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夜孤灯话论语哲思历史
【47】天下无道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长夜孤灯话《论语》

【47】天下无道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长夜孤灯话《论语》

作者: 36cdc03e7fe5 | 来源:发表于2017-04-01 06:28 被阅读101次
长夜孤灯,古卷为伴。

【鲁国之陪臣执国命】

陪臣执国命,也是天下无道、邦无道的原因之一。在鲁国,陪臣执国命的典型便是季氏家臣阳虎为乱。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三桓无道,专国政,逐昭公,他们的家臣同样也好不哪儿去。

昭公卒,鲁人立其弟宋为君,是为定公。定公五年,季平子卒,季桓子嗣立。季氏的两个家臣,阳虎和仲梁怀,在为季平子举办丧事时,就一些具体问题发生了争执。阳虎就想要把仲梁怀逐出鲁国,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时的费宰公山不狃,即《论语》中的公山弗扰。公山不狃认为仲梁怀的做法没有错,不同意阳虎这么做。后来,丧事结束后,季桓子到费邑,公山不狃到郊外迎接季桓子,为其接风洗尘,季桓子对公山不狃态度很好,很敬重他,而仲梁怀对公山不狃却态度很差。公山不狃一怒之下便对阳虎说:你干吧,我支持你把仲梁怀逐出鲁国。

过了两个月,阳虎便采取行动,不但逐走了仲梁怀,还囚禁了季桓子,杀了公何藐,逐走了公父文伯和秦遄(读作船),季氏族中反对阳虎的人,不是被杀就是出逃,都被阳虎摆平。最后,阳虎和桓子盟誓之后,才将他放走。盟誓的具体内容史书不载,大概也就是桓子答应了阳虎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这些要求无非是阳虎要夺季氏的权柄。《孔子世家》上说:“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大概阳虎搞定季氏之后,看到三桓也不难对付,平日里嚣张跋扈,其实也不过如此。所以在一击得逞之后,步步紧逼,不断夺取三桓的权势,甚至胁迫鲁君。

定公六年,阳虎与鲁定公及三桓盟于周社,周社即是鲁国之社,祭祀土神的地方。当然了,鲁定公与三桓肯定是被阳虎胁迫才不得已而为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阳虎如此嚣张,必定是手握重兵。其次,他又有费邑邑宰公山不狃的支持,所以三桓对他也无可奈何,鲁定公就更不用说了,他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由此可见,三桓对自家军队的控制力还很有限。费邑虽然是季氏的私邑,但是邑宰执政久了,根基深固,季氏也奈何他不得。

定公七年,齐国人将郓(音运)和阳关两邑归还鲁国,阳虎居之以为政。其实这两个地方本属鲁国,后来叛乱投靠了齐国。这次齐国人也不是真的归还,只是把它们送给阳虎,作为他的根据地。可见,一国内乱,必有他国干涉。或是内鬼主动勾结敌国势力,或是敌国主动寻找内鬼,总之,一个巴掌拍不响,阳虎和齐国便是一个例子。

定公八年,阳虎有了根据地和外国的支持,便开始大胆地实施叛乱行动。所谓物以类聚,之前,季桓子的弟弟季寤,族人公鉏(音迟)极,还有费宰公山不狃,三人“皆不得志于季氏”,都对季桓子不满,生有二心。叔孙辄无宠于叔孙氏,叔仲志不得志于鲁,因此五个人便与阳虎勾结在一起。阳虎打算自己取代孟懿子,以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孙辄取代叔孙武孙。由此可见,前面阳虎怒仲梁怀而欲逐之,不过是一个幌子,其实他早已和公山不狃等人勾结在一起,图谋不轨了。

阳虎等人的计划是“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享是一种仪式,给王侯大夫进献各种礼物。而孟氏对于阳虎的阴谋早已知晓,并做好了防范。季桓子也有所察觉,在当天,他说服了为自己驾车的林楚临阵倒戈,说你林家世代都是我们季氏的忠臣什么的,林楚冒死驾车,把季桓子送到了孟氏家中。阳虎的人追赶不及,便劫持了鲁定公和叔孙武孙,又去攻打孟氏,兵败之后逃入阳关,此时便公然叛鲁。

定公九年,鲁人伐阳关。阳虎奔齐,又奔宋,最后投奔了晋国的赵氏。阳虎之乱鲁,经历了四五年才得以平息。


【天下无道与枪杆子】

对于春秋之时的天下无道,太史公曾指出其原因:

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强国兴焉。天子微,不能正(通征)。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周厉王时国人暴动,天子被逐出国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自此“王室缺”,所缺的并非是周王的宫室,而是天子的权威。诸侯争强,而天子微弱,无力征讨。太史公指出了原因——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礼乐征代自诸侯出”的原因其实在于王室微弱,王室为什么微弱?用今天的话来说,天下无道皆是因为当时全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号令诸侯。这便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的统一领导,这是前提。这里的中央即是中央政府,也可以说是党中央。

如何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强有力的领导呢?那便是军队。所以毛主席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因此我们才要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只要中国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只要枪杆子还握在党的手里,就会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不会出现地方坐大,中央微弱的局面。如此,中国就不会乱,就不会天下无道。古人云:“宁为太平鸡犬,不做乱世人民。”古人又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天下陷入混乱,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从上至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这个苦果,所有人都会尝到。安居才能乐业,所以,天下太平,这才是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党中央,便没有人民的政权,便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

就鲁国来说,之所以邦无道,是因为政在大夫,是因为陪臣执国命。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又是地方政府与基层之间的关系问题。政在大夫而不在国君,是因为国君手中无兵权,陪臣能执国命,是因为基层拥有私人武装,而不听命于地方政府。说到底,还是枪杆子的问题。孔子在堕三都时说:

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

无,副词,不能也。

甲,铠甲,代指武器装备。

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

臣指是三桓的家臣及邑宰,如阳虎和费宰公山弗扰等,臣无藏甲就是他们不能有私人武装。大夫无百雉之城,即是指三桓的私邑,其城墙不能超过一定的规模,否定一旦据邑作乱,城高壕深,不易平叛。

孔子以“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作为堕三都行动的指导,其本质就解决枪杆子的问题。他的计划是:先消灭陪臣及邑宰的私人武装,接着进一步削弱三桓的兵权,最终使枪杆子重新握在鲁君的手里。如此,鲁国重归有道,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 【47】天下无道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长夜孤灯话《论语》

    【鲁国之陪臣执国命】 陪臣执国命,也是天下无道、邦无道的原因之一。在鲁国,陪臣执国命的典型便是季氏家臣阳虎为乱。俗...

  • 毛主席的语言艺术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非这两杆子不...

  • 李世民,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君权天授与天命不能违的思想出至哪里?唐高祖李渊不是不知道,也正是因为知道,才不能愧对于天下,也不能违背历朝历代...

  • 枪杆子出政权

    有没有可能,用3000元的房租,解决800万元的学区房问题?

  • 101、长夜孤灯话《论语》——后记

    兄弟的这本《长夜孤灯话论语》,终于发表完了。这本小书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完结之际,颇为感慨。读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

  • 花间花事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得以黄袍加身。别人的枪杆子里面也能出政权,他明白这个道理。如何巩固政权?杯酒释兵权吧。没有兵带...

  • 天道地成 (246)

    20世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1世纪资本掌控世界,无中生有黄金白银币,八方财富一网罗天下,梦中不知身是客,...

  • 《论语》与“六经”(三)

    三、《论语》中与《礼》有关的章句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40】为什么孔子不能受到卫灵公的重用——长夜孤灯话《论语》

    40、为什么孔子不能受到卫灵公的重用——长夜孤灯话《论语》 【诸侯如何为政】 确认了尧舜禹的真实性,我们继续讲天下...

  • 天道地成 (245)

    20世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1世纪资本掌控世界,无中生有黄金白银币,八方财富一网罗天下,梦中不知身是客,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7】天下无道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长夜孤灯话《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dd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