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哲思论语大讲堂
《论语》告诉我们的为师之道——学后班国学笔记之三

《论语》告诉我们的为师之道——学后班国学笔记之三

作者: 奇怪系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16:52 被阅读1次

    施教方法篇

    如上文所述,《论语》中记载的真正与教学原则和方法相关的条目并不多,但每一条恐怕都值得写一部专著去阐发。长话短说,我以为孔子的教学之道,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材施教,二是重视启发。

    因材施教。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名著《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则就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对,学生都是具体的,是一个一个彼此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不是面目不清的“一群学生”,而是一个又一个座位临近却带着各自相异的遗传特性、家庭熏陶、求知偏好、意志特征和情感倾向的孩子。没人能把色彩绘在空气上。要想让教育发挥作用,必须了解并适应学生各自的特征。从这个角度上讲,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孔子在这方面做出了典范。子路问他,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有父亲和兄长(可供咨询),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听到就去做吧。公西华不解,孔子解释,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我这样回答他,可以推进他一把,使他遇事能够放下包袱;而子路一向敢作敢为,常常不够慎重,我这样回答,可以让他遇事冷静些。同样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学生是由于基础不牢,有的是由于答题技巧缺失,有的可能只是临场慌张心态不稳;同样是上课走思,有的学生是由于没有预习,有的是由于不够专心,有的却可能是由于思维过于活跃。教师只有了解并认清每个学生的特质,才能使一切德育与智育、大锅与小灶、谆谆教诲与耳提面命发挥实效。

    注重启发。《论语》里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也就是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就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对于某个问题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因为同样一个问题,老师直接告知学生答案,和学生在老师诱导启发下自己独立得出答案,其意义与效果是绝然不同的。孔子从不搞填鸭式教学,而是常常抓住最佳时机,点到即止。《论语》里有不少此类记载。比如《八佾》章,记载了子夏向孔子请教《诗经》中某句诗的含义的情形。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绘事后素”,短短一个四字句,不但启发了子夏,又让子夏生发了足以启示孔子的理解。真是“教学相长”的最佳诠释。孔子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在赞美自己的老师时也说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他是说,孔子最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只有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才能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积蓄起学习的能力与信心。这种启发式教学,本质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与对其求知人格的尊重。这份保护与尊重,是教师的天职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告诉我们的为师之道——学后班国学笔记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cf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