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幅员辽阔,各处习俗皆不相同,单就这辞旧迎新过除夕,仅我湖北麻城,往往过一村,走一岗,就风俗迥异,大相径庭。
我这儿所说,也仅简述麻城北部生我养我的故乡的一些风俗,与看者心中的除夕不同,不足为怪。
农历大年三十,倘若没有三十,便成二十九,但在农村,也习惯称作年三十,是一年中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天。
我们这儿吃团年饭,不像外面吃晚饭,叫年夜饭,我们这儿是早晨吃,叫做过年。吃过这餐饭,叫过了年,没吃,叫没过年。因此,这一天中午,人们见面往往是这样的问候。
你家过了年吧,年过得好吧。
好,好,你的年也过得好。
古往今来,吃团年饭大都在早晨,人们认为越早越好。原来时候,经常有人半夜十二点刚过就起来烧饭,炒菜,四五点钟时,鞭炮就噼里啪啦响起,表示他家年饭烧好了,快过年了。
现在一些老观念逐渐淡化,人们也就按正常作息时间起床烧饭了。男女当家的架起干劈柴,生起大火,烹煮煎炖,弄起一桌丰盛的早餐。待到差不多时,再唤起孩子,其实,这一天根本不用唤,孩子们睡不着,总是大人一起来,小孩就跟着爬起来,或者在朦胧的夜色中放鞭炮,或者在灶前跑上跑下团团转,实在忍不住时,用手指夹一块肉迅速塞入口中。
饭菜都烧好了,全家人也都起床了,当家的就准备拜祭先人,嘱咐他们今天过年。
在堂屋上面摆一张高桌子,置两个香炉,燃起清香,上几个素菜和饭食,并放几个酒盅,主人一边倒酒,一边念念有词。
祖爷,太爷等等先人,今天过年了,你们吃好喝好,保佑后人平平安安,去灾免祸。你们多费些心,到明年过年,再又接你们,等等。
这些过程完了后,就燃起纸钱,在烟雾缭绕中,后人一个个伏在桌前,对着酒席,恭敬地跪下磕头,祈求先人保佑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丰收在望。
纸钱燃完后,放上一挂鞭炮,祭祀结束。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下菜吃饭。喝酒的喝酒,喝饮料的喝饮料,由着你敞开喉咙放开胃口吃吃喝喝。
是为过年。
现在,也有的人中午或晚上过年了,或者早晨在伯伯家过,中午在自家过,花样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现代。
年过了后,就要大扫除。
每一间房,楼梯,门,玻璃,任何旮旮旯旯,该擦的擦,该抹的抹,一处都不放过,而且是全家动员,人人参与。
不光是房子大扫除,也包括自身的大清洁。烧起一锅一锅热水,洗头的洗头,洗澡的洗澡,换下的衣服一盆一盆地往水塘边端,妇人姑娘抓紧时间将衣服浣洗干净,晾起来。
塘边棒槌声,女人的娇笑声,此伏彼起,在水面上弹跳。
到下午时,就要贴春联了。朝外有几个门就贴几副,大门当然贴又长又宽的,显得气派,厨房,副房就贴小一些的,显得紧凑。
贴之前,先熬一些米淌浆糊,将以往贴的破旧的春联铲除干净,涂上浆糊,按左右顺序贴上新春联。
贴时,总会有几个人摇头晃脑地念叨,或者说,这一副贴左边,这一副贴右边,左边的高一点,哎,再高一点,右边的压一下,压平点,好,好。
春联一贴,新气象就出来了。而且,贴了春联后,倘有人来讨债,必不好意思开口了。
晚餐比较随便,或将早晨的菜热一下,或者包一些春卷吃。
晚餐后,就开始守岁了。
这一晚上,谁也不外出,三十晚上的火十五的灯,烧起最干的柴,燃起最大的火,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或者打打扑克玩玩游戏,边聊天边吃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零食。
坐着坐着,孩子开始不安分了,在母亲身边撞来撞去,或者声音高起来。父亲自然知道,孩子要压岁钱了。
父亲便会拿出钱,给老大一百,老二一百,嘱咐他们要成器,用心读书,争取有出息。顺便还会给两百母亲,说她为这个家一直操劳,如果上街,可以去买一些中意的东西。
孩子一拿到钱,立刻活泼起来,拿起烟花到外面去放。碰上别的伙伴,会大声说他得了多少多少压岁钱,准备干什么,留多少多少等等。
这一晚上,大人会反复叮咛孩子,不要用手在地上抓,免得来年生疮。灵不灵验,谁都不在意,但都尽量遵循这一古老的说法。
守岁一般守到十二点,再放一个大礼炮。每到此时,万炮齐鸣,烟花灿烂,整个天空到处盛开一团一团的花朵,笼罩在浓浓的烟雾中,四处弥漫着浓烈的香味。
孩子,大人全部跑到外面,仰头看天,指指东边,指指西边,发出一声声惊叹。
之后,夜慢慢静寂下来,灯一盏盏熄下去,美好的梦开始升起来,新的一年真的来了。
这一日,无处不鞭炮,无处不欢笑,无处不美妙。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一一来到,所有的期待与希望,又一一等着发酵。
待到来年,也就一刹那,人们相信,所有的不幸和坎坷都已扫去,都已除掉,而幸福与快乐已经到来,触手可摸,将你我环绕。
今天,你回家了吗,你会陪家人吃团年饭吗,你能不能与家人一起守岁?
如需转载,请简信我的经纪人南方有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