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作者: 图特亚斯坦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21:16 被阅读191次

    昨日在一个文学群里跟朋友聊到宋词,提及张子野。

    今天翻看旧日记(只是偶尔记),发现去年的2月4日,我也写过“张子野”这个名字。

    忽然有些恐慌,难不成我每一年都在按部就班地重复前一年做的所有事情,自己却毫无察觉?想到就快过年了,急忙往后翻了几页,先看一下今年春节会怎么过。

    正日这天,我跑去图书馆躲亲戚。市图书馆离我家不远不近,外型像个粉色碉堡。说来也有点亮骚。里面书不多,儿童书库有两个,供成人借阅的只有一个,取“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吉祥寓意。藏书少,不过重要的都有。比如你可以借到鲁迅全集、茅盾、贾平凹、莫言、大仲马、哈利波特、莎士比亚、红楼梦。但是卡尔维诺、罗兰巴特、伊格尔顿就没有。T.S.艾略特只有诗集,没有论文集。大抵如此。书虽然都有编号,但排放很乱。经常查有,实际找无。

    图书馆每人一次只能借两本,我常常花半小时选定三本书,又花两小时决定舍弃其中某一本。可是有些书我总疑心它有点“热门”,每次又不得不处心积虑将它藏起来。比如把文学书藏到经管类书架里,把哲学书插在机械工程类书架中。就算如此,下次去也还是找不到。有时是我自己忘了藏书的窝点,有时可能是管理员干的。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读者——那帮人属性是强盗。当他们想读石黑一雄的时候,就算你把书放在医药类专柜底层也无法阻止他们将其找到并借走。

    在图书馆里逗留经常都有点冷。这个馆子很奇怪,夏天门窗紧闭,空调开得特大,冬天却喜欢大敞着窗户,存心是要赶人走,因此不大适合新春这种喜庆气氛。那天我一到图书馆,就直奔五楼自习室。

    可能是五楼吧,也可能在八楼。

    春节时的自习室是满座的,里面聚集着许多年轻稚嫩的身影,大多数是市里某些重点中学的学生。我一路搜寻空位,看到他们都趴在一叠草纸一样的本子上,无声无息地做题。我很久没见过练习题这种东西了,看起来从前的纸质要比现在的好。记得读书的年代,我用习题纸折小船放在洗脸盆里,船漂了很久。很久。后来我终于下决心弄沉它,我拿它来舀水。那种习题纸上,通常每隔一段就划有一些横线,好像要我们填些什么。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线的长度一般不够我们填,出题的老师总以为大家都知道最简洁的标准答案。但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至少我不知道。就像出题人说了个笑话,我却没有笑。

    作为没笑的惩罚,最后尴尬留给了我。我回忆起,在人生中的每一次大考之前,我都像极了自习室里这些年轻人。努力,而且疲倦,耷拉着眼皮。去饮水机前接水,是他们唯一的休息机会。这些机会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限定的配额,必须把水喝干净了才能去,只能去两次,或三次。因为水喝多了,上厕所还得另计配额。

    看到有一个人起身离开,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占住了那个位置。偌大的自习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是来看闲书的。我拿出一本闲书,书名叫《郁达夫 · 张爱玲 ·香港文学》,作者是许子东,大家并不陌生。春节那段时间,我同时在看五本书,这是其中一本。看了九成了,打算在这里看完,顺便还掉。这种书一般没必要看第二遍,反正第一遍也没怎么看懂。

    坐我对面的那个男孩子,高瘦白净,穿着我熟悉的校服。中小学生都很怪异,节假日出门也会穿一身校服,当年的我也是,有点像值班的环卫工人。他趴得很低,做一套看起来很困难的题。休息的时候,抬头瞄两眼,观察我和我的书。我也默默地响应他的要求,把书不经意地立起来,将封面正对着他。他看清楚以后,就不再看了。又做了一道题,而后伏在桌子上睡觉。也许是“郁达夫”使他产生了倦意,这种倦意很难消除。他约摸睡了半个钟头,塞着耳机。

    周围每张桌子旁都坐满了四个学生模样的人,有的坐了六个。我猜他们的题目可能有趣一点,所以沙沙沙努力写个没完。偶尔有三五个人没有征兆地同时站起来,两手捧着不锈钢水杯,慢腾腾地移动。目光有些许凝滞,似乎稍微往左右顾盼,就会分神,影响了学习的心境。只有直视前方才能够保留刚刚做题的状态。我边抄一点笔记,边看一看他们。我想他们也许是太年轻了,所以不介意把时间销磨在这些千篇一律的试题上。有一次我听一位群友谈话间用到一个“等”字,竟使我老泪纵横。自从我离开校园以后,我就失去了一颗愿意等的心。我们都是如此。

    对面的小男生扯了一下披在背上的外套,他应该没有睡着。外面温度比较低,自习室里气候如春。我意识到这些年轻人的正月初一即将在这个有点憋闷的地方流逝了,而初二初三大概也是这样。只有考试能使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这里聚头,远离一些隆重的场合。我奇怪地混在他们中间,像一个危险分子。孩子们对我没有丝毫戒备。我的闲书,和慵懒,散发着突兀的节日气息,这气息只波及了坐在对面的那位小朋友。他趴了很久,直到我离开。

    五点刚过,天色已经略微有些暗下来。曾经我以为,过年就是街上的店面一律关门,门口安静地摆着两盆金桔树。偶尔从巷子深处传来鞭炮声。每家每户都贴着崭新的春联,路上随处散着些除夕夜留下的细碎红纸。平时繁忙的街空空荡荡,车很少,人三三两两,只有路灯守着这座城市。

    过去的生意人,一定会休息到初四才开市。而现在,正月初一出门,一路上商店都开着,店主们寂寞地坐在角落里。其实很少人光顾,可是生活压力很大,总盼着能多少卖一点。学生们一大早就等在图书馆门口,大家都忙忙碌碌,假期也不肯放任清闲。不知道什么时候,新的常态已经像虱子一样爬满这座原本慢节奏的三线小城。路上的人行色匆匆,路边的楼里,更多的人在坚持奋斗。从前我们不需要这么拼,就生活得很幸福。可是今天我们这么拼,过得也不安乐,还打乱了记忆中的年味儿。

    也许春节一直没有变,只是我们长大了,因为自己焦虑,才会留意到别人的局促。有些人,每天在微信里给我发几个美好的句子,我想象着那背后是多么盲目到绝望的信念。我越来越害怕这些自称正能量的人。我自己的日记里,故事越来越胶结,情绪和感慨越来越频繁,可是折叠起来,又能剩下多少戏码?去年,前年,大前年,当我将其中的一个清晰地记录下来时,其余的也一并显现。总有一天,我会把我的故事写到最后一页,只有死亡能够结束生活的寡淡。只是离开了寡淡,我也无法把生活,讲述得这样完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冉冉aa:喜欢书的人眼中生活是安静的,
        安静到孤独
      • 水青衣:也许是在文学专题大多看到的是图图偏学术的理论,第一次惊讶图图也会这样适淡的絮絮,闲笔用得太好。今天遇到了一个严谨之外,有趣的图图。
        图特亚斯坦:@水青衣 哈哈哈,谢谢水主编鼓励。主编新春快乐😊
      • 9affc7b5706d:我们这的图书馆还不开门呢😂
      • 叶子樱:图书馆不是一向每人都可以借五本书的么?
        图特亚斯坦:@叶子樱 城会玩
        叶子樱:@图特亚斯坦 大学的图书馆,广州图书馆都是这样的……
        图特亚斯坦:@叶子樱 你是哪个图书馆
      • 了不起的李二:哈哈哈,想起我上学的时候,偌大个自习室,只有我用葛优瘫的姿势坐椅子上看闲书。只不过老图好可怜,我想看什么都是买买买😂
      • 肾毒:书记还有去图书馆~我都几年没得去了。😂
        肾毒:@图特亚斯坦 :joy:我回武汉了。
        图特亚斯坦:@肾毒 厦门市图书馆在思明区
      • 耳风丶:哈哈哈,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赶脚~
      • 吴偶:我常常花半小时选定三本书,又花两小时决定舍弃其中某一本。

        图图,这两小时可以读完一本书,这样就不用取舍了:joy:
      • 逆行的水星:从明天起,在每一本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属于我的
        我有一个图书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图特亚斯坦:@逆行的水星 你好查海星
      • 叶麟潇:调皮了
        图特亚斯坦:@叶麟潇 哈哈哈,小叶子常来看我
      • 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图书馆管理员看到你的这篇文真是要气得跳脚了!😂年越来越无趣,生活越来越平淡,人生越来越局促,只有图教授越来越有趣,还上进,上哪儿说理去!👍
        图特亚斯坦:@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 姥姥么么哒!
      • 9e3a63502d76:去图书馆躲春节。。。这事也就图图做得出来。。。
        图特亚斯坦:@子吟_ 哈哈哈,新华书店也去
      • 柠檬小分队:今天去买砂糖橘晚了,天黑了,老板把剩下的都给了我,我给他10块钱,买了三斤,我想天天买不至于把不好的卖给我,结果吃了几个我开始怀疑人生了,我把看起来好的大概1/3和完全烂的分别晾干打算明天去交给他处理,我已经开始小小期待明天下午他会有什么反应了ˊ_>ˋ我会问他你是想我今年彻底告别橘子还是每个人承担一半责任各自买个收获…有个夏天没有这么做就曾经告别了半个夏天的葡萄…
      • 翠娥Z:图书馆的书就是被你这样的私藏者捣乱了
        图特亚斯坦:@掏心窝子 是的
        元宿周期表:@掏心窝子 是的
        一道:@掏心窝子 很对

      本文标题:元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wb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