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修本课程的初衷与期待
如丁教授在第一次课程所说,我国6-16岁在校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约为17.5%。我身边就有这样一部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选择选修本课程的初衷在于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通过学习,我期待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知识,提升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关心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简单地说就是成为一名更专业的教育者。
二、两次课学习的体会
在第一次课中,我深刻认识到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这些问题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的特点。了解到心理健康的七个标准和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因素,让我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第二次课中,通过学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青春期孩子内心矛盾冲突的重要性。这两次课的学习让我更加坚信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责任和重要性。丁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有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前沿理论的传授,更有接地气的案例分析。还有不少资源分享。这样的课程很丰富,学习起来却没那么深奥,较容易接受。
三、对于提升学习效果的建议与自己愿意付出的努力
为了提升学习效果,丁教授的讲座肯定要认真听,直播时间抽不出,过后也要回听,遇到不清楚的可以反复听几次。结合助教分享的资料学习。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找机会与同学们多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抽空阅读同学们的打卡和作业并互动,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此外,我愿意积极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讲座,不断学习更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更好地关心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而努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寻找身边的案例,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改进、完善。
努力学好心理学,让自己成为更专业的教育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