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 上一回:咱也聊聊《道德经》——第九回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书接上回,老子依托于万物之自然法,提出了顺于“天之道”的“功遂身退”这一至臻法则。那么“天之道”存在的意义在哪?又如何将“天之道”归于‘本我’去处世修身?因而,便有了本章著名的六句反问。
不管是道家的修身养气,还是帝王将相的为政治国,亦或是我等芸芸众生的各归其根,针对于本章都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在里面。但同时,本章衍生学说、学术、含义之广泛,也向来都是为后世所跪拜敬仰的。
所以,针对于本章的浅析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鄙人依旧会从最浅显的角度加以推敲,表述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看官海涵。(本回浅析篇幅较长,请大家酌情观看。)
为了更通透的理解这六句反问,我们需依次序将这六段分别归纳为:修身、修性、修心、修智、修神、修行这六个方面。
第一段浅析(修身篇):先来说说“营”和“魄”这两个字的含义。
‘营’: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中,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等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卫主气,营主血”。而‘营卫’与‘气血’,则分别代表着身体的功能方面和物质方面。
倘若单单拿出‘营’字来解析,大约便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养分(营养、精华)等作用。——《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魄’:在古时往往与‘魂’字连起来使用,且这二字均为形声字。
魂——“从云,从鬼,云亦声”,主管人的精神灵魂。
魄——“从鬼,白声,白亦声”,主管人的肉体生理。
因此,在古代不管是典故还是小说,若想将一个人、或仙、或魔彻底消灭,往往都要让其‘魂飞魄散’才肯罢休。
那么把‘营’、’魄’这二字连起来,便是将血气中的精华与肉体生理的宗主抱而合一——从此不病不患,不受命理束缚,甚至于有些长生不老的意味。也难怪之后的方术士们用‘神’、‘气’将这两字取而代之,追求‘神气合一’。进而苦苦探索能够长生不老的练气、炼丹等法门。
我们姑且抛开‘营’与‘魄’这两者抱而合一是否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且先来看看老子的下一句是怎么说的——“能无离乎?”
在一定意义上讲,倘若真的修到了‘营魄抱一’这种境界乃至于长生不老,但此两者终还有离散的一天,那么这种‘长生不老’是否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就如同左手和右手两掌合十的时候往往是最温暖的,但掌握了这种技法就代表永远要合在一起取暖吗?而且永远都会不分开了吗?
终归来说,老子由第一段便引出了自己的观点——还是要顺于自然。不管是短命也好、长生也罢,我们修身的意义是要合于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妄自追求某种状态。
依自然而修身,才是真正的修身法门。既不受命短之殇患得患失,也不受长生之诱有失偏颇,进而合于天地,顺于自然,与万物共生养。如此循序往复,方能在‘合’与‘离’之间游刃有余的修炼自己。
例如:在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尽管肉身成仙、成神、成圣的传说数不胜数,但不管从迷信角度,还是以科学观点来看,即使真有这样的人存在过,也往往都只留下了一副空驱壳供后世敬仰或猜测。而其科学的称呼或许更残忍一些——尸体、干尸、木乃伊等等。
从鄙人的角度来讲,我并不否认可能真的会有永生的人存在。但即使存在,私以为也绝不仅仅、单单以一副长生不老的肉身彰显于世。
倘若真有这样一个人,我想也早已突破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进而有了‘在无不在,似在非在’的神通。假如其真的出现于世人面前,也估计很少有人能够察觉到的罢?反正我确确实实是没那个慧根去察觉(一笑了之)。
臆想至此,倒不如看一看《齐物论》中极为著名的典故——【庄周梦蝶】是如何形容这种‘物我两忘’,超脱虚实生死的大境界。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第二段浅析(修性篇):倘若上一段“营魄抱一”的难度太高,那么本段“专气致柔”所衍生的技法、学术、学说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不管是道家‘柔中带刚’的太极拳、还是佛家六妙法门的【息法】,乃至于日本的【合气道】,印度瑜伽的【呼吸法】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同一个道理——让一吐一纳先‘柔’下来,再去修身、修性、修心、修境界。
我们尚且不管用何种方法‘专气致柔’,先来聊一聊为什么要‘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人的心性/性情不仅仅取决于先天,更取决于后天的磨炼和经历。而想要一副好心性/性情,则不仅仅要在磨炼上下功夫,更需要时时刻刻的调拨自省,这样才能不受恶的心性/性情反噬伤人伤己。
所以,古人依此取了一个更妙的名称来描述这个修炼过程——养性。那么问题来了,何种的心性/性情才是最好的?——如婴儿一般‘柔’的心性/性情:至纯至真、无欲无知,无思无虑,神气抱一,魂魄相随。因而,也就难怪古时人们追长生而不得,又掉过头去探寻如何用‘炼气’来追求‘返老还童’了。
最后,我们再来浅显的说一说如何“专气致柔”。从古至今,‘养气’作为一门极具神秘色彩、且易学难精的学问向来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通俗的讲,就是让‘气息平和’与‘身心平和’彼此反照、相依相存,进而波澜不惊的处于当世,最后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
但老子的一句“能婴儿乎?”再次来了一记当头喝棒:假如‘炼气修性’到了某种至高境界,是否真的可以逆自然似的,达到传说中“返老还童”的功效?再往下推一推,如果真的可以“返老还童”(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态上的,亦或是精神上的都可以),难道这些“炼气修性”的功用也就仅限于此了吗?
说到底,老子的观点仍如出一辙——一个人顺生长也好,逆生长也罢,修炼的法则向来不是以被框定的目标而改变的。“专气致柔”,体现的是一种修为的状态:似与天地共呼吸,又如‘风来雨去’一般轻松自在,不受拘束。
但倘若非要以此来追求什么‘返老还童’,鄙人并不否认可能真的有这种功效。但绝大多数修炼者,往往都倒在了因其走火入魔的歧途上。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向来都需要以相应的修为来平衡中和。修为达不到却妄自追求,便往往都是后患无穷的开端。
例如:抛开“专气致柔”这门玄学不谈,我们就单聊一聊“能婴儿乎”这个问题,不然有可能我这篇浅析文似乎就要变成神话小说了。
现代风靡于国内、亚洲、国际的整容风,以及各种声称可以‘逆生长’的保健品药物,无不体现着这样一种“轻而易举永葆年轻”的功利观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人追求美、追求年轻,本是一种自然的、人之常情的向往和希冀。特别是通过整容可以带来一些自信、认可、赞美等,往往也无可厚非。而且,这对于一些先天或者后天,容貌肢体等出现残缺的人士更是件好事情。
但难就难在有些人过于追求“永葆青春”,或者过于追求永远“年轻美丽动人”,这反而成了一种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最后频繁的、甚至于常态化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那么他们对于这种‘年轻漂亮’的追求,势必将演变为一种病态行为反噬于己。这种实例我们随便在网上搜一搜,或者看看韩国本土的选美大赛,便可以一目了然的明白。
第三段浅析(修心篇):本段主要说一下“玄览”,便可比较容易的理解其中含义。
‘览’:通古字‘鉴’,可浅显的将其理解为镜子的意思。
‘玄览’,即可理解为人的思维意识对于外界事物的反照;也可理解为把自己当做一面镜子照映外物;亦可以理解为‘心镜’。一如高亨先生所著的《老子正诂》——“览鉴古通用。玄者形而上也,鉴者镜也。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
不管是怎样的一种镜子,我们姑且把它叫做‘道镜’,多少有点类似于道教常常使用的阴阳镜,八卦镜等。
“涤除玄览”,便是将这‘道镜’上的尘垢尽数清洗,然后反照于宇宙天地万物,乃至于世间百态。而紧接着的“能无疵乎?”,在鄙人看来需要以两种角度来看待。
第一种:即使这‘道镜’擦得再净,是否就代表绝对意义上的毫无疵点?然后照于现世,再反照于己,是否透出的影像绝对不会有任何遮掩?
第二种:假如确实可以擦的清净无疵,那么想保持心如明镜,照见万象。我们该如何将这‘道镜’的功效发挥到最大?而在发挥功效的同时,我们又如何让它时时保持清净无疵?
其实,在佛家有两首非常著名的诗,同样也是对于‘心镜’至纯至净的一种追求。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
综上所述,我们在修心时,内心对于外界事物的映照向来都是难以框定的。因此,鄙人也无法论断究竟哪一种修行方式更高深。但不管是按哪一种方式去修心,其实到最后终归如那镜子一般,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任外事外物千姿百态,映照过后心中却不留一丝芥蒂。那么心如明镜的大境界,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关于本段的例证,如果严肃来举的话,读完之后大多有一些虚无缥缈、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因此,私以为倒不如贴上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来引申一下。毕竟修心是一个非常需要自我感知的过程,所以很难举出一个能够完全贴切众人的例子。
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心中欢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逶迤在地,就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和尚微笑而已。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和尚吃了一记闷亏,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你又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看佛印呢?”
第四段浅析(修智篇):本段字面意思似乎很好理解——“爱国治民,能无知乎?”,但大家一定要辩证的看待‘知’这个字。什么样的‘知’算真正的大智慧?有了怎样的智慧才可以治家治国?其实有很大的学问在里面。
倘若想了解帝王治国的智慧,则需要先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一个人可以拥有万知万晓的能力,更遑论用这种能力去管理一方国土。而老子也在《道德经》的第七十一章如是说道,“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通俗说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或者睿智的人,向来都是‘知若不知’的学习治国之法,‘无知无不知’的集思广益、采纳群臣的建议。同时,绝不会以自己狭隘的认知,去独断的处理天下大事。做任何事都会先博采众议,再谋定而后动。
进一步说,可以用我国古代著名的智者——【兵圣】鬼谷子的话来加以引申,就是:“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悖。一明一会,众之所载。”
例如:一说到帝王之法,议题往往就会变得太过宽泛。俗话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有大把这样的人前赴后继为此而卧薪尝胆。但话说回来,真正最后能够开国立朝的又有几个?这其中,哪个皇帝不是励精图治,厚积薄发?而其所依托的智慧,也向来都是易观不易学。
因此,我把被现世供为“厚黑学典范”的汉朝开国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的一段话摘抄于此,诸位姑且先学一学他用人的智慧。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在本例证的最后,我想提醒各位一句:‘斩白蛇起义’的刘邦同志之所以能当皇帝,绝不仅仅只在用人这一方面很厉害,他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聪颖程度同样属于不世出的人才。所以,切不可执迷于“厚黑”这一端。否则就太失偏颇了。
第五段浅析(修神篇):本段需着重解析的,便是‘天门’这两个字。另外,在其他《道德经》流传的版本中,也有“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样的句式。翻译出来虽含义不同,但道理还是共通的,各位看官可结合自身喜好来参悟。
关于‘天门’最流行的几种解释:1.古代医术所指的百会穴处;2.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3.王朝兴衰根源。但是,这些都不是我想讲的。我希望能从另一层角度更加概念化的把其中含义归纳出来。
在上一章中,老子提出了“功遂身退”的“天之道”。而在第六章中,则提出了“玄牝之门,谓天地根”(牝:雌性生殖器官)。在第二十六章中,又提出了“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那我们不妨大胆一些,拿这些作为依托来解析本段。
由刚刚第四段浅析的“爱国治民”,便是“王”所需要遵照的至高行为守则之一。那么不管是‘人’还是‘王’,他们都需要尊重天地法则,天地又需要尊重宇宙法则,宇宙还需要尊重自然法则。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演一下:人和王,都是依托于自然道由天地生出;天和地,也都是依托于自然道由宇宙生出;宇宙由谁生出我们不知道,但一定也是依托于某种自然道。
因此,为宇宙所孕育的天地,必定需要遵循宇宙自然之道,由宇宙的“牝之门”生出。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为‘天门’,它既可以被称为雌性,也可以说生出的过程中需要雌性去造作。
同样的,为天地所孕育的人、乃至于地球上的万千生灵,绝大多数也同样是遵循自然道由“牝之门”生出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天地就是我们的雌性母体。也可以说,天地想要孕育我们。同样也需要雌性去造作。
综上所述,‘王’在“爱民治国”的基础之上,其实是需要顺于自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王’不仅要效法天地去生养、保护人民,更要学会效法天地无私的劳作和奉献。所以来说,这也是人和王需要效法的‘天之道’最大意义所在。
倘若还不理解的话,便可这样去想:一个‘王’想建一处皇宫,那他的想法便可称之为皇宫的‘牝之门’,然后他要找一批工匠去建造,这些工匠便可称为生出建筑的‘雌’;‘王’想发动战争,他的想法就是战争的‘牝之门’,他会组建一支军队去打仗,那么军队便可称为生出战争的‘雌’。
反过来讲,假如这个‘王’效法自然、合于天地,便能依‘天门开阖’来为政治国。那么即使抛开所谓的‘善’、‘恶’、‘公’、‘私’、‘仁’、‘不仁’等既定标准,也仍能够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例如:本段,大家可参考秦始皇的生平事迹,以及秦朝极其短暂的国祚加以体悟。秦朝流传下来的故事之多,大家之耳熟能详,想必也没什么必要多讲了。重点可以看看商鞅变法,统一六国,开创帝制,筑修长城,焚书坑儒,巡游求仙等事迹。
第六段浅析(修行篇):“明白四达”大致可理解为任何事理都明白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彻悟大道,窥破天机;亦可理解为思维意识通于天地、跳脱俗世繁杂的至高修为。
那么“能无为乎?”,便是对于“明白四达”更深一层的演化,同时也是‘行’的功用。
鄙人所理解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向来以一种‘大智若愚’的外在表现存于现实当中,这也是所谓的‘清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抱朴守拙”。同时,也可理解为老子在第五章提出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而恰恰就是这样的人,才往往能够摒弃世俗,突破现世所既定的‘善’、‘恶’、‘公’、‘私’、‘仁’、‘不仁’等标准,去做任何为所当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的事情。
同时,这些所有‘当为’的事情,又恰恰都是顺于天地万物自然的事情。这样一来,便也合于自然:如清风拂云、雁过长空、水过无痕一般,‘为而无为’的做任何事情。
例如:这次就来讲讲目前为止“中国最后一位圣人”的生平事迹吧。以下内容摘抄于《王阳明生平》,其中故事可能太过简略,各位看官可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加以体悟。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家创始人)、孟子(儒家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漳州詹师富、大帽山卢珂、大庾陈日龙、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浰头池仲容等匪徒暴乱。
正德十四年六月,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吉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
正德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六月升南京兵部尚书,九月归姚,会74弟子于龙泉山中山阁,指示"良知"之说。
嘉靖四年九月,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阁勉诸生》文书于壁。
嘉靖六年五月,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僮族叛乱,翌年秋平定。时肺病剧发,十月上疏告退。临死前被问有何遗言,遂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十一月二十九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享年56岁,著有《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全书》行世。
第七段浅析:倘若之前的六段含义都能稍许理解一些,那么本段则是作为前面的总结来加以引申的。
“生之、畜之”:顺于自然孕育并养育
“生而不有”:造作、生长不以却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所有作为都是‘为而无为’,有所作为也不自恃有功于天地
“长而不宰”:如同水一般源远流长,滋养万物且顺于自然,无主宰之心
“是谓玄德”:倘若非要为天地自然框定一种德行,那么这种“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行为,便是美德中的美德,大德中的大德,姑且称之为“玄德”。
针对本段,我想就没什么必要再举例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真正受人所敬仰的圣人、神人、领袖等,都源于他们做了最合于自然的事情。同时不自恃其功,不失偏颇的善待任何人或事物,不计回报的做任何应该做的事情,这反而成就了他们处于当世的最大生命意义所在。
按照预先的规划,在本章最后应该写一些我所总结的比较简化的想法。但碍于身体已极为疲惫,如此看来只能日后再聊了。今晨九点半坐在这里开始写本章,刨去遛狗所耗费的半小时,此时再一看表已经午夜十二点了。
因此,我索性按上一回的结尾方式,姑且再摘抄一首诗放于此,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我极其喜欢的,权当是聊以自慰吧。
刘从益——《题闲闲公梦归诗》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
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
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
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以上所有论点皆是鄙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异议实属寻常,还望各位看官海涵……
网友评论