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是爱孩子的前提条件

作者: 蓬勃育儿社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22:17 被阅读25次

    电影《奇迹男孩》讲述了一个面部残疾的孩子走出家庭、走进校园的故事。

    推动这一进程的就是男孩的妈妈,一位高知女性,她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同伴群体。

    孩子的爸爸和普通父母一样,心疼孩子,担心孩子进入学校不能适应,会受到伤害,一心想着让孩子大一点再进学校,可最终还是被妈妈说服了。

    妈妈也很担心,但妈妈还是去做了。

    这让我想起了《三体》中的一个情节,女主角程心作为“执剑人”的接班人在接过三体星系坐标发射按钮的瞬间,三体就对地球发动了全方位的袭击,而程心则在瞬间就惊慌失措的把按钮扔到了一边,并做小女生的惊恐状和可怜状。

    因为,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觉得用这种威慑的手段阻止三体入侵地球很不好,她更不能接受这种基于三体和地球同归于尽的威慑逻辑,于是,她内疚了,于是,三体人成了地球的主宰。

    程心的所作所为,是善良吗?是好心吗?是为了地球和三体的劳苦大众吗?

    不是,她仅仅是不想让自己难受,她那颗又大又软的爱心忍受不了必要的痛苦。

    那如果像这个爸爸一样,让孩子继续待在家里由妈妈教育——以妈妈的水平是完全可以教育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也不是,爸爸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程心是一样的,他们都没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去思考问题,去思考如何做才是对整件事最有利。他们想的都是怎么能让自己内心舒服一点,不那么担心不那么焦虑。但这种话是不可能、也不敢说出口的,怎么办?打上“爱”与“善良”的幌子就ok了。

    其实,我们常人都是如此行事的。佛说:众生只知好恶。就是普通百姓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行事的,喜欢的、舒服的就去干,不喜欢的、难受的就躲的远远的。

    用现代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就是每个现实刺激都会激活我们的情绪反应系统,专有名词叫“情绪启动效应”,而情绪一旦被启动,就会控制我们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想。

    看到这里,估计你就知道影片中的妈妈有多厉害了,因为她已经超出了“众生”的范围,脱离了大众的境界,她为了孩子的真正成长,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让自己忍受痛苦。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父母是要有点狠心的。不对自己狠一点,有点痛苦、有点焦虑就会以爱的名义打退堂鼓。不对孩子狠一点,就不能在恰当的时刻把孩子推出父母的羽翼,让他们去经历风雨、锻炼成长。

    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很困难的,这需要父母用心的体验,需要父母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能还需要大量的学习与阅读。

    可这跟把认识到的规律付诸行动相比,就简单太多了。而阻碍行动的,就是我们那颗不能忍受痛苦的温柔的心,就是我们那无所不能的随时控制我们行为的——情绪。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能克服恐惧达成目标。

    勇敢,是爱孩子的前提条件。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勇敢,是爱孩子的前提条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dm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