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师3】学习的空间如何拓展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09:13 被阅读22次

物体存在、运动的(有限或无限的)场所,即三维区域,称为(三维)空间。空间有“情的空间"和“知的空间”之分。肩并肩的、坐在身边的横向空间就是“情的空间”;而面对面而坐的纵向空间就是“知的空间”。前者使人感到有合作、进行情感交流的需要;后者使人觉得有竞争、压迫之感觉,没有可容情意进入的余地。(搜狗百科)

我对空间的理解一直就停留在一个现实的三维的区域。比如我们传统的学习空间:教室、培训场所、活动场地。今日搜索,发现它的文学定义更有趣。对学习空间的拓展问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1.网络让学习空间的拓展更容易

说到学习的空间,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学或培训。每次有这样的活动,场地是必先考虑的。最多能容纳多少人?这个问题必须考虑。特别是高质量的公益培训,更让主办者不得不狠心取舍。每增加一些人,要拓展一点学习的空间,必花费很多精力与财力。比如第三届全国教育行走活动,当时决定在英才学校,会场只能容纳两三百人。招募营员公告一出来,两天报名人数就超过。后来确定在另一个较大的场所,空间大了一些,但能容纳的人数也是有限。

网络就不一样,虚拟的空间可无限拓展。比如互加计划的万人课堂,那是实地培训无法启及的规模。这次N师学院,本想在全国招募一百名学员,后来报名的优秀者太多,取舍困难,领导者金口一开,招募翻番,增加近两倍学员就一句话的事。无需重新换间教室,无需为桌椅担忧。同样的网课,同样的互动,同样的作业。最多就再选几位组长,多建几个小的交流群。

2.网络打破了地域的局限

N师培训初夜的开场互动,大家晒着天气,晒着正在做的事。可用两词形容:天南地北、花样各异。

因一根网线,我们的学习打破了面对面压抑的“知的空间”,也升华了肩并肩交流的“情的空间”。天南地北的学员,有的边准备晚餐边参与学习,有的边整理房间边听课,有的跟家人一起与导师线上互动。学习的空间从N师虚拟的教室拓展到全国各地。轻松实现空间瞬移,及时连接。

那天嘟嘟老师家停电,一部手机也让她能及时上麦参与课程互动。

学习空间的拓展,让更多普通的,生活条件恶劣的乡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培训的福利。

3.展示平台再次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学习后一般有作业,以前作业交上去,就算有反馈,也只是班内进行,是个别人的展示。现在的展示平台很多。比如这次N师学院的培训,作业可在小组微信群交流,在简书提交《N师学院》专题,在CC空间跟贴……形式多样,目的只有两个:多交流,学习更深入;多展示,影响更广泛。

此时在家里回听N师第二次课程,享受着学习空间拓展带来的福利,用心思考记下点滴作为作业上交。希望伙伴们多批评、多建议。暂时没想法的,鼓励一下也是可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师3】学习的空间如何拓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a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