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笔记诸子百家国学与传统文化
玩味《中庸》:何谓中庸之道?

玩味《中庸》:何谓中庸之道?

作者: 孤鸿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10:14 被阅读18次

谈起中国人的智慧,离不开中庸二字。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论语》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儒家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今人对中庸的解释一般都遵循宋代朱熹的注释:“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为人处世要懂得无过无不及,这是最平常的道理了。

《中庸》原文中给出的解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喜怒哀乐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是符合礼法,叫做“和”。“中”是天下的大本,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立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的达道,天下达道有五: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如果能达到至诚,五达道都能中和。那么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那么中庸之道在原文中可总结为“至诚”和“至中和”。

如果不能从原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并遵循作者的逻辑来判断对错,而但从字面上下功夫,不免要误入歧途。中,就是中间,不偏不倚。常,就是平常。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世俗道理,可是跟至诚,致中和能有什么关联呢?所以阅读经典,一定要注重正本清源,遵循原著作者的表达来理解。注解只能从义理角度进行参考,而不能作为解读原著的依据。

“诚”是自成,“道”是自道。君子把“诚”看的无比重要,不但成自己,也成外物。如果成的是自己,这是“仁”,如果成的是物,这是”知“。这种发自本性的品德,结合内外之道,适合在任何时候施行。这种“至诚”永无休止,无休止就会长久,长久就会验证,验证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博厚,博厚就能高明。所以君子都是及高明而道中庸。

由“至诚”达到“高明”,这叫天性。由“高明”达到“至诚”,这叫教化。至诚就会高明,高明就会至诚。诚是天道,诚之者是人道。遵循天道的圣人,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中庸,不需要思虑就可以得到。而人道是有方法的,需要选择善并坚持做好。有的人天生就知道,有的人学习之后才知道,有的人困惑了之后才知道。不管哪种途径,知道之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有的人从容不迫的奉行,有的人处于利益去实行,有的人勉强才能做到,不管哪种途径,做到之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好学就近乎知道了,能够力行就近乎得到了。别人一次就能做好,我以百倍的努力去完成,别人十遍能做好我以千倍的功夫去做。如果真这样,即使是很愚笨的人,也能够很高明。

天底下只有“至诚”的人,可以充分发挥天赋本性,能够发挥天赋本性的人就可以发挥所有人的本性,能够尽人之本性的人就可以尽物之本性,能够尽物之本性的人就可以辅助天地化育万物,这样的人可以同天地并列。这里说的是圣人以高明配天。

至诚需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以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就遵从天命,遵从自诚明之性。由至诚可以达到极高明,由尽性而致广大,天地之间的道理,是可以一句话涵盖的。中庸之道,就是于内至诚、于外致中和的,内外合一之道。

千古奇书《素书》到底讲了些什么?

千古奇书《阴符经》到底讲了些什么?

相关文章

  • 玩味《中庸》:何谓中庸之道?

    谈起中国人的智慧,离不开中庸二字。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论语》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儒家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

  • 中庸之道(2)

    何谓中庸之道? 儒家认为,中庸为人生之大道,是与事业、生活乃至健康息息相关的根本道理。 要理解中庸之道,先...

  • 践行着中庸之道的“大多数人”

    何谓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学识浅薄...

  • 何谓中庸之道

    今天读钱穆的《中华文化二十讲》谈中庸之道,原来我们一直都错解了。 钱穆说“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

  • 玩味《中庸》:何谓中?何谓庸?

    中庸之道,就是至诚于内、致中和于外的内外合一之道。修身始于至诚,止于致中和。《中庸》认为“诚外无物”,诚是认识世界...

  • 忠诚,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

    何谓“忠”,中在心上,心上有中。千百年来,中国人信奉儒家思想,秉承中庸之道,“中庸”之“中”者,天下之大本...

  • 何为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小人则往往违背中庸之道。...

  • 【浅析系列】《中庸》第十三章(正文1)

    《诗》部分:“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君子是中庸之道的化身,也是中庸之道的承载者,更是中庸之道的传承、创新以及发...

  • 朱子对“中庸”的赞美

    在《中庸》一书中,朱子把“中庸之道”从多个方位进行赞美,目的就是要人们都能尊崇中庸之道。 “中庸”,即“中和”,这...

  • 中庸之道的真实含义

    中国人都普遍熟悉中庸之道这个名词,但是不少人都根据字义错解了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以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折中处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玩味《中庸》:何谓中庸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ha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