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不仅是家校合作

作者: 乡村追梦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23:04 被阅读0次

    家访不仅是家校合作

    农村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接送孩子的几乎是爷爷奶奶。父母几乎都是背井离乡打工,孩子的生活习惯培养,学习的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父母只是按时把钱汇入家中,保证孩子的吃穿等基本的生活。作为老师,很少见到孩子的父母,除非孩子犯了什么重要的错误?家访已经被电话家访代替,或者校门口的几句寒暄代替。校门口的时间非常有限,老师有没有专门的准备,所谈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不是个性问题的回答。偶尔的电话交流,大家还是处于礼节性的寒暄,不能够碰到问题的实质。

    首先,家访能够把家校合作推到更深的层面。孩子的教育是家校合作的结果,不是任何一方面单方面的。只有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学生的教育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果任何一方缺席,都是一种教育的不完整。老师家访,把学校的办学的思路传递给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也是一种舆论的宣传。同时,家长能够清楚的知道学习的具体办学思路,心中就更有底。老师也会知道家长对于学校办学的建议与意见。这样,双方能够清楚彼此的需求,尽可能的改善,让家校合作不仅停留文件中,而是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家访就是学校和家庭意见的传递,能够更清楚,更接近的把彼此的意见传达到位。

    其次,家访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孩子。家访对于孩子的了解不仅是家长对于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也是老师对于孩子的家庭表现的近距离的观察。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的了解仅局限于熟悉的地方。老师看到是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而家长看到是孩子家中的表现情况。二者不能及时的衔接,就会给学生留下空白地段。家访,老师会把学生的学校情况全面的给家长反映,会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如果在电话或者校门口,老师没有准备,三言两语很难说准孩子的学校情况。老师只知道学生的在校表现,对于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仅限于学生所填的各种表册,仅限于家长有限的表述。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家,就难以了解一个真实的学生。

    再次,家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家长对于学生有信心。家访老师要做足功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谈话内容。老师家访的底线是不能够告学生状,不能够让学生受到批评,也不能够让家长难堪。家访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受到鼓舞,让家长对于学生,对于学校有信心。家访对于后进生,要多找出孩子的优点,多找出孩子的长处。通过家访让家长能够看到孩子的进步。当然,这种进步不仅是成绩的,而是多种角度的进步。老师通过家访,让家长对于孩子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又不失去对于孩子的信心。同时,家访给学生传递出去,尤其是后进生,老师特别的关注他的成长。把老师看到的孩子的表现尽可能的说出来。相信孩子听到老师对于他的肯定,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后进生的家长由于孩子的成绩不好,不敢和老师交流。老师对于孩子的肯定,会让家长对孩子也充满希望。家访,尤其是后进生,纪律比较散漫的孩子更加的有效。

    最后,家访能够让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达成一致。孩子教育是家长的重重之事,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法很难和教师的达成一致。家访的时候,家长坦诚的对老师讲述对于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以及孩子的表现情况。老师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学校实际情况和老师的专业知识,给家长一个合理的指导。如果能够在家访的时候,达成一致的学生培养方案,将会是学生的最大的福气。同时,有老师的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会做的相对专业一点。有家长及时的情况反馈,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才有的放矢。家访将会是双赢的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访不仅是家校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wu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