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这个周末又因为张文质老师书籍的共读活动处于学习状态。很喜欢这种感觉。
谢谢晓鸥老师的组织与跟进,谢谢三位老师的认真阅读与分享,谢谢小伙伴们一起创造的这个学习的场域。下面我就作为今晚的课代表来聊一聊,我听完三位老师的分享的一点想法。
普利辉老师主要分享《教师的使命》一书中“以教育为志业”给他的一点启发。
张文质老师在“以教育为志业”中分享了几个方面:努力让自身足够强大;把读写作为一种生活的工作常态;以实践为路径,不断磨课、不断磨自己、不断折腾。
普老师重点分享让自己强大的三个方面:以心态而强大;以成就而强大;以成长而强大。
这些观点从《教师的使命》一书中提炼而来,也都是普老师的经验之谈,很有借鉴意义。
这两年我也看见了普老师的努力,见证了他的一路成长,不断强大。
虽然他还是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在原来的环境中工作。但我相信,两年前的他和现在的他心态绝对是不一样的。面对同一件事情,他的态度和他所采用的行动也会有所差别。
现在的他因为内心更为强大,更容易看见自己的初心,更容易遵从自己内心去做,不会轻易地被外界所干扰。他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做他所喜欢的事。
所以当你很迷茫的时候,当你在抱怨环境的时候,那就是你该强大自己的时候了。如张文质老师在《教师的使命》P117页所写(手边有书的老师可以随手翻开看一下):
"所有的挫折,所有的强大,所有的不幸,我们都不要在别的地方找理由,先在自己身上找理由。比如,我就是在自己身上找理由,对自己矮个子的心结就释怀、习惯了。并不是我觉得矮个子很好,跟一些玉树临风的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我肯定会很羡慕他们。但是,羡慕别人不等于贬低自己,我只是在自己身上找到了悦纳自己的理由。"
再来说说刘瑾老师。
刘瑾老师从妈妈,妻子和老师三个方面分享的关于摆正自己角色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听完刘老师的分享,我觉得刘老师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她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反思的老师,相信今后的她会做得更为到位,生活得更为舒适。
关于教师角色的这个观点,我特别认同刘老师的认识:
教师就是一个知识学习的引领者,一个品质成长的指导者,一个跟父母不一样的权威者。教师是一个专业者,教师不是爸爸或者妈妈,教师就是教师。时刻提醒自己,用专业的精神对待每一个孩子,尽责而不越界。
我们数学教学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到位而不越位。我想这个原则放在摆正自己角色的问题上也是适用的。任何角色,我们都要尽可能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当然,就像那个"度"字写起来不难,但要把握其中的分寸,并不容易。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到位,就是越位了。很少恰到好处,刚刚好。
为了接近这个刚刚好,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反思,希望能找到让我们彼此更舒服的一个定位。我们在努力的变得比原来更好一点。这就够了。因为种种原因,偶尔没有尽责,因为心底的那一份爱,那一份焦虑,偶尔越界,又有什么关系呢?人无完人,任何事也无法做到刚刚好。尽力便可无憾。
允许自己慢慢成长,接纳自己的暂时不优秀,学会跟自己和解,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你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点,更容易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最后再聊一聊张莉老师的分享。张老师用两个故事分享了一个普通老师的成长与进步。
第1个故事中,张老师内心的那份担忧是普通老师都会有的。但正如任老师所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只要你想,就没有做不到。
听了任老师的话,张老师获得的能量有所改变,有所精进。她也从普通人变成了孩子口中的智慧妈妈。从孩子对张老师的不同称呼,我们能感受到张老师的成长。
听完我不禁感叹,有些道理很简单,很多道理我们也都懂。但当某个人在某个时刻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时,其中流动的能量就不一样了。
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面对孩子分享的请求,张老师能够引领孩子反思自己,能够给予孩子适当的脚手架,让孩子更好地表现。也收获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祝福张莉老师遇到了贵人,突破了自己。也因此跟孩子们一同获得了成长。
也谢谢老师们今晚能利用这个休息的时间,一起来共读张文质老师这本书,来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一起来学习,一起来精进,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起强大自己,以不变应万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