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元凤年间,匈奴数犯边关,或败或退,几无所获。匈奴虽有不忿,但苦于汉边郡烽燧延绵,警戒森严,自元凤四年退兵之后,一直不敢再侵汉境。
与此同时,汉与西域诸国日益亲善。不仅是西域南道,连一些北道国家,都萌生了亲汉的念头。这其中,最令匈奴不安的是乌孙。
乌孙是西域大国,几十年来,汉与匈奴都有公主和亲乌孙。如今的乌孙昆弥①翁归糜,与汉公主刘解忧情投意合,接连生下三子二女。自此,刘解忧在乌孙的地位愈发稳固,乌孙与汉往来不断,却日渐疏远匈奴。
元凤六年,乌孙赤谷城。
“匈奴骑兵已至车师②,昆弥当早做准备。”
翁归糜听着底下的奏报,愁眉不展。
车师在乌孙之侧,只要匈奴再西进一步,便能入侵乌孙国土,而今匈奴重兵屯田乌孙,意在威胁乌孙交出解忧、与汉决裂。乌孙朝中,以左大将③为首主张投降,以右大将为首主张出兵,一时争论不断。
“匈奴称交出汉公主,他们自会退兵,不如依其所言。”
“荒谬!汉公主亦是我乌孙国母,岂可交与匈奴?”
“只是匈奴兵强,若战,胜算极小。”
“无论如何,乌孙不能投降!”
“一旦出兵,乌孙许会损失惨重……”
两派正争得面红耳赤之时,忽有女子的声音传来,如珠玉相碰,洋洋盈耳。
“左大将何必长匈奴志气呢?”
众人抬眸,看见了缓缓走来的刘解忧。
刘解忧躬身一礼,随即在翁归糜身旁落座。她容貌清艳,举手投足间,更是仪态万方,虽年至不惑,但风姿依旧。
左大将愣了一会,方道:“匈奴兵强马壮,难道夫人不知吗?”
“我乌孙胜兵不下十万,若筹谋得当,未尝不能抗击匈奴。”刘解忧看向翁归糜,问:“昆弥以为呢?”
翁归糜犹豫着开口:“夫人言之有理。”
刘解忧又道:“而且,汉与乌孙素来交好,不会坐视不理。匈奴虽强,在汉军面前,却是连连败退,若有汉军驰援,乌孙之困可解矣。”
“汉当真会出兵远征?”
也难怪左大将怀疑,汉都长安距乌孙有万里之遥,汉若出兵,一路艰险不说,车马粮草也耗资巨大。
“匈奴壮大,非汉所愿。若乌孙为匈奴所侵,定会影响汉在西域的部署,所以,汉绝不会对乌孙之困置之不理。”刘解忧缓慢而坚定地说道。身为汉家公主,她相信,汉一定会救她……
翁归糜觉得刘解忧所言极是,虽然对战匈奴,有些冒险,但有汉军做后盾,便不足为虑。再者说,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解忧交出去。
“传令下去,即刻准备兵马,抵御匈奴。”翁归糜拿定了主意。
“昆弥英明!”右大将瞥了左大将一眼,拔高声音,道:“乌孙男儿以投降匈奴为耻,绝不畏缩!”
左大将虽然气恼,但想到昆弥旨意已下,夫人又有汉军为援,便也不再多言。
翁归糜眉眼舒展开来,对刘解忧说:“还有劳夫人上书求援。”
“妾会亲自上书,请求汉天子驰援乌孙。”
翁归糜等人继续商议防御细节,刘解忧见大事已定,不欲多留,便行礼告退了,她刚回寝帐,冯嫽④便来求见。
“阿嫽。”刘解忧见到冯嫽,立即迎了上去,说:“昆弥下令抵御匈奴,朝中已无异议。”
冯嫽心中一喜,道:“还请公主即刻遣使入汉。”
刘解忧颔首,眸中却闪过一抹担忧,她说:“也不知长安形势如何。”
冯嫽明白,出兵西域并非小事。但她和刘解忧一样,愿意相信,大汉不会抛弃她们。
“公主不必忧心。”冯嫽扶着刘解忧坐下,劝道:“近年来,汉休养生息,国力日强。于汉来说,远征匈奴,并非难事。”
“自武帝崩后,汉从未主动进攻匈奴,倒是匈奴时有异动。”刘解忧想着,又道:“如今这位天子,不似武帝那般轻言战事。”
冯嫽却笑了,“汉不轻言战事,然而,匈奴一旦犯边,汉必给予痛击,公主可还记得,元凤元年,汉兵追击匈奴,斩首获虏九千人,生得瓯脱王⑤,而汉无所失亡。此番匈奴虽未犯边,但意在在挑衅大汉,天子和大将军定会出兵。”
“倒是我多虑了。”刘解忧展颜,紧紧握住冯嫽的手,说道:“汉军威名,必能震慑匈奴。”
冯嫽郑重地点了点头。
刘解忧走到案桌前,展开绢帛,提笔上书:解忧奏请天子,匈奴发兵屯田车师,勾结车师共侵乌孙。其欲得解忧,毁汉与乌孙之盟,乞望天子救我。
注:
①昆弥:即乌孙国王。刘解忧初嫁军须糜,当时乌孙亲近匈奴,解忧又无子,不受昆弥宠爱。军须糜死时,其与匈奴公主之子年纪尚小,遂立堂弟翁归糜为王,解忧再嫁翁归糜,之后汉与乌孙日渐亲善。
②车师:车师是乌孙的近邻,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
③左大将:左、右大将均有兵权,乌孙以左为尊。
④冯嫽:冯嫽是刘解忧的侍女,乌孙右大将的夫人。
⑤瓯脱王:瓯脱即匈奴语“边界”。瓯脱王统帅匈奴的边防军队,元凤元年,为汉所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