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味的青春
雪白色的米线,在无色的沸水中成熟,也在那酸甜苦辣的佐料的催化下有了一种特殊的味道。那味道,像极了我们的一段装着五味瓶的青春,曾经不经意间就会轻易把五味瓶打翻的我们,现在是否会变得小心翼翼,是否会在不经意间会想起那段充满酸甜苦辣咸的青春记忆?
1
二零一三年九月的一个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在天空中得意忘形地悬挂着,就连风与气流都被它感染得忘记了最初的温柔,恶狠狠地对待着这群犹如霜扎了后的少年,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像极了一群软绵绵的绵羊。
“唉,同是天涯沦落人呀,都可能被这场不同以往,出乎意料的中考之风吹得心里不是滋味,还没有缓过来。” 站在走廊上的辛晨唉声叹气地对着身边的同学说道。
“可不是嘛,八耶也是倒霉了,”赵小猫连忙怀有苦衷的说道。
刚刚扫完地的胡召走不耐烦的说;“都别议论了,赶快去吃一碗米线回来背单词,忘记了?下午大仲马要听写,我可不想在扫地了。”
说完,三人便心烦意乱的向学校外的米线馆缓缓走去,边走边还抱怨着令人害怕的英语老师 —大仲马。
至于这个所谓的大仲马,是他们所在班级的英语兼班主任老师。也不知道三都有一个偏英语的坏习惯还是咋的,反正谁也说不上来。只要遇见他,三人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就像绵羊遇见了狮子一样,那种害怕感就会不知不觉的在心里油然而生。
辛晨,赵小猫,胡召走都是来自一个乡的,甚至细致到来自一个村,所以他们三以前就认识,就算是不认识,彼此也略有耳闻。这些对于在异乡读高中的他们来说 ,这种情感是不会被排斥的,相反,而是更具有凝聚力与亲和力。与此同时,绰号的存在,也便成了家常便饭,什么“尔蛋”“胡花花”“媒婆”“赵十三”…… 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对于他们来说,起绰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
时光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淌着,转眼间也过了两个星期,太阳渐变得温和起来,就连空气也不再是那么干燥。
有时候,不得不相信,缘分真的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有些事,也在不经意间熟悉了起来。就这样,他们在这蓝的天空下,编织着自己的梦,书写着那些属于他们的青春。
“马小溪,是不是又抽烟克来,烟气好大哦”认真可爱的唐小俊低声细语地开玩笑的埋怨说
马小溪大声地微笑说;“是勒,小俊,着你闻出来了?”
“嘛不是嘛,这个大的烟味那个闻不出来”小俊边写作业边不慌不忙地回复着。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的笑声,在微笑中,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快得还没有来得及从桌箱里把书拿出来,上课铃就“叮叮叮叮”的想起了,随后听见的便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奈何中水的树少得可怜,几乎屈指可数,可他们心里的风景却是很美的,就连一个普普通通的篮球,都能把他们的心连在一起,把他们的笑声练成一片,仿佛形成了一条欢乐的河流,一片幸福的海洋。
2
风若遥远的回音,在早已写好的的童话里杂乱无章地回荡着。童话里的主角,一换再换,童话里的标点,有的是铅笔写下的,有的是钢笔画下的,记忆里的橡皮擦,无法抹去童话里故事,甚至带不去那些我们写下的标点。
辛晨的踏实,赵小猫的能言善辩,胡召走的风流倜傥,马小溪的粗放豪迈,唐小俊的温柔细腻,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在他们友谊的小船里,也逐渐载上了一群可爱的人,像晴天一样给人温暖的付晴,人称女中豪杰小哈,号称篮球小王子萧缘,霸气凌然与一身昆仑,·······
一如既往的经历再次浮现,他无意之中闯进了她的世界,而她,却误打误撞地闯进了他的世界。那些时光,只可惜大家都不是诗人,不能把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像诗歌一样令人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善良与幼稚是每次彼此单纯的模样,曾多次为一颗糖而傻傻的彳亍许久,也会为一杯冷暖相宜的茶而停留下忙碌的脚步,一同奔赴一种惬意的享受。
冬天如期而至的来到了这个乡镇,寒风凛冽,仿佛它也喜欢凑热闹,学校的人多,它便“兴高采烈”地找个一处它自以为是的归属感,恶狠狠地吹过学生们的脸颊。唐小俊那双胖嘟嘟而害怕寒风的手,被这个冬天里扑面而来的寒冷气息染上了发紫的颜色,还有一丝丝臃肿,令人同情而有无能为力。付晴那张圆圆的脸以及那双迷人的大眼睛里也显得有了几分对天气的憎恨。小哈的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可是那小腿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样的天气对于女生还算是有一些眷顾的了,对于男生而言,被它夺去了许多球场上的乐趣。但是这种情况下,有些爱装的人便是他表现的最好时候了,赵小猫和胡召走是特别爱风度的人,再寒冷的风,也吹不散他俩装逼的热情。冬天里的熊熊烈火在他们之间默默的燃烧着,有些时候火突然灭了的时候,也正是他们重装上阵的时候了,以往的火焰,也只能在记忆中时隐时现,在现实中,早也就销声匿迹了。
“今天上街吗?”小俊傻里傻气地小声问道。
“不克”,小哈用一种坚定的语气回答。
小哈继续补充说:“吾们家感觉冷勒很,你问哈付晴嘛。”
“去啊,反正下午不上课”付晴立马欢笑地说,脸上的两个小酒窝还在回荡这微笑的跳动,甚是可爱。
突然一个粗犷的声音震飞了周围的冰冷的空气,在口中大声地吼道:“臧不克,难得放假一次,克甩米线克”,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知道这是马小溪的声音。
“不叫甩米线,叫拉钢筋,辟啊,这个逗不懂”赵小猫斩钉截铁地大声对马小溪反驳。
召走、辛晨则是笑而不语,静静的听小溪和小猫做那种不知道是那里来的祖上逻辑的争辩。周围的同学也在各司其职,各自忙着手中事,就是假装,也会装得那么深。
时间的河流在无声无息地流淌着,流淌的同时他们将那些触手可及的小梦想,以及不以为然的生活融入其中,或听得见声响,溅起一层层波纹,或悄然无声,都无关紧要,因为发生的故事,经历的点滴,足以让人触目惊心,回味无穷。
他们每个人都明白一个顾名思义的问题,这个学校的冬天,对于水与气候的温暖这两种东西,是一种极大的奢侈。曾经会为了等到一桶水,等到一次太阳而高兴得忘记原始的模样。
那水龙头不知道积累了多少双期待的目光,才会不是那么的吝啬,才不会那么的不懂得同情那些来来往往的人。此时此刻,召走、辛晨、小猫最恨的莫过于马小溪了。身为“小溪”,却对此无能为力,而自己,反而比别人更缺水,更需要水。而小俊,小哈,付晴她们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水是无色的一种物质,有美人也没办法,美人计等于它来说简直是一种自找没趣的计策。
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多了,大家都慢慢的发现大家虽然是来自于方圆百里,可是对于信仰却相隔千里,因为小溪,小哈她们是不吃猪肉的回族,所以小溪与辛晨、小猫对于吃之间还是存在对立的,而大多时候,是小溪赢了,都得随他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清真米线,那米线中,回荡着一种特殊的情谊。
平安夜的到来,为小溪写下了具有感情色彩的一笔,虽然事与愿违,以失败而告终,留下的,却是更多的勇敢与借鉴,那束花虽然没有被喜欢的人收到,但是被送给了那多年以来的同校故友,同乡同学,也算是一件及其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那一朵精心准备的花,没有被辜负,它体现了友谊的价值。
而不关注节日的小猫、辛晨、特别是所谓的西方节日,则一如既往的重复着做那些看似无趣又有趣的事情。
久而久之,女生的绰号也伴着熟悉的气息随之而来,有赵小猫给付晴取的“根号2”,也许是那时候在数学中接触这个数字,便觉得意义非凡,便随口给用在一个人的身上,具体什么含义,也无人知晓,或在似懂非懂之间才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神秘之感。更何况,给人取绰号,对于小猫来说,是家常便饭的,没有什么难的,不过要是有水平的绰号,还是要绞尽脑汁去想的。
小哈的绰号也在不知不觉中诞生了,这个绰号有点与众不同,叫“哈喇河”。也不知道这是一条和的名字,还是一个地点的名字,只知道喊着还很有趣,并且很顺口,也便无人问津了,何况叫的时候,还给人一种满满的喜悦感。
唐小俊的绰号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喜;欢吃糖包子,加上她这个与众不同,甜甜蜜蜜的姓氏,想没有一个绰号都很难,没有的话,简直是“天理难容”,于是大家都称呼她为“糖小包”,也有人叫“糖宝”。不过更多的时候,叫小俊的人要多一点,因为那样比较符合她的穿着打扮,有时候真的像一个小男生一样,只是多了几分细腻与羞涩。
懵懵懂懂、沉默寡言的辛晨往往都是他们之间最老实的一个,有时候连一个笑话的含义也没心思去认认真真理解,只知道随着他们嫣然一笑,连和付晴,小俊,美化这些还比较熟悉的女生交流或者讨论一个题目的时候都表现出一幅面赤耳红的样子,那样子,是一种纯真无邪的薄脸皮。
赵小猫是一个很钟情的人,对于情感的专一与执着,是及其少见的。他能因为一朵花,而默默的守候着整个春天;他能因为一次逝去了的邂逅,时不时的去那个路口守候;他能因为一个人,而放弃一座城。而他,也是最能伪装的一个人,表面上是一个风流倜傥,浪荡不羁的一个快乐的人,其实也他用那颗充满阳光的心去包裹与掩饰那个伤痕累累、遍体鳞伤的模样。他的安然无恙,是一种用心才能看到的境界。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性别的人一同乘着一条船,但这条友谊的船上,没有谁会在中途下船,反而一路走来,又多了一些人上船。纵使一些人在不经意间,无奈地下了船,他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快马加鞭地到达下一个渡口等我们的船,因为那条那条友谊的船,永远也不会走到尽头。
3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而流浪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忘记曾经的模样。
那时候的他们不懂生活的苟且,也不懂诗和远方,随遇而安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姿态,可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寒风,把用心折起的纸飞机吹得满地都是,有人努力去拾起它,而有人却渐行渐远,消失在那个误解与矛盾的转角处。而那些默默拾起纸飞机的人,全神贯注地在纸飞机的背面写上自己对青春的诺言。
为了实现那些许下的诺言,他们都选择了义无反顾地与那些被误解的妖气感染了的空气做斗争。各司其职,显得格外的有默契。
赵小猫在心里折一把长长的芭蕉扇,用九牛二虎之力把那些被妖气感染了的空气扇里我们的世界。
马小溪使出洪荒之力,引来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用溪中的水洗刷着那些不忍直视的污垢。
小俊,根号2则用婀娜与妩媚的舞姿引来那纯净的空气……
如果那是一个国,那么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王子,她们每一个人都是公主。尽管都没有华丽的王子装,公主裙,大家都在那个王国里无忧无虑,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可惜有了自己的天下,也无法得意忘形,我行我素,毕竟那束缚他们的,还有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正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而他们眼中的菜刀,便是那接二连三的考试。
赵小猫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辛晨迅速地接着说到。
马小溪则镇定自若,充满自信的说:哎呀,慌什么啊,不就是一场期末考试嘛。其实他自己比谁还在乎,因为他要是考砸了,他那个戴着高度数眼镜的三叔定会批评他个头破血流,心服口服,无地自容。
那些不知道所言的忙碌,不知不觉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但是不能辜负的,是那冬日的阳光,是那最深情的人。尽管是课间的十几分钟,他们都要不约而同地到那个照*的进阳光的走廊,在阳光下,甚是享受,那长长的头发在阳光与微风下,显得格外的美丽,格外的令人神往,好像那一双双委曲求全的眼神,正在寻觅一处安暖的慰藉。
付晴,小哈简直就像穿一条裤子的好闺蜜,就连去晒“热头”都是形影不离,相约而行。他们两那清纯而尖锐的声音动摇这中午冷暖交织的空气,那俩个纤细而可爱的背影,在走廊见一站就是一下午,一中午,一黄昏。若时间允许,一定会从日出,站到日落;从开始,站到结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充满意境与悲凉气息的古诗从赵小猫口里娓娓道来,那声音,有几分优柔寡断,有几分含情脉脉,又有几分无能为力。
“哎呀呀,这不是今天才学的古诗吗?”,辛晨一言打破小猫自以为是的模样,脸上流露出了一丝丝羞红与无奈。
在不知不觉中,有一种总是会如期而至在他们身边想起的声音打破了那些还没有落定的话,打破了你一份份其乐融融,兴高采烈的幸福模样。“叮铃,叮铃,叮铃铃……”,一切有回归了那种原始的模样,安静,沉寂,好像睡着了的一条蛇,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去等待那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的春天。
4
时间就这样在他们之间默默的流走了,转眼间,伴随着凛冽而刺骨的寒风,他们迎来了高中的第一次期末考试。
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考试,都是学生时代不可避免的,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了,不同的是,高中的科目多了,题目难了,形形色色的应试者也多了,可是他们,都还是以一种认真的姿态去面对了。
虽然各自的家离学校只不过几十里的距离,不过越是接近要回家的时日,那种想家的情感会越来越强烈,强烈得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将它阻挡。
“考完试的时候要不要回家了,你们?”在晒热头的召走小心翼翼地问道周围的人。
“嗯,早就想回家克了”,大伙异口同声的回答他。
其实这样的回答也是在人的意料之中,所以并没有谁会觉得是一种惊讶的回答,因为大家虽然嘴上没有说,不过都可以从脸上表情可以看出来。
“我今天晚上准备收拾好东西,明天考完直接走了,你们怎么看?”
小俊嬉皮笑脸的和身边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到。
小哈用一种带着民族性语言的声音说:吾们家也是,早就想回家了,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待了。
“嗯,和勒,小俊,一路好”,马小溪争先恐后地说道。
唐小俊答:“要得,溪溪,明天记得喊我哦。”
“你们不饿呀,走吃米线去了,一哈哈人多很。”辛晨打断他们的有点不耐其烦地说到。
他们就这样迈着不同的步伐,如饥似渴地向学校外的米线馆走去。这种感觉着了魔似的天气,也只有那滚烫的米线才能与它战上几个回合,长久之计,还是需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不畏寒风,不畏冰冷的空气。
那天,他们考完了试,各自坐上了去往不同乡镇的小型客运车,那客运车,也不知道超载了多少个人。幸运的是,最后他们每一个人都安全到家了,都应该快乐地伸出手,在那一个个不同的火炉旁边,享受着炉火的温暖、家的温暖。
或许是有些地方网络不好的原因,甚至他们有些在家里连2G网都收不到,又害怕门外的寒风,畏惧门外寒冷的气息,所以他们之间在假期不常联系,甚至没有联系,各自经历着各自的故事。
让他们感觉的最幸福的一件事,莫过于没有寒假作业。没有寒假作业,仿佛就是学生时代梦寐以求的天堂。意味着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玩,玩得忘记了是一个学生的模样,玩得忘记了时间原来在无声无息的流淌。但是,他们都不曾后悔,或许,他们的幸福,就是那么简单,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无忧无虑。
他们都只知道,上高中之后的第一个假期,过得很快,很快。
也许,时光在火炉旁悄然无声的流走了;也许时光,就在一群人的欢笑声中流走了,也许的也许,谁也说不清楚,他们都希望时光过得慢一点,可是希望归希望,有些希望是对时光飞逝的一种自我安慰,不知道他们的希望在假期都实现了多少,又破灭了多少?
只知道,春天的脚步正在一步一步地靠近他们,开学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近了。
5
任凭大家都表现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踏上求学征程,可是学校的命令是不轻易更改的。报名的时候,他们都心知肚明,所谓高中的报名,只不过是为交学费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又无能为力,就像刀俎上的鱼肉一样,任人宰割。
就这样,他,她,它又相约在中水,在那个看似很荒芜的地方。他们就在这个地方,又经历着风花雪月的故事,那些故事,刻骨铭心,那些故事,难以忘怀,因为那时候的他们,正值情窦初开,开始去触摸一种神秘而又随处可见的爱情。
那时候的他们,或许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喜欢,更不用说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所以才会有那些错得很离谱,很带有幼稚的表白。那时候的他们,想问题的时候是那么单纯,又是那么的鼠目寸光,所以才会使得友谊的天空中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的隔阂,一份份真正的寂寞与孤独随之而来,甚至来的时候,大家都猝不及防,所以才会有人伤痕累累,遍体鳞伤,似乎忘记了曾经的快乐模样。
“好久不见!”
唐小俊满脸春光,正在笑眯乐呵地给一个多月未见的小哈和付晴打着招呼。
“十分想念”
这是一种陌生的声音,显而易见,大家都有所猜到,他就是上个学期就开始追小俊的一个男孩。
小俊跟着她走了,渐行渐远,看着他们俩远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到转角处时,小溪突然来了一句:“怕是小俊和他好上了”。
“明知故问,这谁看不出来啊,怕是包勒哦”,小哈漫不经心的说道。
镇定自若而又显得有一些饥饿的赵小猫为化解这目瞪口呆,议论纷纷的现况,就灵机一动,便说:
“好久不见,略有几分想念,不如一起去吃米线去,反正还有点怀念这里的米线”。
“恩,这个建议好,赞同。”站在一旁的辛晨回答道。
于是他们又再次来到一家叫做“聚香阁”的一家清真饭店,不过,虽说是饭店,米线才是它的特色。
刚刚小心翼翼迈步进店时,马小溪便大声地向那个熟悉的老板说:“老板,来七碗米线!”
“错了,小溪,是六碗”,已经坐下了的胡召走连忙纠正地说道。
“别怪他,可能是他小学数学是英语老师教的,情有可原”,小哈得意洋洋又怀伤感地说道。
“他可能是以前习惯了,毕竟,今天少了一个人,真的是情有可原,你们别说他了。”,理智而成熟的付晴温柔地对众人说道。
说着说着,米线已经烫好了,大家便鸦雀无声地吃着各自碗中的米线,一句话儿也没有说,周围的很安静,安静得连小猫的筷子不经意间掉入地下发出声音,大家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随后听见的,只有那种吃米线时候发出“复,复,复”的声音,那声音,持续了很久,他们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都在了那个安静得氛围中,都在吃米线时发出的那种看似一致,却又不一样的声音里,似乎持续了很久,很久。
大地春回,春暖花开,校园的柳树发了新芽,人们那些青春萌动的心也开始压抑不住内心的收敛。害怕错过最对的人,也害怕错过最有缘分的人,不知是不是她的白马王子,又不知是不是他的红颜知己,只为无怨无悔,方得制造一次次表白的美好而稚嫩的表白画面,不一定要成功,但力求倾尽所有的爱慕,免得一份暗恋的苦楚。
马小溪身先士卒,一吐挚言,诉慕红颜,却得个马革裹尸还,心有不平,便闷闷不乐,许久不敢言,令人同情万分,却又无能为力,感情这件事,强迫不来。梦里终需有,何必恐此行,缘分把最对的那个人,都安排在了命运的最深处,何必操之过急,求之过焚呢?只是正直青春年少的小溪,辛晨,小猫都不曾懂得这个很是成熟的安慰。
也不知谁在青春影视剧里看见过这样一句台词:“希望时光倒流的人,都没有倒着跑步,它能带走你的忧伤,让你回到快乐的时光”。于是晓原,辛晨,小溪会在一时失落之间,在月色朦胧的夜晚,迎着微风,逆着那个破旧不堪的操场,一跑再跑,直至精疲力尽,大汗淋漓之时,便说自己也不是很懂的话向学校的小卖部走去,各买一瓶营养快线,狼吞虎咽地将它吞下,就像吞下那些不如人意的烦恼,就像吞下那些闷闷不乐的煎熬。
风过无痕,雨过有迹。有时候的我们,会在那个布满灰尘的走廊上不由自主地沉思。害怕失去,害怕好白菜被猪拱,害怕自己爱慕已久的她和他让别人有了可趁之机。所以大家都傻傻地期待着自己也能有一场爱情的风吹过,自己所在的天空也能下一场懵懵懂懂的爱情流星雨,让时光在此充满一种叫爱情的颜色,让时间能为爱停留一会儿,让韩剧里那些情意绵绵的爱情画面有所存在。
所谓成熟,一般女生总比男生要快先一步,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唐小俊是最先脱离单身的,所以小俊在他们心中,有种罪魁祸首之感,初恋是朦胧的,也是充满期待的,懵懵懂懂的爱情,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只不过小俊的初恋即不属于前面一种,也不属于后面一种,属于两者之间。熟不知,那时候,小俊都亏欠下他们一人一杯珍珠奶茶,只是他们大多数忘记了,所以也没有人问起,或者有问起,只不过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中抹去了。
昆仑山上的寒暄,需要晴天的阳光去驱赶,晴天的阳光,也只有在高拔耸立的昆仑山顶,才能发挥极致的沐浴作用。冥冥之中,自有缘分的注定,昆仑与付晴,才是上天注定的绝配,这份缘分,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另人甚是羡慕。
不过缘分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有时候也需要各自掏心掏肺,绞尽脑汁的去静修,他们之间修来如此妙不可言的缘分,前世定有成千上万次的回眸与邂逅。
正所谓,树有木兮,木有枝兮,枝有叶兮。每个人都是如此,都希望有一个陪伴着,不求相约浪迹天涯,陪伴与天涯海角,但求于有一个懂自己的人,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欣赏黄昏时的余晖,一起走一段路,从青丝红颜,一直到岁月白了头。
然而现实中,这像一个漫长而憧憬的梦,如梦初醒,醒来时才发现现已经在课堂。传耳而来的,便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春困秋乏”是他们每一个学生的病,只是他们有的人很快就找到了良方,而有的人,却至始至终也没有找到治病的药方,人与人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也随着这些因素展开。那些真正用心的人,总会得到梦想中的结果,就算没有得到,也差不到哪儿去。比如小哈,小俊就是如此。
“蹦,蹦,蹦”,
听见这声音到时候,大家心里的恐惧感就随之而来了,特别是坐在教室门边的赵小猫和辛晨,感触最深。
心里默默地骂着那个不讲道理,素质低下的一个老师。当然,这也是全班六十多人的心声,并不是他们不懂得尊师重道,而是这样的人,有辱老师这一神圣的职位。
从来不用手开门与关门,从来没有用一种尊重的语气对教学,却对待任何人,甚至是他的同事,也是如此。虽一时强势,却让人为他感觉一生悲哀。
那老师一进来,便大发雷霆地说:“今天老子要提问,回答不了的男生我一大耳光,女生一大趴口水。”
这句话让全班同学鸦雀无声,此时此刻,连周围的空气都沉寂了,安静得连一颗绣花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不过没有办法,他们能做的,只有胆战心惊的等待,只有像在地狱般的接受着折磨中的煎熬。
系鞋带也有一些浪漫的技巧,男生多半不在意这个,可对于女生,能把一双鞋的鞋带系的花里胡哨,最简单而又美观的莫过于系“蝴蝶结”了。赵小猫突然在一节没有老师的自习课上对“蝴蝶结”用一种莫名其妙的幻想,于是拜师于付晴。
“根号2,教我系蝴蝶结嘛,我感觉我这样原始的系法太过于老土了,想跟上时代与浪漫主义的步伐。”赵小猫哀求地对着付晴说道。
“好嘛,你先解开自己的鞋带,看着我的手是怎么操作的,很简单的,依你的智商,三下五除二就能学会。”付晴充满耐心地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份得意的笑容。
“恩,好的,小师傅”赵小猫说道,随后就低头去解开自己的鞋带。
“这样,这样,再这样就好了,看懂了没?没看懂我再来几遍。”付晴耐心地说。
“这样,唉,不对哎,你系慢点试一下,我记不住。”赵小猫说道,脸上充满着尴尬。
“好嘛,看好了,没事,一步一步来,很简单的。”付晴鼓励着小猫说道。
就这样,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的言传身教,小猫在那节课的尾声之时茅塞顿开,终于学会了。
兴高采烈的小猫在闲暇之时,总是会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的鞋带解开,然后在用付晴教他的方法系上,一次一次的练习,他终于把这种方法练得得心应手,他也时不时的在寝室得意洋洋地炫耀着这种特殊的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