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带两岁多的女儿到小区游乐场玩耍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伯突然和我搭话。
他指着正在玩滑滑梯的女儿说:这孩子多大?
我说:两岁五个月。
他接着说:这孩子个头虽然小点,但活络,人聪明的,平时也很有主见吧?
我说:是的,很有主见,我们平时都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
老伯指着旁边两岁三个月的孙子说: 我家这孩子不行,逆反的很。
一句“逆反的很”惊到我了,两岁多的宝宝怎么就逆反了呢?是不是家长管太多啦,孩子没有了自主感?
过一会孩子想玩沙子,老人强行制止,孩子只好用哇哇大哭来反抗,老人接着训斥孩子。
我对老伯说:孩子喜欢玩沙子,就让他玩吧。
老伯坚持说:不行的,他撒沙子,会影响到别人。
我认为老伯对孩子限制的太多,两岁多的孩子理解能力已经很好,完全可以告诉他玩沙子时候注意不要撒到别人身上,家长也可以示范怎么玩,不可以怎么玩,耐心的给孩子讲,孩子会配合的。而不是武断的管教孩子,限制孩子的选择和体验。
很多时候,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就要努力给孩子营造相关有利的成长环境。什么样的土壤,生长出什么样的果实。一边不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一边希望孩子有主见。和养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养育方式只会离目标更远。
我女儿两岁时,吃饭习惯很不好,每到饭点就要喝奶,正常的一日三餐好像跟她没什么关系,我当时非常着急,想着是自己规矩没有给孩子做好,就尝试给孩子立规矩,饭点时硬着让孩子坐下来吃饭。结果效果非常糟糕,几乎每次都是以孩子哇哇大哭结束。我开始反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喜欢上吃饭,也许就能解决问题。我试着培养孩子自主吃饭,改变以往的喂饭习惯,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用手抓着吃菜。每次吃完饭,餐桌上下狼藉一片,我不急不躁,不训不吵,孩子吃好我花时间收拾。几天下来,孩子吃饭的习惯养好了,每到饭点,主动洗手到饭桌来吃饭。
原来家长柔和下来,放下强制管教,让孩子经历自主感事情容易解决多了。想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就不能过多的介入干预来破坏孩子的自主感。家长介入的越多,越不利于孩子自主感的形成。
想培养自主感良好的孩子,就要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给孩子充足的选择和尝试做事情的机会,让孩子经历自主感,一种我是自己行为创始人的感觉。很多时候,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孩子学会做决定的正确方式就是通过自己做决定,而不是被安排。当孩子被给予很多做决定的机会时,孩子就会变得活跃,外向,有主见。
育儿路上,我们需要不断修行成长,当家长的某些观念和意识发生正确改变时,对孩子来说,也许就是给他营造了有利的成长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