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日,俗称“腊八”节,那时老家的农村不大重视这个节日,小时候记忆中好象没怎么吃过“腊八粥”。不过,过了初八便渐渐的开始有了年味了。
腊月里,楂林集市比往常热闹了许多,离年关越近,赶集的人就会越多。
集市上有一种美食印象特别深刻,深深烙在我脑海里。时常会想起它。
腊月天冷去赶集的人们总要去喝上一大碗,那便是两角一碗的牛杂汤。在街市口或某一路边,摊主用几根竹竿撑起一块打着补丁的大布用来遮风避雨,角落里放个大炉子,炉灶口塞满了粗大的木柴,熊熊的炉火托着一口巨大的铁锅,锅里沸腾着牛汤,汤里自然放了许多牛肉牛杂及各种香料佐料。这时,老板在旁边临时搭起的案板上熟练的切着一些牛杂碎牛血,放入碗中,再从锅里舀入一大勺牛汤,撒上葱花递给客人。客人或站或坐,惬意地喝着汤吃着肉,满脸的幸福感,额头上流下颗颗汗珠子,嘴里发出“哈滋哈滋”的声响。在老家喝牛汤,一定要辣,越辣越有劲,和着牛汤牛肉的膻味,大伙聊着天,吃得津津有味,真是别有一番风景。小时候跟着父亲去赶集,总会去喝上一碗这样的牛杂汤。现离开家乡已有40年了,在外面的这些年头里,几乎没有喝过这美味的牛汤。每每想起都会咽一咽口水。
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要“切麻糖”。
麻糖是正月里招待客人必备的糕点,是老家特产,也是我们小孩最喜欢吃的零食。
大人们会早早的做好准备。先将糯谷浸湿、蒸熟、晾凉,然后在石臼里将糯谷舂扁,趁着天晴日,将舂扁的糯谷晒干扇净,在柴灶上慢火炒至金黄色后,便成了切麻糖的主要材料。
切麻糖一般都要雇请专门的师傅。
切糖师傅来到家里,小孩子们最是高兴了。大人卸下门板,用两条板凳架起,就成临时切糖的案板。然后架起炉子,生火,往锅里先放一些水,将秤好的红糖倒入。我们小孩一般是负责熬糖油(水),给炉子添柴扇风,搅拌锅里的糖水。当糖水熬至粘稠时,切糖师傅用搅拌棒或筷子蘸上糖油滴在食指指尖上,口里吹着凉气,糖油在拇指与食指之间反复拉伸,观察糖丝的软脆度,凭着师傅的经验确定糖油软脆适中后,便会拿起锅将糖油倒入盛有糯米泡的容器里,并快速搅和均匀后倒入案板上的木框内,再用擀轮使劲擀平压实,接着切糖师傅取下木框后,把麻糖坯切成条状,再快速将其切成一片一片厚薄均匀的麻糖片,然后将麻糖片复原成条状,至此,麻糖暂时算切好了,也可以吃了。等放凉后装入坛子封上封口藏好,有客人时,抓一盘放在桌上,招待客人。
抓一块麻糖,掰成一片一片,吃在嘴里,松脆香甜,是儿时最为美好的零食点心。
切麻糖的材料除了糯米泡之外,许多人家还会参入炒香的芝麻,也有将粟米、小麦、玉米、高粱等杂粮做为切麻糖的主材料。后来有了爆米花机,农户们直接将米爆成米花用来做麻糖的主材料,这样会省时省力许多。用爆米花做的麻糖吃起来感觉又不太一样了。
当时的麻糖也是品种繁多,味道各异,感觉好吃极了。这些都是年少时满满的记忆。
除了麻糖做为正月里招待客人的糕点,各家各户还会包粽子做红粿,粽子的制作各地方大同小异。红粿正是家乡特有的点心。
糯米浸水泡发一天后,在石磨上和水一起磨成米浆,米浆经过沉淀倒去上面的水后,将沉淀在木桶底部的粉状物取出晒干,这就是水磨糯米粉。宁波汤圆就是用水磨糯米粉制作的。取水磨糯米粉若干,热水和面,反复搓揉成面团,然后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搓圆,摺成碗状,中间放入少许的红糖,再搓揉成一个小圆球,放入盛有红米的篮子里搓滚。
此时,锅中水烧开,放上蒸廉,蒸廉上铺一块湿纱布,然后把做好的生红粿依次摆好,盖上锅盖,开始蒸粿。红粿刚蒸熟时最为好吃,看着红红的糯米裹着四围,咬一口先是白白粿肉,再就是烫烫的红糖水流入嘴中,甜甜的、糯糯的,非常好吃。
裹红粿的红米有必要介绍一下。就是从小店或小贩手里买来的一种俗称“样红”的粉状颜料,泡水后与湿糯米搅拌均匀后就成为做红粿的红米了。(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