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岁月散文心情随笔
乡间记忆之一   打扎子

乡间记忆之一   打扎子

作者: 铁妩 | 来源:发表于2016-12-02 11:16 被阅读264次

写下这三个字,思绪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是一个荒凉的时代,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贫瘠的时代。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东北农村,那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父亲于1957年被打成右派,于是我们家的命运发生了改变,父亲携妻带女,离开了城市,来到了那个举目无亲的小山村。生活对于我们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一切都得从头适应。

那个时候还没有我,我是66年春天出生的,那个春天极为荒凉,于是爸爸给我取了个小名叫“棘春”,为了纪念那段艰难的岁月。

乡间的生活是困苦的,许多方面爸爸都不适应,一个拿笔的手,要去拿锄头,要去和那些农民一道劳作,可以想像爸爸会经历怎样的艰难。

我记忆最深的便是春天时爸爸带我们打扎子的事。

没有乡间生活经历的人是不知道扎子为何物的。所谓扎子,就是玉米或高粱、大豆等农作物收割之后留在地里的那部分。春天的时候,要种地了,便先把留在地里的扎子用犁翻上来。翻上来之后,扎子便露在耕地里。这期间还没有播种,我们就趁这个间隙把地里的扎子打出来,作为柴火。

东北的春天,风沙极大。广阔无垠的黑土地上,漫天的黄沙,爸爸带着我们姐妹几个,在地里打扎子的情景,我至今难忘。犁仗把扎子翻上来时,扎子上是带着很多泥土的,我们要用榔头之类的工具把扎子上面的泥土敲掉,堆成一堆一堆的,然后用车子拉回家去。敲打扎子上泥土的过程是最累人的,也是打扎子的关键步骤。

我那时候很小,也就八九岁的样子,但是也得跟着姐姐和爸爸到田里去干这样的重活。因为在乡下的时候,做饭得烧柴火,柴火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一件很难搞定的事。当地的农民有自己固定的柴火来源和渠道,但是我们家是举目无亲,爸爸又是右派,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柴火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

一般我们姐妹几个要在地里干上一个星期,或者更多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基本是要早出晚归,中午也不回家吃饭,带点干粮还有水,饿了就在地里吃点。我们每个人都围着围巾,带着破旧的手套。先把散在地里的扎子拣到一起,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然后坐下来用手里的榔头敲打,把扎子上的泥土敲掉。

一般都是我们几个小的负责拣扎子,爸爸基本上是坐在那里敲土的。累的时候或者吃饭的时候,我们就围拢到爸爸身边,听他给我们讲故事。

几天下来,地里的扎子会堆成小山一样。看着那一堆一堆的扎子,我们都很开心,因为这一年的柴火问题基本解决了。

打完之后,还有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要把地里的扎子拉回家。这对于爸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拿笔杆子的爸爸是不会赶车的。生产队肯给我们出车已经很不错了,就别指望还能出车老板儿(就是赶车的人,也很专业的)了。

每年我们打完扎子,爸爸就会去生产队找队长要车,把扎子拉回家。有时候是牛车,有时候是马车。无论是牛车还是马车,爸爸都是驾驭不好了,那牛也好,马也罢,就是听不懂爸爸的话,你让它往东,它偏往西。

我记得有一年爸爸赶着牛车往家里拉扎子,乡间的路是崎岖不平的,我们几个坐在高高的扎子垛上,爸爸牵着那牛,往家走。突然那个牛前蹄一失,倒了下去,车子立刻就倾斜了,朝一个方向倒下去了。我们坐在上面吓得脸色苍白。还好爸爸反应挺快,立刻把牛拉了起来,避免了一场灾难。

自我记事起,几乎每年的春天,爸爸都会带着我们姐妹几个打扎子,至今对于这段日子的回忆里,都少不了打扎子这个镜头。有一年我们家打的扎子尤其多,拉回来之后,整整堆了两座小山,村里人都夸我们家的孩子能干。

这是乡间那段苦难日子里的一个记忆,尘土,风沙,扎子,爸爸,姐姐,冷饭还有我,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查了字典和辞海,也没搞清楚应该是哪个字,“扎”字有两个音,一个是一声,一个是二声,但我用在这里应该读四声。有的方言里读“茬子”,应该也对。姑且先用这个字,求哪方高人指点一下,应该是哪个字?

相关文章

  • 乡间记忆之一   打扎子

    写下这三个字,思绪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是一个荒凉的时代,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贫瘠的时代。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东...

  • 乡间记忆之二 扎笤帚

    乡间的生活,最让我难忘的还有扎笤帚。 为什么要扎笤帚?怎样扎笤帚?扎笤帚干什么? 爸爸是右派分子,农村农民农活对于...

  • 乡间记忆

    我在城市里出生,在城市里长大,也在乡下生活过,那是父亲的老家,有我的爷爷奶奶。过惯了越来越便捷的城市生活,偶尔也会...

  • 乡间记忆

    闲暇时间,我喜欢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悠闲地看着浅秋里的那一片云彩,顺手采摘路边上一朵小野花,金黄色的花朵格外...

  • 乡间的记忆

    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 我小时候曾在乡村住过一段日子,那里有我的记忆,每次想起那低矮的草房,乡间的小路,忠诚的大黄...

  • 被历史遗忘的小世界——读《乡土中国》【12/100】

    01 记忆 油菜花,油菜花 油菜姐姐会绣花 她绣的花,像喇叭 嘀嘀哒哒回娘家 几个扎着麻花辫子的小姑娘坐在乡间小路...

  • 乡间琐事之一

    前些天,隔壁村的一对夫妻来看我妈,闲聊时说起相熟的一位诊所医生,因为四十块钱死了,明天出葬。 前些天,有人到他家诊...

  • 乡间记忆——老人、小孩

    我家所在的乡村只是万千普通乡村中的一个,同许多村子一样,这里的青年人多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带小...

  • 上海的乡间记忆

    我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到大身边都是越建越高的层层楼宇,但也因此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无限憧憬。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在破晓...

  • 乡间记忆之夏

    小时候住的乡间土屋隔壁,有一小片柏树林,每到夏天,树林里便泊着上百只蠢笨的大绿头蜻蜓,他们三三两两地停在丝柏树上一...

网友评论

  • hesiting:我有两个哥哥,所以这种事都是我爸爸带着他俩去做。生活里的酸甜苦辣能写出来就很感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亲人之间的感情却是相同的。
    铁妩: @hesiting 是的。有哥哥是幸福的。我们家全都是女孩。
  • 陌上红裙:我们有一样的童年,只是姐姐的笔下更多一些感人的情景。姐姐也比我更有出息。
    铁妩: @陌上红裙 写这个系列是受妹妹的启发。你的文章吸引我是源自于我们相同的童年经历,但更多的是妹妹文字中的情感触动了我。真的。
  • 山妮红叶:人生如梦不是梦,生活如水不是水,苦辣酸甜各有味。记忆深处的,都是难以忘怀的!有那样的经历,才更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还好一路能微笑面对……👍👍感谢作者把我也带到童年的扎子地!😊(我们方言叫茬子)
    铁妩: @冰雪红叶 谢谢你的理解。🌺😊
  • 雪原上的柳絮:其实很多的苦难在当时是感受不深的 这正如无意间遭受到的伤害 疼痛来自于见到血的那一刹那
  • 冀泰来:我也从农村出来,但没干过这活。我只和哥哥采过草药,我主要是玩。看你写的却有带入感,非常好!回忆有心酸也有温馨。
    铁妩: @冀泰来 这是儿时真实的生活。苦难相伴随。
  • 星雅:这种生活离我很遥远,但很喜欢。
    铁妩: @星雅 这是苦难,得记住。
  • 铁妩:开启乡村系列。😊

本文标题:乡间记忆之一   打扎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nf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