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用的知识、技能持续迅速增长并更新换代的环境里,几乎每个人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写作者而言,尤其如此。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写作者、尤其是刚刚开始写作不久的人而言,向已经创作出足够优秀的作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公认的成就的名家学习,是提升自我的一条相对简单且清晰的途径,甚至有可能是取得一定成就的必备前提。
很多领域当中的从业者都需要遵循“见贤思齐”这一条简单而明确的原则,写作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任何人在学习知识或者技能之前都必须要先认真地甄别自己想要学习知识或者技能是否负责自己的需求,甚至是否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识或者技能。
具体到“向名家学习”这一点,所有人都需要先辨别自己想要学习的对象是真正的“名家”、真正优秀的人,还是虚有其名、仅仅依靠某些外力或者运气来获取与自己不相称的名气和地位的欺世盗名之人。
除此之外,几乎同等重要的一点,便是认清自己应该从想要学习的对象身上学习什么,也就是自己能够从自己认定的“名家”及其作品之中得到什么。
对于所有的学习过程而言,最重要的一点,都是自己最终能够学到什么实质性的知识或者技能。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有用的知识或者技能的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同的名家成为名家的原因几乎全都不同,至少不完全相同。
不同的作者身处于不同的环境,甚至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的人腰缠万贯,有的人一贫如洗;有的人生活在平静、祥和的环境里,有的人则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有的人能够完整地接受良好而优质的教育,有的人则只能通过某些相对拙劣的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人能够充分地见识到整个世界上的美好之处,有的人则只能看到分布在世界各处的痛苦和丑陋之处。
不同的生长和生活环境会对不同的作者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让不同的作者拥有不同的性格和个人喜好,也会让不同的作者拥有不同的长处和观察事物的方式,继而让不同的作者掌握不同的写作能力、养成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作者擅长发表长篇大论,有的作者则擅长创作短小精悍的内容;有的作者擅长想象,有的作者则擅长观察和描述现实;有的作者擅长描绘宏大场面或者创作在时间、空间层次上跨度较大的故事,有的作者则擅长通过微小而不起眼的事件来探讨或者讲述足够深刻的道理;有的作者擅长尽可能客观地还原某些人物、事物或者事件的真相,有的作者则擅长利用选择性地强调部分事实来对某些人物、事物或者事件来进行符合某些人的需求的描述;有的作者擅长唤醒并提高读者的理性思维,有的作者则擅长挑动和引导读者的情绪、继而实现自己或者某些人的特殊目的。
不同的作者所创作的不同种类的作品有不同的用处,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至少是不完全相同的读者群体。
所有的作者在向优秀的、著名的作者学习之前,都需要先认清楚,自己想要提高哪一方面的能力、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认清自己需要提高的能力和想要创作的作品之后,普通作者才应该去辨别、去选择适合自己去学习、去参考的优秀作者及其作品。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参考的对象之后,普通作者才有可能顺利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取得更大的成就。
而且,由于不同作者及其作品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几乎所有的人可用的精力都有限度,任何作者在向其他作者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要果断地进行取舍,也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自己有用的作者及其作品之上,而尽可能地少关注对自己作用较少、甚至完全没用或者有负面作用的人及其作品。以创作长篇大论为目标的人,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钻研短小精悍的作品之上;以创作描述现实的作品为目标的人,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研究以表达想象力、甚至是满足某些人的幻想为主旨的作品之上;以推崇理性思维、探讨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人,更是完全不应该把一丝一毫的精力放在那些只会挑动和引导他人的情绪、甚至公开煽动不同群体之间的敌对情绪的人及其作品之上。
与此同时,在向著名作者学习的过程之中,作者们和读者们还都需要认清,著名作者们身上的哪些品质是确实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哪些品质是与创作无关的无用之处、哪些品质是有害的缺陷。因为,即便是相对优秀的著名作者,甚至是在某些领域之中公认的伟大人物,也并非绝对完美无缺。在某个领域再优秀的人,也难免会在其他方面有一些相对不足之处,甚至可能会有某些对任何人都有害无益的坏毛病。某些与创作能力、创作过程完全无关的品质不能让任何人成长,某些实质上的缺点或者弱点更是会误导辨别能力不高的人、继而可能让某些人沾染上某些原本不该有的毛病。
所有不加甄别、不认真思考的做法,都不是“学习”,而是自找麻烦。
能够让自己获得可证实的能力提升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学习。除此之外的所谓“学习”,只是瞎忙,甚至可能是被欺骗或者自我欺骗。
任何有明确目标、想要做成实事的人都应该懂得一条道理:不能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演戏。
2023.12.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