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舌尖情缘杂文随笔精选录美食
儿时过年自制的零食(二)

儿时过年自制的零食(二)

作者: 彭春祥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10:22 被阅读332次

                03 “苕精锅”

我的老家在长江之滨闻名的“电都”湖北省宜昌市下游60公里水路的长江北岸一个名叫两美垸的秀丽村庄。地如其名,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植被丰茂,风光旖逦,景色迷人……

靠长江岸边是一展平阳的肥沃沙地,人们种植棉花和小麦,年年丰盈。沙地的尽头是丘陵地带,绿树成林,灌木草丛繁茂。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是人居的风水宝地,村民们依傍山脚而居,白墙青瓦,古色古香。

在那片片繁茂的植被丛中,间或点缀一块块吊坡黄土岗地,这样的地质土壤条件种植其他作物不太肯长,乡民们就用来栽种红薯,且产量出奇的高,红薯味道也格外甘甜。无论生熟食用,都不失为一种美食佳品。

长势繁茂的红薯

我们老家把红薯称之为“苕”。“苕精锅”,是我们老家人们对炸熟的红薯片、红薯条或者是红薯块的统称。

小时候,由于新中国诞生时间不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较低,加之那时家庭孩子多,条件差,掏不出钱买那些商场售卖的上档次的零食,不懂事的我们有时看见别家孩子吃那些零食时就一眼一眼地死盯着看,那种“没出息”的馋相简直无法形容,我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没办法,我妈妈只得利用地产优势,在红薯身上想办法,将当地见多不怪且把它不当东西的红薯变为应时的时令零食——“苕精锅”。

带有泥土香味的甘甜红薯

妈妈告诉我,做“苕精锅”的方法分为简约和复杂两种:简单的作法就是将苕洗净,切成块状、片状或条状晒干后,在长江边上挖回一包青沙放在锅里炒热,然后把干苕片或苕条下锅炒炸,两手拿一把麻杆,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轮换,连沙带苕片不停搅和转动,目的是防止苕片炸糊,待苕片两面焦黄时出锅,放凉后即可食用。

用这种简约方法炸出来的“苕精锅”,其特点是酥脆、香甜,保持了红薯的原始味道。不足是由于是生苕片直接沙炸,即使炸熟了,“苕精锅”上面难免带有少量沙粒,吃起来有点麻烦,要先将沙粒擦静,否则硌牙。再有就是炸的不是特别均匀,有少量“精头子”,吃时咬不动。

二面焦黄的香酥“苕精锅”

所以,妈妈有时选择复杂的做法。

妈妈先将苕洗干净。洗苕也要讲究方法,由于用量大,靠一个个用手刷洗,那不知要洗到猴年马月,所以,妈妈洗苕是用专门洗苕的工具--“舂篮”,进行“专业操作”。

所谓“舂篮”,是我父亲用竹篾自己编制并绑在一把“杨杈”(一种农具)两个枝杈上的一个椭圆形的竹笼,留出“杨杈”把,便于双手紧握操作,是一种洗苕或萝卜等带泥农产品的专用工具。

用这种专业工具一次可以洗十几斤苕,只要你有力气,“舂”得动,一次甚至可以洗几十斤苕。

洗苕时,妈妈先将苕装进几个“舂篮”,扛到堰塘放入水中,将干枯在苕上面的泥巴泡软,然后,两手拿着“舂篮”把用力猛“舂”,让苕相互或者在竹篾上摩擦剐蹭,将泥土蹭掉,“舂”一会,在水里清漂一下,洗去污泥,再“舂”,如此反复,直至洗净。或者几个“舂篮”轮换着洗,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就是人特别累。

苕洗净后,妈妈用大锅蒸熟,捣成泥装,再加入少许面粉,起黏和作用,然后搅匀,用擀面杖像擀面一样擀成薄薄的苕皮,上面稀洒少许芝麻,擀杖压实,用刀切成菱形或方形,然后晒干。最后放油锅煎炸成两面焦黄色即可。

品种繁多的苕制品

这样做出来书名应叫“薯片”的“苕精锅”,落口即化,几乎不需用牙齿咀嚼,脆甜,香酥,既保留了红薯的原味甘甜,又增加了油炸的醇香酥脆,是小时候我们过年零食中的珍品,也是我儿时最爱吃的零食之一。

尽管还是小时候在老家吃过,现在已经几十年没有再吃到过了。但是,小时候在家吃妈妈亲手做的“苕精锅”的那种酥脆香甜的味道,至今仍在我的口中回味……

2018年2月17日于湖北襄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天上人间悟道:红苕尖尖
    彭春祥:@笔墨奇缘 挺好吃的
  • 彭春祥:谢谢你的雅评,过奖了。
    我妈妈于我们恩重如山,但却过早离我们而去,每每想起,很是悲痛。我无以为报,只能写点拙拙文字,算是对我那苦命妈妈的缅怀吧。谢谢你的阅读,耽误你时间了,我有罪。
  • 东方爱_蒲公英:作者生动而细节化的写法,引得我口水直流!!红薯怎么做法都喜欢!读完强烈的要吃的欲望!
    再看看评论,知道妈妈不在了,心酸!人生最遗憾的是,自己优秀了,含辛茹苦的妈妈看不到,无以回报的痛!
    彭春祥:@东方爱_蒲公英 谢谢你的雅评,过奖了。
    妈妈于我恩重如山,但过早离开,每每想起,无比悲痛,却又无以为报,只能写点文字,算是对苦命妈妈的缅怀。
    谢谢你的阅读,耽误你时间了,我有罪。
  • 人间最美是清欢:咱们也是湖北老乡啊!哈哈,我也是百吃不厌!
    彭春祥:@人间最美是清欢 那我们离的很近啊
    人间最美是清欢:@彭春祥 十堰啊
    彭春祥:@人间最美是清欢 老乡好,你在湖北哪儿,我襄阳
  • 老何故事汇:我们的吃法也差不多。红苕的吃法很多。
    彭春祥:@子归2018 是啊,谢谢你阅读
  • 半夏微凉歌弦音:学习了,长见识了,谢谢分享
    彭春祥:@半夏微凉歌弦音 过奖了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我想到了妈妈,平平常常叙述中,深埋着一份浓浓的爱和怀念,🌺🌺🌺🌺🌺🌺
    彭春祥:@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是的,谢谢你的理解和点评
  • 8a4c944b9574:儿时的味道,味蕾中的珍宝!
  • 6f178c226794:彭,看到你写到你妈妈那么能干,还那么的会做苕精锅,好想吃约,我的妈妈也是个特别能干的母亲,可惜不在了!
    彭春祥:@知足常乐_bce9是的, 我的妈妈确实非常能干,但遗憾的是她还没享到我的福就过早地走了,现已离开我30多年了,正是对妈妈的愧疚、追忆和思念,小时候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不由自主地跃入脑中, 我记上这些,就算是对我那命苦而又可怜的妈妈的缅怀。谢谢你读我的拙文,耽误你时间了,很抱歉。
    你的妈妈肯定是个非常能干的妈妈,要不然,你怎么这么能干呢?因为“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 浅笑微印Natasha:原来红薯还能做出如此美味来,为中国式薯片点:heart::+1:
    彭春祥:@浅笑微印Natasha 谢谢用心的优质点评,真的很感谢你如此认真用心。
    浅笑微印Natasha:@彭春祥 不客气,你写得很好,不是搏眼球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能够用心抒发自己情感的文章也是好文章,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彭春祥:@浅笑微印Natasha 红薯真的是好食佳品,谢谢你关注阅读点赞,拙文浪费你时间了,过意不去。
  • 木禾_520:我和你一样有个能干的妈妈!😀
    彭春祥:@木禾_50b2 写吧,我好期待。
    木禾_520:@彭春祥 嗯嗯,我也早就想写我妈妈。
    彭春祥:@木禾_50b2 很好,为妈妈而歌。写给我的妈妈,写给你的妈妈,写给天下所有妈妈。
  • 旅行摄影杨小蟹:我也喜欢吃红薯啊。馋了。
    彭春祥:@杨小蟹 是啊,要不然,几十年了,我至今口齿留香啊。
    旅行摄影杨小蟹:@杨小蟹 哈哈,红薯好吃呢。
    彭春祥:@杨小蟹 看来我们有共同的喜爱啊
  • 彭春祥:儿时的自制零食是那样香甜
    彭春祥:@彭春祥 谢谢你,兄弟!也向你致敬!有梦想就很好。
    唐魄:@彭春祥 向警察致敬,我是唐魄,曾有过当警察的梦想
  • 泗四坊方:两美垸里坐头席,故乡的吃食,总是美好而不忘的。

本文标题:儿时过年自制的零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t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