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古眼的文字世界三有斋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一)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一)

作者: 古眼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1:12 被阅读10次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一)

之三十一


扮灯儿

两个半截幺爸(未成年少年)追打疯架,看起来做得很凶,要出命案的样子,旁边人忍不住上前劝解,结果二人笑呵呵地说:“我们是扮灯儿的!”意思是:并非真的要你死我活,模仿武打片过招,玩一玩而已。

一个人对另一个编了一个谎言,说你老婆如此如此,看他急得手忙脚乱的,然后解开谜底说:“我是扮灯儿的!”意思是:所言并非实情,纯属玩笑。这就颇有点经典相声《逗你玩》的谐趣。巴蜀人这种言行上的“扮灯儿”具有儿童似的恶作剧精神,幽默诙谐,穷作乐,乐观滋润。

可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叫“扮灯儿”。“扮”者,扮演也,能够用来扮演的“灯儿”岂非“灯会”乎?这一追问,才想起川北地区有句俗话,叫“无丑不扮灯,有丑好扮灯”的,为了扮灯儿,何惧出丑。从春节前后至元宵佳节,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灯会赏灯,以元宵节为盛。真可谓:张灯结彩,歌舞升平。

辛弃疾有词描述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满街盛妆的万家灯火,不是为了照明读书,不是为了当户织布,不是为了吃饭穿衣的苦逼生存,而仅仅为了图一个赏心悦目,图一个身心放逸,所以所有参与者都在“扮灯儿”。

当然,元宵一年一度,可这扮灯儿的娱乐、审美趣味,却被巴蜀百姓融入到了乏味无聊的日常生活之中,仿佛苦难人生里的一点奇妙的糖,令人回味无穷,由此记住了过往的好,不惮岁月前行。


梭边边

这个词对于吃货来说,很容易联想到一种野生美味,它产于金沙江,体小无鳞,肉多刺少,肉质细腻柔滑,异常鲜美,这种鱼儿平时喜欢在江边岩石缝隙中觅食,因此而叫“梭边鱼”。 “梭边边”一词是否来自梭边鱼,已不可考,但它指的确实是人的行为。

它形容一个人在集体工作或生活中,需要一致协作配合的时候,总是游移闪躲于边边角角,不肯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表面上看,是不合群的个性使然。

但它只是一种“磨洋工”的生存竞争策略,因为,一当有利可图或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就会见缝插针,投机取巧,挤上前台中心去,高高扬起一双贪婪攫取之手,唯恐少了他的一份。前后一对比,其自私奸猾之心凸显无遗。好在农业社会小农经济,需要众人合作的事儿不多,梭边边者难有腾挪空间。

西方人说,人性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与其从道德品质上去谴责,不如从制度构建上下功夫。美国学者泰勒对此,发明了“磨洋工理论”,他认为“梭边边”“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所以,应该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如此一来,梭边边者都不会再梭边边了。

与此相比,我们这边做法是:“狠斗私心一闪念”,“大公无私讲奉献”,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总是与人性作对,希望改变人性来填充制度的匮乏,或者扭曲人性来满足制度的变态。而西方思维则刚刚相反,它尊重、顺应人性,因势利导,通过制度来规范、提升人性。孰优孰劣?君可自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rg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