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两岁的孩子,妈妈想养成他自己吃饭、自己去马桶的习惯,就采用了奖励的方法,自己吃饭一颗糖,自己去马桶拉粑粑两颗糖。
还真管用,两个多月了,孩子还真习惯了,完事儿就伸手问妈妈要糖。
按理说这达到妈妈的目标了,皆大欢喜才对。但世界有自己的计划,一帆风顺就没意思了。
妈妈很好学,在最近看的一本育儿书上,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说的是如果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习惯,会给孩子养成一种凡事都要讲条件的恶习,还是用爱、用精神上的鼓励和引导最好。
妈妈有些心烦意乱了,就想着赶紧把儿子完事儿要糖的恶习给改了,可儿子却不干,不给糖就哭。
这可如何是好呢?
看来,好学也不一定是好事。
一边是妈妈用奖励的方式确实让孩子养成了习惯,另一边是振振有词的、打着爱和精神旗号的理论,何去何从还真是个问题。
遇到难题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原点,回到理论出生的地方:你凭什么说用奖励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好?你有什么具体的证据可以证明你的理论?即使你用证据证明了你的理论,就一定代表你的理论是正确的吗?
这时候,如果你是这个理论的支持者,就一定能找到若干证据。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理论,也会找到若干证据来反驳。而且,你们找到的证据类型很可能都是一样的,比如某某专家说过,比如我七大姑八大姨用过这种方法就有(没)效。
如果一个妈妈连这点对于所谓理论的常识都没有,那会被忽悠死的。更关键的是,如果妈妈这么摇摆,跟着遭罪的是孩子,影响的是孩子一生。
遇到难题最好的方式,还可以回归生活的原点,回归真实。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吃一块糖和坐在妈妈的怀里,哪个是物质哪个又是精神?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父母用给糖的方式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不是爱吗?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当他按约定自己吃饭,自己拉粑粑后去跟妈妈要糖的时候,妈妈更大概率上会板着脸还是会一脸笑容的夸奖:宝宝真棒。这是不是精神、物质双丰收?
再说点儿实质的。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我们拍着良心说,他是更物质,还是更精神?
如果,你对人性有一丝了解,就一定会知道,一个在物质上获得更大满足的人才更可能注重精神。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从“有奶就是娘”这个阶段一步一步走向精神、走向道德的。至于能走到哪种程度,跟物质有很大关系。管子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不能辨别理论的真假与适用范围,那就别看理论了。
如果,你不能还原生活的真相,那就别看理论了。
不看理论一样教育孩子,有可能教育的还更好。
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喜马拉雅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