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夜孤灯话论语历史读书
48、堕三都之前的孔子——长夜孤灯话《论语》

48、堕三都之前的孔子——长夜孤灯话《论语》

作者: 36cdc03e7fe5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17:11 被阅读91次
    长夜孤灯,古卷为伴。

    孔子三十而立,学有所成,以知礼而闻名于鲁国,随着徒众渐多,其名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弟子之中甚至还有孟孙氏之族长——孟懿子,这说明,孔子已经接触到了把持鲁政的三桓家族。但是,他一直未能获得机会为政一方或是主管一个部门,来实施使邦有道的努力。当时的孔子,或是在鲁国的太庙进行助祭,或是在季氏主持接待他国诸侯来访的欢迎仪式时,就一些礼仪问题给季氏出出主意,除此之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

    昭公被逐奔齐,孔子也去了齐国。孔子适齐的原因,或许是为了追随昭公,或许是想在齐国寻找出仕行道的机会。当时在位的齐景公很看重孔子,但最终未能任用。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80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昭公流亡国外达八年之久,最终客死他乡。他死后,弟弟即位,是为定公。孔子何时返回鲁国,史无明文,大概是在定公即位前后。当时的鲁国仍然混乱不堪,定公新立并没有带来什么改观。《孔子世家》记载:

    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太史公所谓的“季氏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便是指三家共逐昭公,阳虎为乱这些事情。孔子不仕,修诗书礼乐,潜心教学,不是因为他不能仕,而是不愿仕。其实他有过出仕的机会,当时专鲁政的阳虎就曾请孔子出山。

    170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即阳虎。

    归,当作馈,馈,赠也。古时归、馈发音相同,二字通用。

    豚,音屯,小猪。

    亡,不在家。

    涂,通途。

    亟,有两个含义:一表示急迫,急切,读作急,如亟待解决。一表示屡次,读作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亟请于武公”,就是屡次请求武公。

    与,同也,和谁在一起。不我与即是不与我,岁月是不会一直和你待在一起的。

    此时,阳虎胁迫季氏,又与孟孙氏和叔孙氏两家中有二心者相互勾结,专鲁国之政,他想让孔子此时出仕,为己所用。孔子当然不会答应!所以阳虎要求与孔子相见,孔子不去。

    阳虎又想了一个办法,因为依当时之礼,若与自己地位相当之人赠送自己礼物,在自己家拜受其礼即可。若是地位高过自己,如孔子属于士,阳虎为季氏家臣,而且专鲁国之政,虽然不是三卿之一也可称为大夫,他比孔子地位高。所以阳虎送给孔子一头小豚,这样孔子必须去阳虎家拜谢,孔子就不得不与阳虎相见了。孔子呢就选择阳虎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这样既不失礼,又能避免与之相见。时,名词动用,寻找恰当的时机。“时其亡”就是等到阳虎不在家的时候去他家拜见还礼。没想到,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虎。诸,之于,遇诸途就是遇之于途。

    阳虎对孔子说,你过来,我要跟你谈谈。话说某人身怀其宝(以宝喻孔子治国之才能)而使邦国陷于迷途,不能归于有道,此人可谓仁乎?当然不可。想要出仕为政,施展抱负,却屡次痛失时机,可谓智乎?当然不可。日月如梭,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听了阳虎的话也无可反驳,就说,好吧,我答应你,我会出仕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孔子曰”之前的话都是阳虎所说,前面两个“曰不可”虽有“曰”字,不过是他自问自答。有人认为两个“不可”是孔子所言,这是不对的。阳虎认为“怀其宝而迷其邦”当然不可谓仁,“好从事而亟失时”当然不可谓智,他觉得孔子肯定会赞同他的观点,所以不等孔子回话就自己说了出来。后面的“诺,吾将仕矣”才是孔子所说的话。否则,为什么前面只用了一个“曰”字,而后面要写作“孔子曰”来加以区别呢?

    孔子虽然口头答应了阳虎,说“吾将仕矣”,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这是必然的。阳虎以一家臣,胁迫三桓,无视鲁君,这样一个乱臣贼子,孔子怎么能接受他的邀请呢?这时出仕不可能会有什么作为,不过是成了阳虎的帮凶,于鲁国、于定公都是毫无益处。

    0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虽然号称三军,人多势众,但仍可于万马千军之中夺其帅。区区匹夫,虽然只身一人,但若其志坚固,亦不可夺。孔子此言,或是发于阳货劝其出仕之时。孔子此时虽为庶人,无权无位,但其明道行道、洁身自好之志,丝毫未减,又怎能贪图利禄,屈从于阳虎?

    0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向孔子提问的这个人认为,出仕做官才叫为政,其实一般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他问孔子“奚不为政”,意思就是您为什么不出仕,不当官。当然,孔子后面说这些话没有错,他将“孝”作为广义的“为政”,别人挑不出什么不是,但总让人觉得这么说有点强词夺理,偷换概念。

    这一对话应该发生在孔子为中都宰之前,我猜想,当时孔子未尝不想出仕,只是有难言之隐。而问者或许认为,孔子师徒整天家谈论的也是如何使天下有道,如何为政治民,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出仕为政,将你的设想付诸实践呢?孔子听人家这么问,当然无法说出真相,才会找出那么一段话来给自己开脱。

    0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若是屈从于阳虎出仕,便是不义而富且贵。

    0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笃,固也,厚也,均是实在、牢固的意思,笃信便是笃于信。

    善道,是以道为善,相当于“好道”。至于“守死”,前人说是守着道一直到死,也不是很顺畅,感觉很牵强,兄弟认为还是付之阙如为好。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肯定是孔子感于时世衰乱而一时激愤,才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是这辈子真的这么做了。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其实他一生所志便是使道行于天下。当时的天下是无道的,孔子并没有隐。无下无道,则没有哪个国家不是危邦、乱邦,孔子周游列国时或入或居,与“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话也相矛盾。可见“无道则隐”这些话不过他是一时激愤所言。这一章所定义的耻与“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是一个意思。

    140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孙通逊。

    危字有三个含义:

    1、在高而惧也。这是它的本义。其中的“厂”象征山崖,上、下两个部首都象人形。人站在高高的山崖上面自然觉得危险而恐惧。后来凡是令人恐惧的都称作危,如危险,安危。

    2、因“危”字本是指在高而惧,所以危又可指高,如危楼高百尺。

    3、危也有“端正”之义。既然人在高而惧,便不敢疏忽懈怠,必然端端正正的在那里坐着或站着。如正襟危坐,危坐不是高坐而是坐姿端正不随便的意思。

    这里的“危言危行”当是正言正行之意,邦有道之时,言行正直。人当然不能两面派,所以在邦无道之时也要“危行”。但此时小人当道,说话就要谦逊一点,顺着他人说,不能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否则因言获罪,招致祸端,所以要“言逊”。

    150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史鱼,卫国大夫。

    矢,即是箭。不管邦有道还是无道,史鱼都像箭一样刚直不阿。

    蘧伯玉,卫国大夫。

    卷,收也,怀,藏也。之,代指他自己。卷而怀之就是在家隐居不出,不施展自己的才能。

    邦有道,则出仕为官,邦无道,则退隐不仕。这也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意思。

    0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卫国大夫,名愈。

    贤君在位,政治清明,国家步入正轨,他便会聪明起来,有所作为。昏君当道,政治黑暗之时,为免于刑戮,他就变得糊涂起来,无所作为。

    当然,愚是装出来的。宁武子的智,孔子可以做到,而他的愚,孔子却做不到。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然已经明白道之不行,但正如子路所言,不仕无义,君臣之义,不可废也。

    上面几章,孔子屡次谈到邦有道和邦无道之时何以自处,这些话不能确定发生在何时,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志之士居于无道之邦的复杂心情。

    此时的孔子内心也很矛盾复杂,若是不出仕呢,虽然可以免于“耻”,但任由国家无道下去,却无所作为,自己已年近五十,在十五岁时便志于学道行道,何时才能等到这样的机会呢?若是出仕呢,虽然可以施展抱负,开始行道的努力。但此时的鲁国,三家不臣,阳虎为乱,如此混乱的局面之中,即使出仕也很难做出成绩,自己的努力能否使国家重归有道,希望渺茫,稍有不慎,便会助纣为虐,成了阳虎的帮凶。

    孔子在等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高中语文笔记帮:倒是觉得这样的对话中,看出孔子对阳货的应付,“危行言孙”
        36cdc03e7fe5:@钦天灏月 不错
      • 高中语文笔记帮:以前还真没留意这几个曰字,一直认为就是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
      • 高中语文笔记帮: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本文标题:48、堕三都之前的孔子——长夜孤灯话《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nf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