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都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是啊,吃的穿的都比以前好的多了,但是新年带给我们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我是真怀念小时候过新年的时光啊.那香喷喷的饺子,渴盼已久的新衣,虔诚的祭拜,好听的童谣......
俗话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小妮儿爱花,小孩儿爱炮,老婆儿做棉袄,老头买核桃."一过腊八,年的脚步就近了.在孩子们的歌声中大人们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二十一挖沙土,二十二灌香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筛黄酒,三十儿,挑旗儿,初一儿,撅屁股作揖儿."和歌中唱得那样,生活繁忙但有序.人们怀着虔诚的心迎接着新年.
等一切就绪,年三十儿就到了.这天早上,父亲往往会早起一些,因为上午有许多事情要做.早饭后,父亲开始给家里各处神龛换新的神像,说是给神仙换新衣服.还要写上"供奉某某神仙之位".给各处都要摆上丰盛的贡品,有加工好的豆腐,丸子,烧肉等等,还有春节才蒸的花糕(一种用面和红枣蒸的有花色图案的直径约三四十厘米的馒头).堂屋正中的方桌上摆满贡品后就要放两只很大的红蜡烛,蜡台中间放香炉.各处摆放妥当,就洗手焚香并各处烧上几个黄纸捏成的元宝和银箔.这样之后就要放挂鞭炮,告诉各路神仙来享用供奉.
这个中午的饭菜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供桌上出现的食物,中午都能吃到.饭后,一家人洗手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在母亲的指导下,我们包出各种花型.有石榴,有麦穗,有包袱...... 企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这个时候家里会派个人到祖坟上烧柱香放些炮,磕磕头,说:"老爷老奶回家里去过年了."回家后把在坟地点着的香插入祖宗牌位前的香炉里,磕个头说:"老爷老奶到家了."从这起,每顿饭的第一碗都要先摆到祖宗这里,家人才开饭,还要说一句:"老祖宗,吃饭了."这个仪式要延续到过完元宵节,送走祖宗后才结束.
年夜饭总是饺子.家家户户在供过神仙祖宗后放一挂鞭炮,就端着饺子出门吃饭.相互尝尝谁家的饺子比较香.这浓郁的饺子香味和着各家飘出的香烟,鞭炮放后的硫磺味,共同营造出浓烈的新年气息.
初一是真正的新年,我总是在半夜里被大人晃醒.穿上崭新的衣服鞋袜,看着大红蜡烛上面晃动的火焰和各处点燃的香火,知道这是不同寻常的日子.每个人说话走路都轻轻的,恐怕惊扰享受供品的众位神灵.等煮好的饺子也供到各处,放过鞭炮就开饭了.饭后,往往才凌晨两三点钟.母亲常常留心听着外面的鞭炮声,等到认为我叔叔家的鞭炮声响过,就嘱咐大哥端上满满一碗饺子,领着我们姊妹几个去给叔叔婶婶拜年.那是一个个都要磕头的.叔叔和婶婶忙着给我们拿糖和核桃.回到自己家,就会见到村子里父母的晚辈们来给他们拜年.盛糖果的篮子就放在父亲手边,父母亲一边客气着说不让磕头,一边给小孩子们分发糖果.遇上有新娶的新媳妇儿,母亲要给她塞个红包.这是前一晚上就准备好的.
我们也在哥哥率领下到各位长辈家里拜年,求得更多的糖果.所以,我们小时候往往不说拜年,总是说:"我们去某某家里拜糖吧?"天亮了,大家把要拜的长辈也拜完了.我们小伙伴们常常聚在一起比比谁拜的糖多,然后以糖做筹码做各种比赛.
七八点钟,人们往往再吃点东西.接下来,就听见街上传来"咚咚"的锣鼓声,武术表演和耍狮子开始了.我父亲也是会首之一,可惜他是老保守,因我是女孩,不让我学武术不过这不影响我看表演的快乐.
无限乐趣就在这激越的锣鼓声中和充满力量的表演中挥洒的畅快淋漓.美哉,我童年的春节!#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