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古镇石板街少年往事 —、遇见
石板街少年往事
— 、遇见
柳林镇,千年古镇,连接湘鄂,位于三地五县的交汇处,自古乃商贸之地。四周低岭连绵起伏,几家军工厂隐藏其间。矿产丰富,几多工矿企业,应运而生。全国各地涌来数万口蜗居山镇。
一条千年老街,石板铺就,青石板上显裂纹或凹陷,数代人的脚步慢慢印成。父亲说爷爷的祖爷爷也是开店铺的。小街上混和着各种小吃的气息,肉丝面,米糕,水蒸肉包,炸油条……做皮鞋的,修钟表的,扎花圈的、酿酒的、弹棉花的……十八般技艺,样样有。
石板街没有车喧马啸,唯行人悠闲,笑语渲流,边逛边观,常会忘记时间,不知不觉就到街尾,芝麻油的香味从油榨房阵阵袭来,弥漫在街尾。外来的人若是逛小街,逛完的时候,会突然回过神来,街不在前面,在后面,那走过了的几行青石板铺成的路,就是正街。
石板街是童年的天地,我们常常戴着柳条扎成的帽子,穿着绿军衣,扛着红缨枪,雄赳赳气昂昂把青石板踏得震天响。黄昏时,店门关了,行人少了,我们便把一块块青石板当成格子“跳房子”,有时候,选一块光溜点儿的石板,用手一抹,一屁股坐下来,“抓石子”。男孩子挖来泥巴,做成盆儿状“砰”地一下摔在青石上,比着谁的盆儿爆破声最响,裂开的口子最大,叫嚷着输了的,给他补。或拿一根鞭儿,抽得陀螺飞旋……
女孩子把一根皮筋拉得半条街长,我们就在那儿唱啊跳啊,从脚踝一直跳到手举起的那么高,直到满街响起了长长的吆喝:“回家吃饭啦——”
黄昏时分,行人稀少,不知从哪天开始,他出现了!个子高大,三十岁左右,胡子虽然刮过,仍隐见毛茸茸一片,蓄起来的话,准是马克思的那一种,衣着普通,从一件换成另一件,不细细观察,以为他从来没有换过,他永远穿着蓝色中山服,只是新旧颜色,稍有差别。穿一双大皮鞋,背着双手,走一步,踏点一块青石板,“咚!咚”声音清脆地响起一路。有时直朝小街深处缓缓走去,有时,点一支烟,蹲下来,充满兴味地瞧我们玩耍,我们看他也觉有趣,玩得更起劲头儿,默契自然。
有一天,我们大胆地问:“你叫什么?”
他蹲下来,用手指一笔一笔地在石板上划,划出了一个“弓”。
“老鼠”嘴巴快:“哈哈,一支弓? 那后面就是箭啰?”
他笑了一下,再慢慢划出一个“长”。我们才知道他姓张。再问:“哪来的呢?”
“张家湾!”
“干啥子呢?”“
"当湾长。”
“吹牛!”
他操一口汉腔。柳林镇军工区,矿业区,武汉来的人多,汉腔便成了统一的调子,不管谁,进了工矿区,口音就被汉腔同化,纯粹地方口音很难保持。耳闻目染,柳林镇孩子张口也能来的。
常在黄昏来小街的,还有个讨米婆。腰上捆着绳子,抱着孩子,背一个破布包。有人说她是徐波的老婆。徐波在万人大会上批斗过,然后被枪毙了。
批斗大会在柳林广场举行。就象赶集一样,四方人流汇聚一处,红旗飘扬,人山人海。台上高音喇叭一旦喊着谁的名字,马上就有几个持枪的人把某人五花大绑地押上台,我的心也会被一把抓起来,紧揪得不能呼吸,在台上,由两个人把他的手臂向后反拧,架着飞机,强按低头九十度,进行批斗,他们总是满脸扭曲着苦痛,甚至发出呻吟。每每看到这景象,我就心疼得直颤抖,如亲人般牵扯着我的心肺,甚至哭出声来。万人群情激愤,举臂高呼着打倒,更令人我胆颤心惊。
听说这次把徐波批斗后,运到了附近山谷里,作为罪大恶极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枪决了,身上打了几个弹孔,血流一地,人们蜂涌地追着车跑去看热闹。这是我生来头次听说镇里搞枪毙。
有一天晚上跟母亲回家,隐约看见屋后寨子山顶上有人在操练,喊杀杀杀,一排人持着枪对着我家房子,我当时腿一软就瘫了,走不了路,我母亲几乎拖着我才进门。后来回想那个景象,只是一个幻觉。晚上怎么看得清见山顶?恶梦一直就这样纠缠着我的童年。
后来父亲被人抓走了。这大概就是一个孩子的预感吧。
讨米婆在小街挨门挨户地乞讨:“大妈,大爷,请给点打发吧!” 只要看到她讨上门来,我母亲想办法也会找点吃的给她。实在没现存的,就捧一把米。她有时会说一句:“谢谢”。老太太们娘娘们心也慈,半块馒头,一碗米饭,几块红薯……她总是布包满满地出小街。
小孩们却只觉得好玩,每逢她来了,就唱歌似的叫:“讨米佬,捆稻草。拿破碗,到处讨。”想方设法折腾她一阵子。
万人批斗会的上耳闻目染多了,也当游戏来耍,开她的批斗会,夺掉她的孩子,任他在地上打滚哭喊,把她架着飞机,按低她的头,举臂高呼着口号,她尖声尖气地反抗着叫嚷:“要文斗不要武斗。”
大人们见了,默默地拽过自己的孩子,在屁股上狠狠拍一巴掌,揪着耳朵回家去了。
大人们都说她有点疯癫,我们小孩子看不出来,也许和她的智商差不多。守杂货店的田婆,老鼠的奶奶,常和她聊天问:“你为什么讨米啊?”她说:“孩子爸出远门了,一直不回来。家里没有饭吃。娃娃饿了,哭不停呀,我也饿啊……”
你若是告诉她她丈夫被枪毙了,她便鼓着眼睛,然后翘起兰花指对着你,唱戏般的骂一句:“没教养,小疯子!神经病。”
趁她不备,“老鼠”操起一团泥正好摔在她屁股后补着的白色补丁上,盛开出一朵泥花儿。孩子们的哈哈笑声在街上回荡,守店的老爷子们却破口大骂:“狗杂种的,看老子不揍扁你!”扬起一只鞋追出来,真要揍扁人的地凶着。
这一幕恰被他看见了,用凌厉的目光地死死盯住“老鼠”,直到他畏惧低下头。他走到一家餐馆里,买几个米粑粑,包好了,塞给讨米佬,拿一个出来,给那个正吮指头的小孩吃。小孩子只一岁多,眼睛里泪水从没干过,脸上糊满了鼻涕眼泪。张老师掏出手绢给孩子仔细擦拭干净。把手绢系在孩子围兜上。交待说:“孩子流鼻涕了,你帮她擦一擦。听清楚了吗?”
讨米佬点头说好,还说了一句:“难为您家了!”
田婆婆看见了说:“你们看,她有时是很清白的。”
他拧起“老鼠”的一只耳朵:“假如再让我碰见搞这种鬼把戏,我会把你扔到粪坑里喂蛆。”
“老鼠”被揪疼了,夸张地嘶哑咧嘴:“您快放手,不敢了,真的不敢了”
他这次没象往常一样,蹲下来看我们玩,而是缓缓地朝小街深处走去,紧绷着脸,目光中有一种很深很深的东西,我们看不懂。
我们望着他的背影,感觉那身影很沉很沉,好象是心里揣满了心事……
(未完,待续,敬请继续关注 二、意外)
网友评论
非常感谢阅读,认真评论。您阅读多,多批评指教哦😀 您是湖北哪里人
非常感谢阅读,认真评论。您阅读多,多批评指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