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6

作者: 雲十五 | 来源:发表于2020-07-20 08:15 被阅读0次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

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章句序講完了,我們下邊開始講正文。在經文之前,有一段話,我們簡單通一下:“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偏,按朱子的話說,“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不偏含著上邊說的不倚和無過無不及。什麼是過,什麼是不及,以前都講過,先從炒菜想起,就能想過來,過了也不行,達不到也不行,既不過也不不及,就是無過無不及,也就是不偏。

不倚,我們就從人倚著牆重心的改變,重心就不在頭頂,交集不在那個位置了,這就是倚。在現實中的倚,倚仗權勢,倚靠別人,這些都是倚,也是偏,只要倚就不正,不正就是偏。所以“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易就是改變,不改變就是常,有常道就是恒常。大家一直這樣好好地學習,不改變,這就是平常,不易就是不改變,不改變就是常,就是上邊講的“庸,平常也”,這就是庸。

舉學習這個例子,天地之道也是平常,也是不改變的,你看看,每天太陽都是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一直都不改變,即使像今天這樣的陰雨天,我們沒有見到太陽,天一亮的時候,還是陽光照射的結果,只是我們看不到。你看這個世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就是氣候再變化,它還是這個樣,如果不這樣,冬天停住,天氣不變暖了,萬物就生長不出來,那整個天下,完全是光禿的了,萬物不生,人喫什麼?人沒有喫的都要死光了,你想一想,如果沒有天道的常,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人道也是這個樣,一朝天子一朝臣,天下有朝代的更換,如果這個朝代剛剛立起來,馬上就被人推翻了,那天下還能安寧嗎?你這個朝代立起來,久的撐幾百年,不久的也撐上一兩百年,這也是常。沒有常的話,人就活不下去,都這樣爭奪天下的時候,人心全部壞了。壞了之後,他們有能力爭奪天下,我沒有爭奪天下的能力,我就跟你爭奪,那天下的和諧哪裏還有啊!所以說天道有常,人也當有常,人不僅朝代有常,我們每一個人做事也當有常。

如果沒有常是什麼狀況呢?我今天學傳統文化,看上幾頁,哎呀不懂,不學了。我做化學家,看看化學吧,一看又不懂,扔一邊去了,那哪裏有易做的事啊?你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晾網,一生能成就什麼?能幹什麼?一個人一生如果抱定一個理想堅持做下去、學下去,沒有不是世界在這一方面的頂尖人物。人所不能成功的全是這樣易變的,沒有守常。那我為臣,“他怎麼為君啊,我也想為君”,都做君,那誰做臣呢?君臣也是一對陰陽啊,君為陽,臣為陰,沒有臣無所謂君,沒有君臣的結合,事怎麼做成?任何一個單位也是這個樣。做臣僭越君位的,就不能恒常,不能恒常的結果是什麼?像孔子當年的陽虎,還有司馬桓魋,都是國家的司馬,君主都聽他們的,臣僭越君位,結果怎麼樣?一開始他們都是一個小老百姓做的官,做的臣,做臣守不住臣的位,他想改變,總是想僭越到君的上面去,而結果呢,不得好死。都是這個樣,你看看天下人全是如此,這就不是正道。所以中庸之道所指導我們人事的,能思辨這個理能思透這個理,指導我們的人事,一定能指導到我們期望的成功上去。你在這裏為臣,“唉哎不行,我得為君”,你就是做了君,上邊還有人呢,還有政府管著你呢,“政府算什麼,他怎麼管得著我”?你反抗政府試一試,那不監獄就是你的家嗎?

相关文章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6

    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章句序講完了,我們下邊開始講正文。在經文之前,有一段話,我們簡單通一下:“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56

    “得有所據,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上一節已經講了,得有所據也是有這個書,有所依據。比方說學佛打坐,他心中所感的理是...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55

    “然而尚幸此書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續夫千載不傳之緒,得有所據,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孔子至聖,往...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4

    第二點,子思集這一篇有他很深的用意。離聖人越來越遠,而事實是在孔子之後中國就沒有聖人再出,離聖人越來越遠,子思憂這...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3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淳熙是當年皇帝的年號,己酉和戊申都是用天干地支記年月日。我們的生辰,我們說生辰八...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46

    “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這也是朱子對《中庸》的一個評價。前聖所傳下的書就那...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1

    上一節講到“曲暢旁通,而各極其趣”。任何事物的理,所體現的方面都不同。你從這一個理上,這個人這樣說也對,那樣說也不...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2

    “雖於道統之傳,不敢妄議,然初學之士,或有取焉,則亦庶乎行遠升高之一助云爾。”其實這是朱子謙下的話,這個謙下不是說...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53

    我們學經典,是在經典裏面辨析事物的事理,要與現實結合,不然就學成書呆子。現實中的事物義理還要進行辨析,沒有什麼惡意...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54

    上一節課,講到老子和佛家的問題,可能我們一些信佛的同學,從感情上不能理解,我們說這個事,宗教就是起信,就是信仰,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te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