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心集》随笔散文散文
道上闲言(四十二)|低眉顺眼

道上闲言(四十二)|低眉顺眼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20:09 被阅读7次

应该停笔,因为我再写下去地话,就是着了法相。----李率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出自《金刚经》)

什么是:法。法就是方法,载体,而非目的,与目的地。

但是,没有法,也就没法到达目的地……也就‘无法’实现,你本应的目的。

这就叫做:‘无法’。有人说:你无法……如何,如何,或你无法……怎样,怎样。

这个:‘无法二字是从这儿来地。

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载体而非目的地。

目的地,叫:本。而,一切法,无论是什么载体,无论这个载体是什么,怎么操作……怎么应用……我的‘法’,是靠着:写作。

我先事先声明。我的‘法’,是靠的:写作。

我从来,不是一个作家,起码,我觉自己不算一个合格地作家。我只是很像“作家”。作家是为人而写,我是为我自己而写……所以,我顶多算作一个:修道人。

一个很像“作家”地,修道地人……这是我提前声明地。

当然,这世界上还有无数地‘法’,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天知道那究竟都有什么,但我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的:‘写作法门’(我不知道有无这个法门)。

但是,写作确实是我的:法。我想说地是,我这个:“伪作家”可能或者应该停笔了。因为,我到地儿了。这个地儿,‘法载我来的地’,叫做:

本。我到本了。我知本了。‘就是我们人类地理性。

或者说,叫:理,也行……理智,都可矣……当你找到自己地理智之后你就发现你只要:忠于自己的理智就行了

就挺好。这就叫:你‘知本’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而,这种行为本身,既:通过‘修道’,令‘法’带你找到:‘理性’,让你‘理智’地生活地:本。

这套行为称为:出情入理。他是有一个过程地,不是一天、两天地事儿,不是你从哪儿看来地事儿,更不是谁告诉你地事儿了。

一样。‘出情入理’,是要有大量地时间(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是因人而异地。

道理,是这样的。我用了三年地时间写了至少发表了八十万字(算上这篇)……

八十万字,三年,我入理了。我到‘本’了。当然,这三年,我从未停止读书……相信以后,也不会停止(既:读书)的。总而言之,我是:学(这里包括了看书,与写作)为:知本的。道理,是这样的。

一样。那么,知本之后,既:找到了自己地理,出情入理完事儿以后……其实不看书也行,其实不写作,也可矣。因为,那都算是:细枝末节了。

然后要做地,就是:生活。理智地生活,做合理地事情……我可能比很多人,要更加,更加地坚定。因为我有:过程,对于:理智以及为何要理智这件事儿上面我可矣自豪地说我是:知其所以然的。

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我有过程,我有证明,所以我知晓:到底‘为什么’。

但或许很多人都只知道:末节,既:只知其然。那就,不多提了罢。

那是他的命。当知本以后地人,无论,他是用了:‘八万四千种’之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但目的地,都是一样地,‘只有一个。

全人类地本,都只有那一个,但‘八万四千’,或许,过程各不相同。知本以后地人就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世间一切地法都是辅助都是工具都是:拐杖

如果说,有人还炫耀自己地“拐杖”,炫拐,甚至仗着拐杖地“材质”,“样式”等等的便利,既,还有人以‘武术’、‘武功’为:法……等等。

仗着自己拐杖地材质样式地便利条件拿来打人欺负人……那就错了

大错,而特错咧。你走歪了,修歪了。宝贝。你着了:‘法相’,因为你还不知本

你修行还不够;亲爱的。“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摘自《金刚经》),法,是为了让你知本,‘一切法’,无论是‘八万四千’,还是“八十万四千”(比喻、假设),一切地‘法’地最终极地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知本。

既:让人找到自己地:理。道理,是这样的。一样。所以,你拿‘法’,欺负人,甚至说是:炫耀,那即是:迷失了。

迷失了自己的:真性,反而,追求那些:无谓的,细枝末节地载体,和工具……既:“拐杖”去了。那不是:舍本逐末吗。

虽然说没有’,没有工具没有拐杖......没有这种载体也到不了

但是沉迷法沉迷修道沉迷开悟的快乐而不理智地广义地生活也是不对的。

不是吗。

所以怎么成两个字放下。有成的那一天,那即是:找到了自己地:理。见性成佛,就这么简单。

就是忠于自己地理智就是:佛佛跟普通人就是:放下地程度不同而已罢了。

一样。所以说,‘地:成就是:‘’(所谓),或者说是孔子地:‘。恕就是:放下。曾子阐孔子:“吾道一以贯之”地:“忠恕”(见《论语·里仁》),正此谓也。恕,忍,甚至:犯而不校(出自《论语·泰伯》)地根本,与基础,就是:出情入理,及,找到了自己所天赋,也即是每一人所天赋地:理了。忠于自己理智地人就被称为叫做:仁者了。

仁者,忠于自己地理(智)。故,仁者地外在表现,在他人看来,既成为了:恕,犯而不校,与“忍”(所谓)了。

一样。仁者忠于理,并向理而生……故,仁者能够做到:放下。

而这亦是一切法一切法地:成。所以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摘自《金刚经》),其道理,就在这儿了。

他是叫我们,都应该:放下

道理,是这样的。----李率,己亥年 五月廿六 于自家中作

相关文章

  • 道上闲言(四十二)|低眉顺眼

    应该停笔,因为我再写下去地话,就是着了法相。----李率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出自《金刚经》) 什么是:法。法...

  • 道上闲言(三)

    再谈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出自《论语·颜渊》)看起来简单,可真到事儿上了,难。 孔子认为,所谓克己复...

  • 道上闲言(一)

    对于男人而言的话,我希望你在成为一位好人之前,你是一位浪子。因为金不换,他是真实的。----李率 小孩儿都爱打滑梯...

  • 道上闲言(二)

    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读书耕田。 以我现在的水平来说,我认为这两句话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做忠臣孝子,因为他是...

  • 道上闲言(四)

    儒家里面的心学一派,其理论思想有点儿近似于禅宗。而,禅宗的核心观点,又和儒家思想之中的:仁,很像。其中,仁的核心,...

  • 道上闲言(七)|明智

    古有道德,今有法律。古时候的道德,更像是今天的文明。不要随地吐痰,注意垃圾分类,注重环境保护,给老人让座……等等,...

  • 道上闲言(四十)赞清天

    清天,清天。----《清天》作者:李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摘自《论语·公冶长》)孔子让...

  • 道上闲言(三十)论仁者

    一般而言,仁者不会有看不过眼的地方。但如果连仁者都看不下去,那说明,这已经真的很过分了。----李率 子曰:“唯仁...

  • 道上闲言(三十四)人

    讲理,或不讲理。----李率 儒家讲爱,是要有节制的爱。有礼貌的爱。 有五服,有道。既:凡是符合礼,该爱的爱。爱父...

  • 道上闲言(五),关于仁义

    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做正确的事,这就叫做:仁义。这就叫做:有道了。----李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上闲言(四十二)|低眉顺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ge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