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之善,与無法之善,就是:真善,与口头禅的區别。----李宗奇
修行是什麼?
修行在我看來,我理解的修行,其實就是:改變生活。
改變生活=修行。
怎麼講呢,就是:一边儿改變,改善自己的觀念、提高自己的認知,←這叫‘改變’。
↑既:(向‘善’的)改變自己的想法......一边(向‘善’的去)改變自己的想法......一边儿生活;←這就叫:修行。
我認為修行,是↑這樣的。
修,首先是因為:不正,或者叫:不正常。
因為不正常,還没‘正常’,所以要:修。
所以,‘修’的前提,是意識到自己‘不正常’。
我不好,我有問題......所以,我得‘刻意的修正自己’;身体不正常了,去醫院。
‘想法’不正常了,得靠自己,且只能靠自己。
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帮”你改變想法。
(想法)一定是,得你自己改,才行。唯独這件事,(既:改變想法)只能靠自己。
↑道理是這樣的。‘修正’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想法’變的‘正常’,在我們儒门當中,强调两種形式,既:“道學”,与“自修”。
我自己,是運用的第二種,既:“自修”的形式,來改善自己的觀念的。
↑道理是這樣的。
《礼記·大学》记载:“‘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出自,同上),就是我個人,所采用的‘修正觀念’的形式。
具体的方法(既:我‘修正觀念’,所用的‘方法’),我是通过寫文章。
我通過‘寫文章’←這種方法,不断的“打磨”自己旧有、以及原有的觀念......用“打磨”後,所得出的新的觀念、新的想法,再去指导我的行動、行為,和生活......
↑這就是:我所認為的‘修行’,了。
↑道理是↑這樣的。(修行)就是:改變生活。一边改變(原有的想法),一边生活......(我認為的)修行,就是:改變生活。
↑道理是一樣的。我意識到了:我自己‘思想’、想法上,所存在的問題。
所以,我希望,‘以更新的想法、更好的想法......去面對我所要面對的我生活當中的一切......’,所以,我用寫文章的方法,刻意的,去‘更新’我自己的想法......使之(既:我的想法)不断的臻善、臻善......
↑這種行為,使我能有‘巨大的满足’;我就想干←這件事儿。
道理是↑這樣的。我就想干↑這件事儿,(通過寫文章)打磨自己的‘想法’,←使之不断的透彻、晶亮。
↑就像“一颗透彻的珠宝”;←我想,那(那颗通過自己亲手打磨出的“透彻的珠宝”)就是:‘善’吧。
↑道理是這樣的。修行,一边儿‘修正’、打磨自己的思想,使之不断的趋善、趋善,一边儿用新的善念去行動......去生活......
↑這就是(我以為的)修行。我↑這樣做,已经有五年的時間了。
實際上,我的結論“很簡單”,就是:‘如是’的,面對一切......“至誠”(←出自《礼記·中庸》)。
可能小孩子都會(既:懂得不撒谎、不骗人......誠實......),但,我是‘一路把自己打磨過來的:真善’。
小孩子没有‘過程’,可能只是口头禅;但性质,還是一块“原石”。
未经打磨的原石,就跟路边儿的石头一样,没什麼價值。
人,也是一樣。有“天赋”,‘性质’‘清’一些,但自己没有刻意的,去:开发、“雕刻”自己,那同樣,基本等同于:一文不值。
↑這就是:没经過‘刻意訓練’的“人才”,一文不值的道理。
↑道理是一樣的。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譲你:‘至善’。
或者叫:‘臻善’,罢。←道理是這樣的。
‘臻善’的方法,要由你的‘性质’來定。
無有定法。我們儒门當中,大方向就是:“道学”,与“自修”(←“道學”、“自修”,出自《礼記·大學》)两種形式。
但是,即便是“自修”,也并非只有‘寫文章’,←這一種方法,不是的。
只不過,我個人,是通過‘寫文章’←這種方法,修行(既:改變生活)的。
但修行的方法,‘改善’觀念,使想法不断趋善、趋善,以至于‘臻善’的方法,绝不止(寫文章)一種。
所以,對于,想要修行,想要改善觀念(既:以下簡称為‘改變’)的人來説、来講:“法”,←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有“法”,才能:改變。無“法”,则改變不了。既:無法改變。
所以,“法”的有無,和你能否實現‘真善’,能否达到‘真善’有着必然的联系。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論語·子罕9.24》)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同上),就是説:“法”,是使人切實的實現‘改變’的重要工具,和唯一途径。
但“法”,是不定的。“無有定法”。無有定法,是説:不僅寫作是“法”,寫作是我個人的‘法’。
放风筝,為什麼不能是“法”?
刷盘子,為什麼不能是“法”?
......等等,等等。←↑這叫:“無有定法”。
1.
你的法,是什麼,←和你自身‘性质’息息相關。
有没有‘法’的‘善’,就像是路边儿的石头,和晶莹光洁、剔透明亮的宝石、宝玉一樣。
↑天差地别。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八月廿三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