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问题的症结

作者: 乡村追梦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22:46 被阅读3次

找准问题的症结

一位同事很无奈地说,很多学生现在实在没有办法。一道题讲上十几遍,学生还是不懂。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一道题,她一节课只讲很少的几个知识点。只是希望学生把很少的知识点学会。效果与实际的预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学生根本没有因为花的时间多,而掌握得好。不会的还是不会。老师除了抱怨,还有一种无奈的心态。我也能够体会一个老师对于学生付出很多的心血,学生却不能够有丝毫的回报的无奈。老师尽心的讲授,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可是,无论付出多少时间,还有部分学生还是不会所讲的内容。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老师不努力吗?不是。学生不够认真吗?不是。其实,很多学生非常的努力,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老师和学生没有在一个频道。老师所讲的话,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老师自认为讲的很多,学生什么也没有听进去。老师对于知识的理解是站在一个成人的角度,或者是一个只是掌握者的角度,而不是一个学习者的角度。不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知识,你很难知道学生想知道什么?怎么才能够让学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这就是我们教学设计之前的备学生。只有我们能够对于学生很清楚的掌握,才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有一次,一个三年级的学生问一道数学题。题目意思很简明,学生通过阅读很快能够掌握题目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大意给出了三门学科的分数,让学生去求这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数。学生已经学了除法,能够进行除法运算。我让学生口述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她说三个加起再平均。我一听说的没有错。我让她去计算。她写了很长时间,始终没有做出来。明明她已经知道这道题的的解题方法,为什么不会做呢?我试着让她叙说了几次,都是这样。学生感到很不好意思,甚至有点担心。可能就是担心这么简单的问题,她都不会,老师肯定会批评。我也纳闷,明明会说,怎么不会写呢?我让直接说出计算的过程,她把三个数字相加,然后就停下来不说话。哦,我明白了,这个学生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平均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平均,却不知道在数学中是怎么表示。我给她讲了在这道题中的平均,就是和分给三门学科。这个平均就是除以三。她表示懂了。我还变着法子给出几道题,她都会做。原来,学生的问题在于学生不知道平均在数学中是如何表示。问题的症结是学生没有表达出究竟什么地方不会?老师没有诊断出具体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才是关键。老师对于学生的辅导,一定要清楚学生真正需要帮助的是什么?要学生尽量表达清楚,让师生沟通能够清楚彼此之间的差异。

因此,对于学生的辅导,一定要找准问题的症结,而不是以偏概全或者不做了解的讲题,都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需要不断的探索。

相关文章

  • 找准问题的症结

    找准问题的症结 一位同事很无奈地说,很多学生现在实在没有办法。一道题讲上十几遍,学生还是不懂。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

  • 九二四之归因的价值在于解决

    事物只有在联系中,才能展现自身的价值。归因,是梳理事物联系的重要思维方式,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解决现实问题。 原因...

  •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与简书摸爬滚打已有一百余天。 闲暇空档,每每逐篇翻阅自己曾经的创作,虽说还算朗朗上口,诵读通顺。但仍感字里行间缺乏...

  • 问题症结

    一直以来,我始终觉得和数学相关的物理、化学都是我的弱项,于是,也就觉得那些需要套用各种公式计算的,我全都不...

  • 东北问题的症结

    最近,东北的问题似乎再度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人们不禁感叹“东北到底怎么了?东北的未来在哪里?”,早在本世纪初,关于...

  • 找到问题的症结

    《人类简史》拿回来翻了几十页,就不想看了,明天要备课,看看有时间就读吧。不论怎么说,书拿回来了,岂有不读的道理,囫...

  • 找到问题的症结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澳大利亚是袋鼠的王国,生物学家为了研究袋鼠的生活习性,便捉了几只袋鼠并将它们关在了铁栅栏围成的...

  • 问题症结点

    从被通知交接工作,只花了三四天时间,匆匆收拾一切,表面平淡如水,以为终于结束了这场职场PUA的伤害,自己得到了解脱...

  • 深夜反思:找准症结 对症下药

    明天事宜 1、把孩子暑假作业分析罗列出来,每天必做是哪些,零散作业哪些,总量。剩余总时间,如何分配。 2、结合孩子...

  • 找准问题

    一定要找准问题,我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去医院找医生。医生跟我提供了一个束腰带,是非常硬的,带着支撑的那种。 医生说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准问题的症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cw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