肖的百态人生,抑恶扬善的鲜明观点,读后得启发受教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