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应过自己,起码要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留下两本书。有《玉米》和《平原》,我踏实了许多。
——毕飞宇
1977年我初中毕业,我的成绩是全校第一名,可是迟迟拿不到高中录取通知书。那天校长带信来,让我去一趟学校。我走进校长室,校长告诉我,因为你外公是地主,所以你没资格上高中读书。我听了当场放声大哭,哭得腿软蹲到了地上。
校长看我哭得气都接不上,哈哈哈笑着把我拽起来说:“真是个孩子,一点也经不起开玩笑。给你,录取通知书。”我拿着通知书看了又看,虽然确认自己录取了,还是止不住抽泣。
七十年代,家庭出生决定了你能否有资格入团、升学、参军。我的外公是地主,漂亮的三姨嫁不出去,我的入团申请被退回,我的小姨不能读高中,我的父亲为了入dang,三年不敢去岳父家,以此表示和地主岳父断绝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5903862/aa76a4a9992283ef.jpg)
《平原》的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苏北农村,麦子熟了,家庭出身贫下中农的端方高中毕业,回到了家乡王家庄。
身份好,有文化,长得帅的端方,没有别的出路,只能种田。他唯有在割麦中去表现自己的出色。他有力气,劲头足,一开始就奋力挥镰割在最前面。繁重的农活,一天就让他的身体像散了架的桶板那样,躺下就起不来。不服输的个性又让他坚持下去,通过自虐式的劳动,赢得乡亲们的你道。
地主家的女儿三丫,漂亮、活泼、勇敢,不顾身份的落差,爱上了端方。端方勃发的荷尔蒙就此升腾起来了,欲望在试探中相互逼近,二人终于初尝禁果。然而,热烈的爱情难以逾越悬殊的身份鸿沟。端方的母亲发现了苗头,主动找到三丫的娘,暗示不可能有结果。三丫的娘吧女儿锁在家里,不准出门,找人牵线把三丫许配给二婚残疾的鞋匠。三丫用绝食、喝农药进行抗争。
三丫那样一条活泼泼的生命,因为是地主的女儿这个身份,被打入了另册,爱,不能爱;恨,不知去恨谁。最后还是死了。
三丫死了,遭受打击的端方一心想走出王家庄,参军是他唯一的出路。他一方面费尽心思去讨好知青出身的大队女支书吴蔓玲,另一方面搬到生产队的猪舍去养猪去讨好村里所有人。
大队女支书吴蔓玲是一个几乎已没有性别意识的政治动物,公社书记说她前途无量。当很多知青回城后,她依然选择坚守在王家庄。但是她毕竟是姑娘,看着好姐妹结婚生子,只剩她一个人。农村青年高攀不上她,城市青年看不上留在农村的她,夜深人静时她觉得孤独、寂寞、无助。为了防身、壮胆和得到忠诚,她养了一条名叫“无量”的狗。
端方身上兼具智慧和力量,是农村中气质独特男人,激发起了她内心蛰伏已久的女性情愫,她不可抑制地爱上了端方。端方却不爱她,只想利用她的权力达到参军的目的,既不敢接受她的暗示,又不肯拒绝她的爱意,而想着用待她好来获得支持。
稻子终于收割完了,公社书记在王家庄搞民兵集训,打靶的枪声把吴蔓玲的狗吓疯了,咬疯了猪舍的母猪,母猪咬死了所有的幼猪,端方一棍子把母猪打死。狗咬了吴蔓玲,吴蔓玲也疯了,两个壮汉揪住了她,端方赶紧过去,她一口咬上了端方的脖子,狠狠地咬了下去。小说至此结束。
读完小说,我的心被压抑着,七十年代离现在并不遥远,书里的人物命运我都能感同身受。我庆幸在高中读书时,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取消了身份标签,给了像我这样的农村青年一条出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贫穷放大的人的兽性
端方去养猪,本来是为了好好表现自己的吃苦耐劳,想不到发现了养猪老头和母猪的秘密。
当男人穷得讨不起老婆,本能欲望无处可泄之时,人的兽性就显露出来了。猪馆的老婆早死了,子女与他不亲,他长期在远离村子的猪舍生活,白天黑夜和猪在一起,慢慢地他把猪看成了人,母猪就是双眼皮的美女。
端方开始时他觉得恶心,当母猪生了小猪,养猪的责任逼着他去关爱猪仔,特别是最瘦弱的小十六猪仔,喂它吃奶,并和它一起睡觉,他也觉得人和猪的生活差不多。看到母猪睡在养猪老头床下,再也不觉得厌恶。这时的端方,胡子不刮,头发不剪,浑身猪味道,长期这样生活下去,他又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环境改变人,白天黑夜生活在猪舍里,猪不再是猪,人不再是人。
二、前途无量能把你带向何方?
吴蔓玲被那条叫“无量”的狗咬了。“无量”曾经是公社书记对她说的话,“前途无量”这句话把她引出了从政的热情。
她把自己变成铁姑娘,男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挑粪时正遇生理期,她任红色的血液从裤管里流淌出来,不挑完𣎴休息。这种拼命精神让她迅速从知青中脱颖而出,当上了村支书。
她变成女人中的男人,王家村没人把她当女人。她如男人般在田里干活,叉着腿站立,端着碗l囫囵地吃,不照镜子,不注意衣着,忘了自己是姑娘。当知青闺蜜结婚请她去撑场面时,她才感到悲从心来,她没人疼、没人爱、没人可以依靠,甚至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人群中找不到温暖,只能向“无量”的狗寻求安慰。书中一个细节描写,“蔓玲一边打,一边骂:‘个狗东西,个狗东西!你知不知道,妈妈说你呢,个狗东西!’吴蔓玲搂着它,不知道怎样去疼爱它才好,表达不出来。就觉得这一辈子都离不开它。她是被需要的。它需要她。‘我的小可怜。小可怜。’吴蔓玲伤心了,却又无比地甜蜜。‘小可怜,我的小可怜。’他们终于有了秘密,不可告人的。无量是亲人了。 ”
“无量”是她的依靠、温暖、需要,这不是单纯的狗,而是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前途无量是一张虚无的大饼,谁信谁倒霉。吴蔓玲信了,她摸着“无量”,亲着“无量”,以为这就是前途,结果被“无量”一口咬断了前途。
三、带着身份烙印的你怎样生活?
三丫出生就被打上低人一等的烙印,她不肯学母亲在拜佛中麻醉,认命苟活,而是不顾一切去抗争。
每个人出生时都带着家族的烙印、时间代表的印记,比如没有高考就没有我的上大学,没️分田到户就没有农村经济经济的大发展,每个人都无法脱离那种烙印。
三丫没有别的出路,她认命的话,可以嫁给二婚的残疾人过着卑微的生活,可是她不认命,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爱,结果死了。她虽然活得短暂,但活得鲜活,快活,死在所爱人的怀抱也是得偿所愿。女人,与其受尽委屈,卑微地活一辈子,不如爱其所爱地真正为自己活一次。
萧伯纳说:“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认命,也就没有安徽小岗村农民大包干的红手印,没有深圳的小渔村变大都市。改变都是从不认命开始,为了改变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又如何?
小说中最有特色的地方是设置了那条狗,把“前途无量”,变成忠诚的“无量”狗,又是讲出“前途无量”公社书记的枪声把“无量”变成疯狗,把有前途的吴蔓玲咬疯了,又把争取前途的端方咬住了。作者真是妙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