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仿你的写作“教练”
如果说保持好奇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成长最好的动力,那么学习上最好的方式和最主要的路径便是模仿了。我们从咿呀学语到学习抓筷、行走、学会思考和分辨、懂得情感,无一不是从他人身上模仿而习成的。
于是,即便成年后我们追逐成为“真实”和“独一无二”的自己,都不应放弃模仿的能力。
在写作上,我们不妨找几个“教练”进行模仿。模仿他们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等,这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曾模仿过艾小羊的写作风格,以她的一篇极简练的文章作为自己写“观点”文的标准。在分析文章的结构、逻辑后模仿了十数次,现在那篇文章的模板已经印在我的脑子里,写作时信手拈来。
又比如模仿《懂懂日记》那种遵循事件、情感和时间线的杂乱无格式的日记章体,我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可以很轻松写下3-4千字的日记杂文,并且读者反馈良好。
当“模仿”练习做得足够多且有效率,你在阅读一个作家的书时会自然而然地镜像他的语言风格和写作逻辑,写作时会不自觉地模仿。就像读多了村上春树,你写作时也会变得跟村上大叔一样啰嗦。
总之,无论是知名作家还是互联网上的优秀作者,你都可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模仿教练,从中学习到精华,使自己变得更好。
那么首先,找几个模仿对象吧!
2 以“刻意练习”要求自己
相比临时起意就提笔写一两篇,随性而不自律地进行写作的态度,对自己有硬性要求的刻意练习更能调动我们的意志力和注意力。通过不断重复和有指向性的练习,不但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还能锤炼出坚韧的品质。
“日更”就属于刻意练习写作的一种,虽然“日更”常被诟病,但这不妨碍它是提高写作水平、夯实写作基础的最基本方式。
或者要求自己专于某一领域:育儿、科技、心理、娱乐等等,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一个确定的领域,这也是一种刻意练习。且产出效果远比“打游击”式写作要好。
具体步骤是,首先确定一个领域,比如影评:找一部影片试写,记录所需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作出“刻意练习”计划。
假设看完一部片子加写一篇影评,你只能够一天写一篇,那么我建议你试着用两天时间去写一篇。这样一周3篇的目标量,你就可以提前选好影片了。同时再找一些优秀或者标准的影评,以这些作品作为你要达到的标准进行学习。
这样,一个月要写12篇影评,你就得到了一份目标分解的清单和执行计划。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按部就班地坚持、学习和验收。当然,实际情况需要自己做测量,以实际能力和能付出的时间成本为前提去制定计划和目标,切忌盲目自信和追多。
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有质的突破。说不定会有许多新媒大号邀你驻平台签约。
3 经常检视,写作需要“简洁”
乏味不是简洁,简洁并不是要求一味地删减,而是某种合理的“适度”。——赖特
完成一篇文章后才往往是写作的开始,要想得到提升,需要我们不断回头检视自己的作品。就像看过的好书需要回头经常温习一样——在文章发表后不定期地回头检视,要求自己的写作观点和语言简洁精炼,是每一个写作者的自我修养。
美国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在其自传性质的《写作这回事》一书中反复强调简洁的必要性,还举了例子来解释怎样简洁地表达:
把它放下!”她叫道。
还给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说。
下面是三句累赘的表达:
“把它放下!”她威胁地叫道。
“还给我,”他凄惨地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鄙夷地说。
显然这三句加的修饰词是多余的,因为从对话本身不难猜出说话者的表情。而加上这些副词以后,不仅信息量没有增加,还使读者原本可以有的对人物表情的想象,塌缩成了一个寻常的词汇。
经典的写作指南《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中,威廉・津瑟( William Zinsser)写道:“好的写作的秘诀就是剥离每一句话中的杂物,只存留其最洁净的部分。每一个无用之词、每一个在动词中已经表示其相同意思的副词、每一个使读者不知谁在干什么的被动语态结构一一这些都是削弱句子力度的成千上万种杂物。”
因此,知乎大V采铜说:“当我们习惯了碎片式地吸收信息,碎片式地表达信息,碎片式地做各种浅尝辄止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生活就必然是烦琐、冗余和无所适从的。”于此,经常回顾,对自己的写作语言进行删减,达到“简洁”的标准是写作中难以省略的重要部分。
4 为写作找到更大的意义
当我们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平,有了自己的写作方法和标准之后,为“写作”这件事赋予更重要的意义,则能使我们能够坚持并热爱写作,甚至无法停止。
这点上,李笑来就是很好的榜样。在对待写作这件事情上,李笑来明白单是通过写作赚钱是不能让他坚持下去的。于是,他为写作赋予了极其重大的意义——他决定把专栏赚到的税后收入建立一个公益基金,放到一个鼓励大学生的奖学金中去。
之后,他开始高度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创意层出不穷......因为他在专栏里每写一个字就值2000元,可以资助一个优秀学生的奖学金。一篇文章2000字的话,就帮助了2000名大学生。想想都令人兴奋。
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李笑来的影响力大,但我们依然可以为自己的“写作理想”赋予更大的意义。
比如依靠写作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1000个人,通过写作结识到100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当写作对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时,你才会奋不顾身地去做,且永不言弃,不断追求自我提升。
5 写作的快与慢
每当我的写作开始产生焦虑,长时间感到疲倦后,我会暂停写作,回归到生活中,去做放松式的总结和思考。
这样的缓冲让我从生活、工作、人生的方方面面中汲取到营养和能量,得以从不同的镜像世界去看待写作这回事。每一次的奋进与放松,对应的是写作的快与慢,我从“快”中收获能力,从“慢”中找到和校正方向。
写作,其实是与自己,与伙伴,与这个世界一同成长的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写小说, 如果你不是名家, 那么你写的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一半, 很多人看到前面几百字觉得不好看就不会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因为看小说本 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别人不是做研究,一个繁琐枯燥的开头是不可取的。
很多刚刚写作的人总是会想在小说的开头就交代清楚一些事情, 剧情的需要?其实这是不必 要的,一开始就要引人入胜,交代的事情可以慢慢穿插在小说正文的里面。
2、人称与性格
一半新手都喜欢写第一人称, 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一人称的确开头很简单, 但是写到后 来就会越来越难写, 因为在一部长点的小说, 第一人称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比如要交代文中 的我没有看到的事情, 我不知道的内幕等等, 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把握, 第一人称小说最忌讳 的是一下子我啊我啊,一下子又来一段事外人的口气介绍一些。这是不可取的。
性格方便要塑造好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很多人喜欢把主角当作完美的人, 这也好, 那 也不错,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主角回变得没有特点。 应该抓住主角一个特点而着重描写, 这个 道理和业精于专是一样的。想要什么都抓住反而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3、伏笔
想要小说精彩还是要靠剧情,剧情的精彩就要靠伏笔了,但是伏笔一定要安排的巧妙, 明伏和暗伏我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写作都是写着写着就来了一个突变, 这样是不对的, 读者 会极其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牵强的伏笔, 这也可以说是找伏笔, 比如你 现在写到后来觉得不怎么精彩了, 想要加料。 就看自己前面的章节, 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当作 伏笔, 然后就在后面加情节。 这样找出来的伏笔根本不能算是暗伏, 太牵强的感觉会让读者 觉得你穹庐技穷。
挖伏笔要从文章一开始就挖,如果是长篇的话解开第一个伏笔的时候就要挖好第二个, 解开第二个就要挖好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情节才精彩,读者才会喜欢。
4、内容和大纲很重要
正式的作品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 根骨好了作品自然好看, 很多新手没有大纲 的习惯,都是一边写一边想,这样往往到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 除非你是高手, 要么 要是列一个大纲吧。
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的时候只能说作者没有观察生活, 其实很多有趣的事情是可以 写进小说里面的,现实加上适当的文笔润色就是绝妙的内容了。
不管有没有大纲的情况下,只要是发表了的作品千万不要弃坑,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以上说的小说写作都是正剧的, 其他的可以借鉴亦可相通但是其他还有其他的各种特性。
如果字想看更多的技巧,请关注我。
模仿名篇进步快。
回头检视求精炼,
执着不懈定出彩!
2、刻意练习
3、检视
4、赋予重大意义
5、掌握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