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故事旷世经典作品原创文字集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六)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六)

作者: 古眼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9:26 被阅读101次
【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六)

之三十六


不雅相


四十年前,温饱未曾解决的年代,生活在巴蜀乡下的小孩子哪里见得可吃之物呢。树上没有成熟的毛桃,地里尚未长大的红苕,凡是可以填充肚子的都能千方百计弄到。正儿八经坐上餐桌进食,无不吃得个狼吞虎咽囫囵吞枣,总是害怕肚子还没吃饱,总是担心食物被吃完了,一副馋嘴饕餮相,常常被大人训斥为“不雅相”。

其实,备受饥饿威胁与折磨的人,与一条寄人篱下喂不饱的狗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人类毕竟不是猪,不是狗,而是日月精华、万物之主,所以,还得讲讲基本吃相,按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吃相不能太难看了,太难看了,就把自己降低到低等动物的水准上,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了。

古语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得真好。当一个社会处于普遍贫困的时候,是没有礼节荣辱的。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普遍不贫困了,就一定知礼节知荣辱了呢?依我们所处的现实看,也未必。如今绝大多数人已经温饱,正奔小康呢,而不雅相、吃相难看者多了去了,这是为何?

这是为何?我想呢,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过去的饥饿恐惧心理还没得到康复,二是对未来缺乏长足的信心,三是现实的分配制度“一国两制”(官民二元对立),明规则潜规则交相并替,紊乱无序,基本上处于“权力通吃”“多捞多得”之野蛮状态。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如此取食、进餐之环境,贪婪在所难免,“两个肩膀扛张嘴”,哪里还在乎“不雅相”呢。


踩假水


对于河边长大的我来说,水性虽然说不上有多好,但从小水里来浪里去,根本是用不着“踩假水”的。要理解“踩假水”,得从“踩水”说起:人竖立在水中,仅靠两只脚板踏水,保持上半身端正平衡,与水面成九十度,并且不往下沉。这个踩水,难度不小,自然不易。

正因为不易,就常有本事不够却逞强充能的小孩子踩假水:本来水深仅仅及肩,腿脚可触底,却故意摆出踩水模样,还高举双手,表示自己没有暗中动手划水,全凭脚板翻动,踩水百分百。

当然,弄虚作假并非小孩专利,成人肯定更擅长此道,热衷于此,所以,“踩假水”就被借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俗话说: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同理,也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踩假水。

但我觉得这个词,也许,应该写作“掺假水”。“掺假”这是人人都懂的,在真货里掺进假货,在真功夫里掺进假把式,在真话里掺进谎言,在真情里掺进虚意,都是你我都懂的。那么,“水”呢,巴蜀大地江河纵横,大水小水多的不是,对水既喜又嫌,常把那些靠不住的人和事称作“水兮兮的”“水洼洼的”。所以,这个“掺假水”,“掺假”是人为原因,“水”是必然结果,可写作歇后语似的“掺假——水”。

世间万物,无不沉浮于时间的长河里,经受岁月的冲刷,大浪淘沙,水落石出,莫不如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我相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有所思】词语背后的真实(之三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ip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