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的人不怕苦——《回到春秋读论语》第75章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05:48 被阅读25次

有志于道,就要有使命感,守得住艰难、贫穷和寂寞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粗劣的衣服和食物为可耻,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道理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之九

“士”就是读过点书,能舞文弄墨的人,泛指读书人。商周时代,士原本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其来源是贵族阶层中非嫡传的后代,名义上是贵族的最低一级,但其实已经沦落为老百姓,只是还沾着一些贵族的气息而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底层老百姓中一些头脑聪明的人,读了点书,脱离了生产劳动,处处模仿着贵族的样子,取得了进入贵族阶层的见习证书,也算成了士,用现在的说法叫做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古代把“士农工商”合称为四民,士和农民、手工业者、商人都属于同一类人。

士的身份虽然比较尴尬,但眼睛却紧盯着官场,手里拿着敲门砖,随时准备着,一有机会就争取“入仕”,弄个一官半职。孟子作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意思是说,其实士跟老农民也差不多。士进入官场混个一官半职,就好像农民种田一样,是他的职业。农民靠的是种田的手艺,他记挂着怎么能弄到一块地,有田耕种就能获得收成。而士则靠知识和脑瓜子谋生,士的目标就是仕,他终日惦记着官场,谋到官职就能获得俸禄了。

不过,士感到比较苦恼的是自己甚至还不如农民和商人,因为农民的土地,或者商人的财富,很多可以从父辈继承下来,而士的官职却不能继承,只有真正的贵族才有权继承。所以士就像那些给地主家打工的贫雇农,在没有踏入仕途之前,往往都是很贫穷的,吃的是粗粮,有时还要吃糠咽菜,穿着也是一付穷酸相,十分卑微。“恶衣恶食”,正是士在入仕之前的日常生活写照。

但还有另一种读书人。他的追求并不是以仕途俸禄为目标,而是以实践“道”为人生目标,即学道是为了明道,明道是为了行道,要为真理而不惜牺牲。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他也许同样会进入官场,取得俸禄,但他关心的并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如何借助仕途来践行其道,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而并非为了个人生活的荣华富贵,求取官运亨通。

当然士一旦“志于道”,还有另一种很大的可能,就是永远进不了官场,陪同他的也许是终生贫穷,但他却能够为了道而乐此不疲。这种士尽管很少,却还是有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这种真正“志于道”的知识分子,人格非常高尚,追求也十分有意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敬仰。于是问题来了,很多士为了能顺利谋取官职,或者为了进一步升官发财,都假借着“志于道”的幌子,在江湖上招摇撞骗。孔子这番话,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有感而发的。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夫子认为,你既然说有志于道,那么就要有使命感,要守得住贫穷和寂寞,再苦再难也要在追求真理的大道上乐此不疲。如果嘴上说要学道,内心想的却是华衣美食,嫌恶粗劣的衣服和食物,以生活穷困而感到羞耻,那么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道理了。他满脑子名利,志向卑微,沽名钓誉,心思并不在求道上,所以少啰嗦,该干嘛干嘛去,早些去官场谋个差使当当,还能省点心。

本章有一个成语:

恶衣恶食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李炳南:读书人既言学道,而又以恶衣恶食为耻,可见其心仍在名利,志实未立,故不足与之谈道。

张栻:学道者,以务实反本为要。耻恶衣恶食者,其心何如哉?外驰如此,虽曰志于道,岂足与议道乎?

《论语正义》:《荀子·儒效篇》:“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圣门弟子来学时多未仕,故夫子屡言士。《记》言“士先志”,《孟子》言“士尚志”,又言“士志仁义,大人之事备”,即此文所云“道”也。士志于道,故当“议道”。夫子以道设教,故云“与”也。士既志于道,而以口体之养不若人为耻,忮害贪求之心,必不能免。

《论语注疏》:士者,人之有士行者也。言士虽志在善道,而衣服饮食好其华美,耻其粗恶者,则是志道不笃,故未足与言议于道也。

真德秀: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恶衣恶食者。

朱子: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

程子: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

钱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为以平民身份在社会传教之第一人。但孔子之教,在使学者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学者求仕而得仕。若学者由此得仕,亦将藉仕以行道,非为谋个人生活之安富尊荣而求仕。故来学于孔子之门者,孔子必先教其志于道,即是以道存心。苟如此,而其人仍以一己之恶衣恶食为耻,孔子曰:“是亦未足与议矣。”盖道关系天下后世之公,衣食则属一人之私,其人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之美恶,岂能为天下后世作大公之计而努力以赴之?此等人,心不干净,留有许多龌龊渣滓。纵有志,亦是虚志。道不虚行,故未足与议。有志之士,于此章极当深玩,勿以其言浅而忽之。

徐英:世俗所谓“功名之士”“有志之士”,且不耻衣食之恶,而况志于道者乎?志于道而耻衣食之恶,斯率天下而为伪者也。

《四书因问》: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以《雍》彻,犯分不顾,皆是恶衣恶食一念上起。此处最要见得,则能守得。

《经正录》引刘源渌:此义利之关,君子小人之别也。能透此关,而后可与共学。

【学习参考书目】

《论语义疏》 《论语注疏》 《论语集注》 《论语正义》 《癸巳论语解》 《论语讲要》 《论语新解》 《论语集释》 《论语会笺》 《白虎通》 《四书反身录》 《经正录》 《四书因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追求的人不怕苦——《回到春秋读论语》第75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ac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