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说巧不巧,天气像是得到了指令一样,北风、降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脚步在逼近。今日寒露,小编与大家分享寒露节气的养生重点,大家一定仔细看呦!
寒露养生重点有哪些?
1、防止足部受寒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足部是足三阴和足三阳经所过之处,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如果脚部受寒,寒邪就会入侵体内,影响肝脾胃肾胆膀胱等脏腑功能。
另外,两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供应较少,加之脚上的脂肪层很薄,极易受寒。因此,每晚泡脚可以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2、暖颈暖腰
寒露过后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要格外注意肩颈、腰背的保暖。颈部寒气入侵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外出时可戴条围巾保暖颈部。平日也可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同时,老年人阳气渐衰,腰部不好的症状容易受冷加重,所以,建议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
3、养阴润肺,禁喝凉茶
寒露时气候干燥,人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舌燥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故此时宜多食用滋阴润燥、养肺润肠之食物,如蜂蜜、香蕉、芝麻、百合、银耳、莲藕、荸荠、番茄、梨、核桃等,而不要错误的用凉茶降火,加重“秋燥”的症状。此外,寒露时还应少吃辛辣食物,以辛辣作为调味品也要少用。
4、甘淡补脾
古人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 淡食多补信有之。”寒露时节脾胃尚未完全适应气候变化,不能急于大补,否则容易给脾胃功能增加负担,从而生火、生痰、生燥、伤阴,这时可食用甘淡补脾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粳米、糯米、鲈鱼、鸭肉、莲子等。
5、升清降浊
深秋时节,天气上升,地气沉降,有清洁、肃降、收敛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这个时节降浊升清为身体做一次“大扫除”。
外出郊游或登高舒展,可以让清新的空气进入肺部,与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一同濡养身体,使清气上升,此时,使身体经络疏通,促进血液循环也是明智之举,可以使湿气、浊气更彻底的排出体外,一身轻松。
静脉养生瘦百科,寒露不寒保健康!
瘦百科秉承传统中医学的养生理论,以调理人体亚健康为出发点,将【中医外治疗法】+当下【高端特色经脉形体理疗仪】双向结合,搭配高效能中草药萃取精华液,运用温通经络的中医哲学理念,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使体内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得到调理,脾脏功能充分得到发挥,排湿排浊,身体自然恢复到健康状态。
同时,运用清、调、补、塑、养,诊六法,推出经脉养生纤体新方法,让减重,塑型,理疗,养生,一步到位,寒露时节快来瘦百科养生纤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