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道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20392/8850829ce9a37d78.jpg)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山·伯乐征文专题团队的力量。(主题:保持沉默)
1
北风呼啸,乌云密布,到处是一片肃杀的严寒,房顶上几棵枯黄的野草,在凛冽的寒风瑟缩起舞。
王向东从一堆稻草中醒来,耳朵听到的是寒风的怒吼。他动一动手脚,就传来金属链子的碰撞声,他戴着手铐和脚镣。屋子里冷得像冰窖,合衣在破败的被子里,他冻得忍不住蜷缩了一下身体,禁不住疼得嘴里发出“丝!”的一声。他浑身没有一处不疼,浑身都是伤,动一动就感到身体好像被撕裂的痛。
他知道,新的一天对他来说是残酷的一天,不知道敌人又会想出什么花招来对付他。他想起了已经牺牲的老上级坚定的信任的眼神和热情洋溢的话语。“小王啊,做我们的工作就要有随时牺牲生命的思想准备。一旦暴露,在敌人面前,时刻不要忘记四个字’保持沉默’,不能泄露任何秘密,否则有可能会给别的战友带来生命危险,损害我们的事业。所以一定要时刻记住这四个字。”老首长言行一致,为了保守秘密,做出了榜样。想到这些,他感觉身上又增添了力量。
他想起,一个他单线联系的联络点的情报还没来得及取,他怀疑出了叛徒,已经发出通知,要求游击队赶紧转移,不知道大家现在怎么样了,想到这些,他很焦急。
2
王向东是敌占区这个城市的地下书记。他开了一个小卖部,以买卖百货为名,暗中进行党的革命活动。在他的带领下,此地的地下活动似星星之火展开燎原之势。
小卖部成了革命活动的一个联络点。这一天,王向东收到消息,党的江南秘密联络点被敌人破坏了,之前有同志被捕,他怀疑自己的同志冯小高被捕后叛变了。按照一贯的工作方法,他抓紧转移相关人员和资料,并通知游击队转移。
大批的资料被可靠的同志转移到安全的隐藏地点,还剩下一些已经来不及转移了,他们收到消息,敌人已经马上要扑到这里来了。王向东让战友们赶紧转移,由他来将不能移走的资料销毁。同志们舍不得让他一个人处于危险,他们说要走一起走。王向东着急地说,能少让一个同志处于危险中,就少一个同志危险。他自己一个人就够了,肯定会将资料处理完毕。他在火炉中燃烧着所有资料,心急地拿一根棍子拨着火苗,让火更旺些,再旺些。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敌人闯进小卖部里来了。看到烧得所剩无几的残渣,有人急忙弄来水泼灭,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什么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资料已经变成黑乎乎的残渣,什么都看不清了。敌人的首领气急败坏地甩给他几个耳光,他的嘴角流出了血。旁边的一个敌人借势踹了他两脚,他站立不住摔倒在地。接着几个气势汹汹的人把他从地上架起来,带走了。
敌人决定先进行利益诱惑。只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把眼睛一瞪,冲着两旁的士兵发火:“谁让你们动粗的。赶紧松绑!”两旁的士兵急忙给王向东松了绑。王向东伸了伸胳膊,放松一下被绑疼了的肌肉。那个军官让人将他带到一个房间,里面桌椅干净整洁。军官请他坐在一张椅子上。皮笑肉不笑地跟他说:“只要交待你们这个地方的所有地下组织的联络方式和人员名单,我可以放你回去。你不想回去,也可以留下,在这里给你弄个职务做。只要你招了,我保证你荣华富贵。”王向东别过脸,一声不吭。敌军官脸上显现出来怒色,咳嗽了一下,压了下去。
第二天,叛徒冯小高被派来做说客。只见这家伙,穿着笔挺的敌军军装,头发抹得铮亮,梳向背后。
他看到王向东畏缩了一下,畏缩让他显得比平时矮了一块,硬着头皮,堆出一脸的假笑,“大哥,识时务者为俊杰嘛!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看你还是赶紧招供。这样不但命能保住,还能吃香的喝辣的,何乐而不为?”王向东一脸鄙视地斜视着冯小高,心想他果然叛变了,不愿搭理他。冯小高被他看得又羞又怒,“你这么倔强有什么好处,只会丢掉性命罢了,别犯傻了...”王向东愤怒地给了冯小高一个耳光,“你这样的人懂得什么?!”冯小高用右手捂着被打疼的脸,“你,你,你敬酒不吃吃罚酒!”灰溜溜的离开了。
敌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把王向东的两个手拴住,吊到空中。把他的上衣脱下,用皮鞭使劲抽他的背。皮鞭在空中抡起风声,然后啪的一声,飞向背上的皮肉。每一下,后背上就会留下一条长长的血印。王向东咬着牙一声不吭。身上的汗顺着皮肤往下流。
第二天又变换折磨的花样。敌人用烧得通红的烙铁,戳向王向东的皮肉。只听呲啦一声,他发出一声惨叫。敌人恨声说到“说不说?!”他咬着牙继续不吭声。烙铁又戳向他。就这样几次三番,他疼得昏了过去。
再一天,他们又变换折磨的方式。旧伤未除,敌人用竹签子从王向东的指甲插进肉里。王向东疼得浑身哆嗦着,汗如雨下。最后,他痛得又昏了过去。
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敌人无所不用其极,各种酷刑都毫不吝啬地用在王向东身上。
不论敌人用什么酷刑,他始终保持沉默,不向敌人吐露我党情报半个字。
敌人见肉体折磨不管用,气急败坏。又琢磨新的折磨方法。
他们给王向东穿上和服,和敌人一起并排坐在军用卡车上,实际上是敌人暗暗地抓住他的胳膊,让他不能动。上面是大幅的标语“大东亚共荣”。同胞用愤恨的眼光瞪着王向东,有人骂:汉奸!很多不堪的语言。有的他能听见,有的他听不见,但从他们愤怒的表情,王向东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很痛苦。但他清楚明白,这是敌人的心理战术计策。他忍受着,紧闭嘴唇,心里一遍遍默念:“保持沉默。”
敌伪军官诱惑他:“你这种精神是好,可你的同胞都认为你叛变了。他们再也不信任你了,你还值得这么卖命吗?”
受了这么多的折磨,王向东都没哭。这次,他真的流泪了。敌人偷偷乐,以为他们的心理攻势成功了,就等着他吐露信息了。王向东哭了一会儿,用手抹干眼泪,头一昂,“我问心无愧就好。”随后眼一闭,心里默念“保持沉默”
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子真是油盐不进啊,给我继续打!”
敌人的肉体迫害,新伤叠上旧伤,让王向东痛得彻夜难眠;敌人造成的假象,想到以后自己的同胞们将会不信任自己,让王向东的心理沉重;车轮式的心理攻势,造成压力。连轴转的审问,不足的休息,使得王向东的精神崩溃,非人的折磨最终把他逼疯了。只要有人靠近他,他就缩成一团,嘴里嘟囔着什么。后来,人们仔细听,发现是四个字“保持沉默。”
敌人拿他没办法,又不想把他放出来,因为他掌握的信息太多,不论什么时候,他思想有了松动,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事。在这一点上,他们时刻存在着侥幸心理的。因为这个伪军官特别想立功,好得到嘉奖。所以,他们把王向东关到了一所秘密监狱里。
3
太阳出来闪金光,照得天下老百姓心里亮。解放了,进驻这个地方的战士们打开一扇紧闭的铁门,发现那是一所监狱。里面关了很多的进步人士,其中就有疯疯癫癫的王向东。只见他自己一个人蜷缩在一旁,任何人一旦靠近,都被他认成是敌人。他瘦骨嶙峋,蓬头垢面,胡子老长,脸也脏兮兮的。只听他嘴里嘟囔着“保持沉默。”一个军官模样的人马营长认出了他,正是自己当年的书记。
当年转移后,战友辗转加入了红军。当年传言他叛变了,现在看着这一切,马营长流出了热泪,他说,“我不相信这样的王书记会叛变。”
他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上级党支部。大家讨论了一下,认为王向东被捕这段时间的情况不明。本着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的原则,鉴于王向东目前的状况,既不能将他关押,也不能将他放出到社会上。最后大家想到了一个方案,将他放在新建的区部,跟勤务老李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并由老李看视并照顾他的生活。于是,人们经常会看到,老李出去为区部买菜,疯疯癫癫的王向东,头不自觉的晃动,嘴里嘟囔着听不懂的语言,跟着老李,有时会帮着老李推着手推车。
马营长驻地离王向东待的地方比较近,他常常会抽空来看望王向东,有时会带他出去溜达,这时,老李一般会陪同。
这天,马营长又来看望王向东,听同事说他和老李出去买菜了。由于知道买菜的地方,马营长顺利找到了二人,然后,大家一起回来。马营长本想替王向东推着车,但他执拗得很,也不吭声,只管自己推着往前走。其他两人只好跟在他旁边。忽然王向东猛地扔下小推车,几个包头菜和西红柿从小车里滚到地上。他向着前面正低头走路的一个人冲过去。
老李和马营长怕他有个闪失,顾不得收拾地上的菜,急忙追上来。只见王向东冲到这个人近前,伸出左手揪住这人的上衣前胸,和这人滚到一起,他愤怒地扭打着这人。马李二人好容易把他们分开,王向东两手还向前厮打,嘴里嘟囔:“冯小高,你这个叛徒……”
二人都被老李和马营长带到区部来。
区部分别对被称作冯小高的人和王向东进行审问。冯小高好像还没从刚才忽然被撕打的变故中清醒,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发愣,然后“啊”的一声,好像醒过来,说王向东是叛徒。等大家审问王向东的时间,王向东又恢复了疯疯癫癫的模样,嘴里嘟囔着“保持沉默。”
大家都很着急,连着耐心地审问了三天,王向东始终保持沉默。一家人火急火燎,恨不得拿脑袋撞墙。马营长急中生智,他找人打扮成当年游击队的接线员,穿得破破烂烂。对王向东说“游击队和你单线联系的人牺牲了,你的情报他们找不到……”王向东脑袋晃荡着,愣了一下,忽然像想起了什么,嘴里嘟囔:“双峰山葫芦洞……”
区部派出了一个老孙,去调查这个情况。由于马营长对那地方比较熟悉,自告奋勇地提出协助老孙调查。
双峰山葫芦洞当地人并不陌生。它因洞的形状像个葫芦而被叫作葫芦洞的。山里到处雾朦朦的,不熟悉的人很难找到葫芦洞,好在由马营长带路,他们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地点。里面空空如也,有一股小小的溪流,因而洞里面比较潮湿,长着一些苔藓,比较滑。过去比较乱,有时村民会来这里避乱,因为里面有水,不会渴死,而外人不知道这个地方,所以这里是比较理想的避难的地方。
老孙和马营长仔细的寻找每一个角落。可他们找了三遍,还是没看到任何可疑的东西。一不留神,老孙滑了一脚,他本能的忙乱地伸出手,想抓住什么固定身体的东西。山洞空空地,他只能扶了洞壁,由于比较用力,一些沙石被碰落下来。这时,老孙吃惊地发现一个细缝,不注意看的话根本发现不了,里面有薄薄的东西。他小心地将东西抽出来,那是一个油纸包。打开它,里面是叠得整齐的一张纸。上面写着:“已经查清冯小高彻底叛变,游击队已经顺利转移。你们也抓紧转移。”简短的口头信,上面按着一个红色的印章,当时游击队长的名字“刘向阳”。
经过调查,找到当年游击队的负责人,这封信内容确凿。应该是王向东还没取信就被捕了。
一切都明白了,王向东不是叛徒,冯小高是真正的叛徒。叛徒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4
马营长告诉王向东叛徒冯小高受到了人民的制裁,王向东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这事过后,王向东脑子还是一阵清醒一阵糊涂,他被送到了疗养院。有专人照顾他,但是他的身体已经严重受损。国家派人尽力治疗他一身伤残,终究没有成功,他还是以可见的速度衰弱下去。
有一天,病床上的王向东眼神明亮,清醒的时间比较长。他要求找来了他的战友,大家赶紧给找来了马营长等人。战友看到他这样,知道他是回光反照了,偷偷地抹眼泪。他颤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抹了马营长的脸一把,用着熟悉的亲切语气:“小鬼,不要哭,敌人审问我时,我保持了沉默。战友们的生命保住了,我很高兴,受些折磨不算什么。此生我问心无愧。”
战友告诉他,现在已经全国解放了。现在实现了当初大家为之奋斗的事:田地都分给了老百姓,人人都有地种,人人都有吃的。“看我爹娘来信,他们还分到头牛呢!”战友说着,眼里有光,“平民的孩子们也可以上学了,甚至女孩子也能上学。好多村都有了学校。白天孩子们上学,晚上也有扫盲班,成年人可以来学习认字。”战友给他讲的新中国的情况,都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王向东听得满脸笑容,一脸向往的神情。他高兴地说,“我们成功了!我真想和大家一起为新中国而继续努力,可我知道自己来不及了,你们就为我活下去,替我多看看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后上坟,多给我讲讲。。。。。”
他越说声音越小,渐渐地没了声音。
战友们眼里满含着热泪,站起来,向着他,立定,双脚一并,庄重地敬军礼。
战友们把他葬在了烈士陵园,他的墓碑上写着:这里安葬着一位英勇的党的战士,他在敌人的残酷折磨面前始终保持沉默,保护了所有战友和人民的安全,他是共和国的功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