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万卷好书三笑集⭕️简书超级节点
三个“最”,让你秒懂《国语》

三个“最”,让你秒懂《国语》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06:53 被阅读0次

    《大美哉,我先秦散文》系列第六章 《国语》2:三个“最”,让你秒懂《国语》

    文/杜豆豆


    成为最独特

    1

    风靡营销界的《定位》中,有个观点我很欣赏:“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品牌是什么?

    就是做第一,在更细分的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一人、第一高峰、第一家占据你心智的企业名称,你很难从记忆中抹掉。而之后的第二、第三,其实和默默无闻没什么两样。

    最近,我常常收到这样的质疑留言:

    “豆姐,你只在这一个平台上发文章吗?你有公众号吗?你在某某平台有账号吗?”

    “豆姐,你除了写读书,为啥不写点儿别的呀?”

    “豆姐,你都名列榜首了,干嘛不去别的平台上试试,某某平台收益很高的。”

    这样的质疑,其实让我很欣慰。为什么呢?因为这说明我的深耕已经在这个平台的细分领域有了效果,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力量。我的读者已经给我挂上了这样的定位标签:读书领域创作者

    古代文人写出一部作品,用现代商人的辞令来表达,就是一个IP品牌。要想成为经典,受到欢迎,不单单是文章写得好,也必须要几个“最”字加持才行。否则,早已经葬身文海、销声匿迹了,怎么可能流传千古而不朽?

    所以今天,我就来讲讲《国语》的三个“最”,让你对《国语》的认识更为透彻明晰。

    2

    第一个“最”,《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先普及下最早的三大史书体例: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线,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历史事件。优点是你读着顺溜,先后次序有条不紊,便于了解前因后果和相互联系。缺点是对人物和事件没法做到细致描写,一个人物和事件可能被分割到不同的时间。《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线,按人物活动来记叙历史事件。优点是能对人物进行细致描画,并将记言和记事融合其中。缺点是“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一个事件被分记到人物传当中,会产生重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国别体则是以国家为块,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优点是清晰记录每个国家的历史事件,缺点也是容易有重复。《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记载的是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约500年间周王室及诸侯国约427年的历史,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记录了“各国之语”——王侯将相士大夫们关于国事的言谈议论,开创了国别体史书的先例。

    之后采用国别体的代表著作,还有西汉后期的文学家刘向主编的《战国策》和晋陈寿的《三国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3

    第二个“最”,《国语》在体例上最大的特点是记言。

    《国语》中记言相当驳杂,有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等各种言论。《国语》记言,不仅形象生动、逻辑缜密,而且相当通俗平易,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而且,各国的记言方式也是百花齐放,比如《周语》有王者风范,说话一套一套的,长篇大论比较多;《鲁语》则像个师长,喜欢以小见大,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楚语》《吴语》《越语》则有南方气息,以流畅悠扬的气势见长。

    举个例子,《周语上》有一段记载,说西周暴君周厉王派卫巫到处监视百姓,发现有发出不满言论的,立马砍了脑袋。厉王不以为患,还洋洋得意地在堂上自夸。于是邵公看不下去了,就很诚恳地上谏给厉王说:

    “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邵公洋洋洒洒一番长达200多字的忠言,意思是说:你堵百姓的嘴,就像堵河水一样,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治水的人都是想办法疏通河道,治民的君主也应当让人们畅所欲言,这样,老百姓才会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出产财富。怎么能堵住老百姓的嘴呢?

    可惜忠言逆耳,厉王根本不听,继续唯我独行。从此,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指责他。过了三年,人们就把这个暴君驱逐到彘地去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因此成了千古警言。

    4

    第三个“最”,《国语》中记载最完整的是《晋语》。

    《国语》分别按国别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历史中的治国言论史料。但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述事迹也各有侧重。

    其中,《周语》是东西周史料,侧重论政记言;《鲁语》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事件,侧重以小故事发大议论;《齐语》主要写了齐桓公称霸,重点是管仲和桓公的治国之道;《晋语》较为完整地记载了晋国历史,尤其是晋文公的历史事件;《郑语》主要是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楚语》零散记录了楚灵王和昭王时期的事迹;《吴语》主要记录夫差伐越和吴国的灭亡;《越语》全是勾践灭吴。

    全部《国语》21卷,《晋语》占去了9卷。另外,《晋语》不仅在篇幅上占了《国语》很大比重,而且也是内容最为复杂、权术之谋叙事最详细的。其中《晋语一·二》记骊姬之乱,《晋语三》记惠公之行,《晋语四》记重耳逃亡和称霸,《晋语七》记悼公之功,都是相当精彩的专辑。

    因此有人据此猜测,《国语》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的。不过,这一论断是有争议的,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了。但之所以《晋语》会最完整,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晋国在春秋时期主盟时间最长,是名副其实的春秋霸主。既然是盟主,自然是各诸侯国史官们争相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史料最全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语》三个“最”:国别体、记言、《晋语》,你记住了吗?

    晋国霸业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收听。下次我们继续《大美哉,我先秦散文》系列《国语》部分,欢迎持续关注。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非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读更多好书,请访问我的文集连载:《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更多新媒体知识:《新媒体讲堂录》。更多区块链知识:《区块链科普》

    我是最高级别的“简书会员合伙人”。欢迎您加入“万卷好书读书会”:会员已超300人,需群主拉入。有兴趣的简友请加微信dudoudou189联系我。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个“最”,让你秒懂《国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gg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