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第62期“离”专题活动。
前天,也就是距离期中考试结束大概两周时间,学校召开了家长会。
按照既定计划,我首先跟家长谈了孩子们半学期以来的语文学习情况。今年,我没有像往年那样,对照学生名单挨个点评,而是将他们分成几大类,再作点评,这样就比往年省去不少时间。讲完后感觉时间还早,本学期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咱班孩子家长,机会难得,不如跟家长聊聊有关如何学好语文的话题吧。虽说是聊聊,但全程都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独自在说,家长们都在仔细聆听。
好了,言归正传。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语文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阅读,另一个是写作。首先我来谈谈阅读。
“提到阅读,现在孩子们里面除了语文书,还有上级部门要求买的5本必读书。另外,还有6本选读书,没有强制要求买。这些就是六年级学生一学期的基本阅读量。而实际上,要想学好语文,这点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六年级学生家里要拥有一百本左右的藏书,其中涉及文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以及工具类等众多领域。人们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要想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有大量的课外阅读。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作为从教多年的资深六年级语文老师,现在我特别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是阅读。近年来,咱们县城西边新建了一个大型现代化图书馆,位于滨河学校附近,城市公交可以直接抵达。这个周末,有时间的家长就可以去那里,为孩子办一张借书证。交100块钱办的借书证,一次性可以借3本,交200块钱办的借书证,一次性可以借6本。注意归还的期限。如果哪天想退掉借书证,押金照退,等于是让孩子们免费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怎么样?明天就带孩子去试试吧。第一次去家长得陪同,以后可以让孩子单独乘公交车去,反正离城区不是太远。
“读这些课外书,不仅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学习压力,消解生活中的很多烦恼,性格也能变得豁达开朗起来,让他觉得原来生活并不像他所见到的这么单调乏味,原来世界是这么的辽阔宏大,丰富多彩。
“其次,就是朗读。每天早上,从起床到吃饭这段时间,大概15分钟,让孩子捧着书本大声朗读,注意,必须是高声朗读。响亮的声音,不仅耳朵听到了,同时也刺激大脑,这样很多内容就会很清晰地留存在脑海里,因为据专家研究,人在饥饿的时候大脑更容易清晰地储存信息。
“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语文书,作文选之类,也可以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一本书读完,可能要持续两三周时间,接着可以换另一本。也可以还读原来的那本。注意,每天只读一遍,每次时间不能太长,15分钟左右,在孩子感到厌倦之前结束。这样,坚持一个学期,孩子的语感会大大增强。要相信潜移默化不断坚持的力量,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
“第三是写作。一提到作文,可能有不少学生感到犯难、想逃离。其实啊,我觉得是因为孩子们没有养成用笔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习惯。所谓的语文,就是如何表达的一门学问。要想把语文学好,一定要引领孩子,从怕写作文到能够轻松驾驭作文。
“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在固定时间练笔,每次20分钟到半小时,字数可以是200,300,400,500。内容可以是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者每天所读的书的内容。写好后,只要文从字顺就行,不要修改,先搁置一段时间。等过了三、五个月后,再让孩子看自己写的作文,他就会发现文章哪里写的不够精彩,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得删除重写。看到了吧,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为什么不建议家长去改呢,因为如果你去修改,必定要这里那里的批评一通,很可能挫伤了他的写作积极性,从此对写作提不起兴趣。所以说,刚开始时,保护孩子对写作的自信心尤为重要。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语文老师再去规范孩子,文章开头怎么切入会比较吸引读者,中间该如何着力,就可以将过程、细节等写得具体生动,结尾又该如何提炼,就会更加有力量。
“好了,这就是我对阅读与写作的一些粗浅看法,欢迎各位家长批评指正,谢谢!”
一阵慷慨陈词之后,家长们频频点头,看得出,我的这番有关如何学好语文的话题,还是得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的。可是按照会议流程,还有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等着发言,所以今天这个话题只能暂告一段落。
期待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